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599931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0292959.0
申请日:2024-03-1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 苏州市中心血站
IPC: G06T7/00 , G01N21/84 , G01N33/49 , G06T7/11 , G06V10/764 , G06V10/82 , G06N3/045 , G06N3/0464 , G06N3/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血浆品质检测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步骤:血浆数据集经图像裁剪依次进入以卷积神经网络和全维度动态卷积C3模块交替运行的主干网络区域特征提取结构,对样本进行多元信息特征提取;将提取的多元信息特征在YOLOv5网络的颈部区域进行多维度多元信息融合、上采样与C3‑ODConv运算;将获得的多维向量输入至头部检测区域,完成血浆数据集监督训练任务。本发明通过改进型YOLOv5深度学习网络对正常、溶血和脂肪血浆进行品质检测,能够避免人工肉眼分类造成的误差,提高了血浆品质自动化检测的准确性和一致性,为体外诊断医疗器械提供技术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5747039B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211364505.7
申请日:2022-11-02
Applicant: 苏州中科医疗器械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自动一体化高通量数字核酸检测系统,包括高通量扩增芯片;可升降扩增模块,其包括温控子模块及第一升降子模块;进样控制与微滴信号采集集成模块,其包括进样控制子模块、微滴信号采集子模块以及用第二升降子模块;气液模块;以及光学检测模块。本发明提供的核酸检测系统集微滴生成、微滴扩增、微滴检测于一体,能够实现全自动、高通量数字核酸检测,可有效提高检测效率,具备很好的市场应用前景;本发明通过设置可升降扩增模块,能够方便进行进行小位移升降以满足工作过程中高通量扩增芯片与压板的压紧需求,且极大的降低了仪器的高度,且各高通量扩增芯片可独立扩增,方便扩展通量。
-
公开(公告)号:CN118460373B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0925897.2
申请日:2024-07-1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IPC: C12M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拆组式类器官芯片以及类器官芯片拆组方法,属于微流控芯片领域,连接针设有连通通道以及与连通通道分隔的外接通道,连通通道横向贯穿连接针,外接通道沿连接针竖向延伸,每一连接针插设于主体芯片并贯穿部分主体芯片,至少两连接针位于相邻两培养腔之间,连接针位于流道处并能相对流道转动和/或移动,当连通通道与流道连通时,连接针两侧流道连通;当外接通道与流道连通时,沿两连接针之间切割主体芯片使主体芯片形成至少两子芯片,每一子芯片包括至少一培养腔以及至少一连接针,拆分后的子芯片能够独立培养、与其他芯片互联、或用于同步检验检测,实现对同培养条件下不同培养阶段的类器官进行同步的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8460373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925897.2
申请日:2024-07-1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IPC: C12M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拆组式类器官芯片以及类器官芯片拆组方法,属于微流控芯片领域,连接针设有连通通道以及与连通通道分隔的外接通道,连通通道横向贯穿连接针,外接通道沿连接针竖向延伸,每一连接针插设于主体芯片并贯穿部分主体芯片,至少两连接针位于相邻两培养腔之间,连接针位于流道处并能相对流道转动和/或移动,当连通通道与流道连通时,连接针两侧流道连通;当外接通道与流道连通时,沿两连接针之间切割主体芯片使主体芯片形成至少两子芯片,每一子芯片包括至少一培养腔以及至少一连接针,拆分后的子芯片能够独立培养、与其他芯片互联、或用于同步检验检测,实现对同培养条件下不同培养阶段的类器官进行同步的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8365799A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410556269.1
申请日:2024-05-0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IPC: G06T17/00 , G06N3/0464 , G06N3/048 , G06N3/0475 , G06N3/09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基于全维动态卷积的共聚焦光学图像重建方法、设备及介质,经改进的GAN深度学习网络,能够有效共聚焦成像像素错位的问题。与传统GAN网络算法相比,本发明所提算法具有更广阔的感受野和动态特征信息,能够确保共聚焦图像重建与矫正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此外,传统图像处理算法过于依靠人工参数调整,这种方法并没有广泛的普适性,会导致因光学器件敏感度变化而没做出相应改变,本发明通过采用同聚焦光学成像与深度学习技术相结合,能够很大程度上克服这些困难,为提高共聚焦成像质量提供有力支持。此外,本发明还为体外诊断医疗器械领域的技术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有助于推动相关行业的进步。
