地下工程锚网耦合吸能支护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163443B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675930.7

    申请日:2024-11-2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地下工程支护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地下工程锚网耦合吸能支护系统,包括:布设在支护网上的多个蝶形柔性连接节点,所述蝶形柔性连接节点包括设置在中心位置的可断式吸能结构,以及设置在可断式吸能结构外围的多个柔性吸能连接结构;布设在支护网上的多个环型节点,所述环型节点设置在托盘安装处,锚杆或锚索穿过所述环型节点,并通过转动型耦合吸能装置进行固定;和/或,所述环型节点设置在两片支护网重叠位置,通过嵌入式网片连接装置对两片支护网进行连接。本发明各支护构件相互耦合、联合支护,组成地下工程锚网耦合吸能支护体系,能够充分发挥各支护构件能效,实现高效耦合吸能支护。

    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相似材料全自动制检装置与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223708B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754818.2

    申请日:2024-12-0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地质力学模型试验领域,提供了一种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相似材料全自动制检装置与方法,包括智能多级配料与均匀性检测系统能够实现多级搅拌配料,实时监测配料仓内部搅拌均匀度以保证配料均匀,自适应伺服加压系统能够在压制过程中根据输入试样参数自适应调整试件参数以达成试样制作需求,防粘结多规格成型与均压检测系统适应多种形态、规格试样制作,实时检测压制过程中试件内部是否存在空腔缺陷,可拆卸自动烘干与含水量离散度校核系统能够根据制样需求灵活选择烘干装置并在烘干过程中自动计算该批次试样的含水量均值。本发明能够保证同一组试件的均匀性,提高配比试验的效率和准确性,同时能够有效合理对试样进行评价检测。

    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相似材料全自动制检装置与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223708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754818.2

    申请日:2024-12-0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地质力学模型试验领域,提供了一种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相似材料全自动制检装置与方法,包括智能多级配料与均匀性检测系统能够实现多级搅拌配料,实时监测配料仓内部搅拌均匀度以保证配料均匀,自适应伺服加压系统能够在压制过程中根据输入试样参数自适应调整试件参数以达成试样制作需求,防粘结多规格成型与均压检测系统适应多种形态、规格试样制作,实时检测压制过程中试件内部是否存在空腔缺陷,可拆卸自动烘干与含水量离散度校核系统能够根据制样需求灵活选择烘干装置并在烘干过程中自动计算该批次试样的含水量均值。本发明能够保证同一组试件的均匀性,提高配比试验的效率和准确性,同时能够有效合理对试样进行评价检测。

    地下工程锚网耦合吸能支护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163443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1675930.7

    申请日:2024-11-2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地下工程支护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地下工程锚网耦合吸能支护系统,包括:布设在支护网上的多个蝶形柔性连接节点,所述蝶形柔性连接节点包括设置在中心位置的可断式吸能结构,以及设置在可断式吸能结构外围的多个柔性吸能连接结构;布设在支护网上的多个环型节点,所述环型节点设置在托盘安装处,锚杆或锚索穿过所述环型节点,并通过转动型耦合吸能装置进行固定;和/或,所述环型节点设置在两片支护网重叠位置,通过嵌入式网片连接装置对两片支护网进行连接。本发明各支护构件相互耦合、联合支护,组成地下工程锚网耦合吸能支护体系,能够充分发挥各支护构件能效,实现高效耦合吸能支护。

    增阻大变形注浆锚杆与应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988825A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311234454.0

    申请日:2023-09-2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围岩注浆加固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增阻大变形注浆锚杆与应用方法,包括锯齿封浆套筒、增阻中空注浆杆体、增阻让压托盘、自进式止浆塞、锥形螺栓和逆止塞;锯齿封浆套筒安装在增阻中空注浆杆体的头部,增阻中空注浆杆体内部中空用于传输浆液,在增阻中空注浆杆表面分布有将浆液运输到岩体裂缝的出浆孔;增阻让压托盘包括同轴设置的托盘和让压套头;锥形螺栓套装在增阻中空注浆杆体尾部;逆止塞安装在增阻中空注浆杆体的注浆口位置。本发明中的自进式止浆塞在锥形螺栓的作用下可以自主进入岩体,解决了传统注浆锚杆施工过程繁琐的问题,加快破碎围岩注浆加固的施工速度,提高破碎围岩注浆加固效率。

    采矿沉陷区治理效果与综合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703244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960883.X

    申请日:2023-08-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采矿沉陷区治理效果与综合评价方法,涉及采矿沉陷区治理评价技术领域,包括:根据采空区治理过程、地球物理勘察和钻探勘察成果,建立采矿沉陷区治理后三维可视化地质模型;进行室内试验,并监测拟建场地沉陷区现场数据;将室内试验结果与现场监测数据整合处理,建立评价指标;基于评价指标,利用神经网络算法预测治理后沉陷区的变形情况,得到三维可视化地质演化分析模型;根据现场监测数据反馈至三维可视化地质演化分析模型实时修正预测治理效果。本发明通过建立考虑时间效应的采矿沉陷区三维地质模型的四维评价方法,能够定量分析治理效果,不同地质条件下的采空区治理及工程建设规划提供依据。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