-
公开(公告)号:CN118165825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410408039.0
申请日:2024-04-0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芯片以及芯片组合,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包括主体,主体内部设有芯片流道,主体还包括至少两插接部,每一插接部设有第一通孔,至少两插接部的第一通孔与芯片流道的两端连通,芯片还包括至少两液路快插,液路快插的数量与插接部的数量相同,每一液路快插包括压盖以及弹性片,弹性片安装于压盖以及插接部之间,压盖包括本体以及接头,本体与插接部卡扣,接头与本体固定连接并且接头通过第一通孔与芯片流道连通,接头能够与管路插接,使芯片能够与另一芯片连通,从而形成不同芯片模型、实现多种类器官培养。
-
公开(公告)号:CN117969353B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410364052.0
申请日:2024-03-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IPC: G01N15/01 , G01N15/0227 , B01L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微流控技术测量生物微球物理特性方法以及装置,属于细胞测量领域,通过微流控芯片中交汇的结构,使生物微球样品接受液力的作用而变形,同时采集样品变形前后的图像,分析样品在液力分析区变形前后的尺寸变化,计算样品物理特性,对样品的损伤较小,样品可以继续培养,能够准确测量生物微球物理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155682B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210771245.9
申请日:2022-06-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旋转阀的微流控芯片及检测方法,包括芯片本体,所述芯片本体内设置有生成油道、回流油道、样品通道和通气通道,其中所述生成油道的一端和样品通道侧壁连通,所述生成油道内的生成油进入到样品通道内,对样品进行剪切形成微滴,所述通气通道一端和外部连通;还包括:扩增载体,所述芯片本体位于扩增载体处还设置有进样通道和出样通道,所述进样通道和出样通道均和扩增载体连通;旋转阀,回流检测;其中所述旋转阀内设置有富集腔,本发明具有实现在旋转阀上富集,赋予旋转阀额外的功能,同时充分利用了旋转阀,无需另外在芯片上设置,减少了微流控芯片的尺寸,提高了微流控芯片的集成度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5901702B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211364002.X
申请日:2022-11-02
Applicant: 苏州中科医疗器械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数字微滴定量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设备、介质,该系统包括激发光路和荧光收集光路;激发光路用于生成多通道激光信号并将生成的多通道激光信号聚焦在微流控芯片的微滴检测流道中的待测微滴上;荧光收集光路用于收集微流控芯片的微滴检测流道中的待测微滴上的荧光信号,将收集的荧光信号压缩成光斑被探测器的靶面收集。本发明在荧光收集光路的背侧增加反射元件,能提高荧光收集的效率,通过激发光路和荧光收集光路位置布局设计,有效降低了激发光进入荧光收集光路的比例。采用分光光路,提高了光学模块的集成性。采用光纤光路,光路可自由放置,且能有效提高实现激光激发和荧光收集。采用多通道激光调制技术解决了荧光串扰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079057A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11243999.8
申请日:2023-09-2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 苏州市中心血站
IPC: G06V10/764 , G06V10/56 , G06V10/26 , G06V10/82 , G06N3/0464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机器学习的血浆溶血判别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血浆原始图像输入至改进U型语义分割网络结构,得到语义分割图像;将语义分割图像由RGB颜色空间映射至HSV颜色空间;通过区域差异计算HSV颜色空间的通道阈值范围,将所获得的HSV颜色空间阈值锁定,得到血浆变色油墨HSV空间;依据图像饱和度计算出标准方差,实现血浆定性判别。本发明量化了检测标准,避免了人工检测时由于个体差异对血浆袋颜色产生不同判断;本发明在通过颜色判别血浆溶血的迅速高效基础上,提升了判别结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为自动化判别血浆溶血提供了技术支撑。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