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950409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510151325.8
申请日:2025-02-1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IPC: A61K9/06 , A61K47/36 , A61K41/00 , A61P31/04 , A61K31/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敏凝胶抑菌剂、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制备了基于核黄素的黄色荧光CDs,然后与醛基化透明质酸反应制备得到CD@水凝胶。本发明中的CDs不仅保留了核黄素的光学特性,且水溶性和荧光量子产率大幅提升,因此具备更高的生物安全性和治疗效率;该CDs经激光照射后,可将氧激发生成单态氧(1O2),从而达到杀菌效果。本发明的制备过程简单高效,不需要额外引入交联剂,提高了生物利用度;生物实验表明,该CD@水凝胶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杀菌实验表明该水凝胶体系对大肠杆菌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949754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311485118.3
申请日:2023-11-0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的真彩色宽线束眼底扫描成像系统及成像方法,采用宽线状光束照明眼底,一次实现对眼底一个条带状的区域进行照明和图像数据采集,一个条带状的眼底区域在相机上包含多行像素,这与传统的线扫描共聚焦眼底成像一次只获取眼底一行或少数几行的像素信息不同,可增加眼底图像在相机上的曝光时间,提高成像信噪比。
-
公开(公告)号:CN119831833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411902821.4
申请日:2024-12-2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IPC: G06T3/4038 , G06T3/4046 , G06T7/90 , G06T5/92 , G06T9/00 , G06N3/045 , G06N3/046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图像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显微镜图像拼接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待拼接图像,待拼接图像为通过显微镜拍摄目标样本时获得的图像,且待拼接图像携带拍摄该图像时对应的载物台位置信息;将待拼接图像输入预先构建的编码器进行编码,获得待拼接图像一一对应的编码结果;将待拼接图像一一对应的编码结果以及载物台位置信息输入预先构建的生成器中,生成图像拼接结果。本发明采用的显微镜图像拼接方法可以有效针对显微镜图像尺寸较大且特征相似性高的图像,可以快速完成图像拼接,且精度较高,有效避免了计算时间长且精度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799488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971650.0
申请日:2024-12-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细胞旋转培养系统及液路控制方法,其中,一种细胞旋转培养系统,包括:离心培养装置;富集收获装置;以及,液路控制系统,用于控制细胞样本及培养物质流动;其中,所述液路控制系统包括:若干并联设置的试剂袋;蠕动泵;流量传感器;收集单元,所述收集单元包括废液袋和产品袋;以及,多个夹管阀;所述蠕动泵将细胞样本及培养物质从所述试剂袋泵入所述离心培养装置内、或者抽取离心分层后的内清液至废液袋,并将培养完成的细胞转移至所述富集收获装置中进行富集、并最终将培养完成的细胞供入产品袋中收集保存。本发明能够实现细胞体外自动化、规模化制备,且系统整体成本更低,旋转悬浮培养的方式使得细胞损伤率也更低。
-
公开(公告)号:CN119799486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971642.6
申请日:2024-12-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细胞培养装置的热量控制系统,包括:加热单元,其中,离心培养装置及加热单元置于一可打开或封闭的培养室内,所述加热单元通过第一风机提供风力向培养室内鼓吹热风以对离心培养装置进行加热;制冷单元,所述制冷单元通过第二风机提供风力将制冷过程产生的热量排出;以及,连接于所述培养室和第二风机的联通风道,联通风道的一侧铰接连接有可开合的联通页,第二风机的风力由所述联通风道引入所述培养室内,且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的风力能够作用于联通页以将联通页打开。本发明能够将第二风机鼓吹的热风引入培养室内,从而使得加热过程更加迅速,缩短了前期的加热时长,且能够降低加热单元的工作功率,进而有效降低了能耗。
-
公开(公告)号:CN119799485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971623.3
申请日:2024-12-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IPC: C12M3/00 , C12M1/00 , C12M1/34 , C12M1/36 , C12M1/10 , C12M1/38 , C12M1/02 , C12M1/04 , C12M1/12 , C12M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细胞体外培养设备、方法及其应用,其中,细胞体外培养设备包括:离心培养装置,用于盛装细胞样本及培养物质以实现细胞的分化和扩增,并能够通过旋转离心运动以实现细胞与培养物质径向分层;富集收获装置,用于盛装培养完成的细胞及培养物质,并通过旋转离心运动使细胞与培养物质径向分层以在抽取内清液后进行细胞的富集;液路控制系统,用于向所述离心培养装置中供入细胞样本及培养物质,并实现细胞的转移和收集;气路控制系统,用于供入混合气体;温度控制装置,包括:加热单元和制冷单元;以及,监测反馈装置。本发明实现了细胞体外自动化、规模化制备,且成本更低,旋转悬浮培养的方式使得细胞损伤率也更低。
-
公开(公告)号:CN119782870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1609475.0
申请日:2024-11-1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IPC: G06F18/24 , G10L25/63 , G06F18/25 , G06F18/213 , G06F40/289 , G06V40/16 , G06N3/045 , G06V40/70 , G10L15/24 , G10L15/02 , G10L15/16 , G10L15/18 , G10L25/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模态情感分析系统及方法、设备、介质、程序产品,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用户多模态数据;对所述多模态数据进行预处理;对预处理后的多模态数据进行融合分析;根据多模态数据融合分析结果对用户情绪评分,获得评分结果。本发明通过融合视频、声音、文本等多模态数据,能够更全面地捕捉用户的情感状态,提高情感识别的准确性和鲁棒性;能够实时感知用户的情感变化,并据此调整对话策略,使AI大模型的情感交互更加自然、流畅,提升用户体验;不仅适用于AI大模型的情感交互对话应用,还可广泛应用于教育、心理咨询、客户服务等多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9763766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655965.4
申请日:2024-11-19
Applicant: 无锡市儿童医院 ,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IPC: G16H20/30 , G06F18/213 , G06F18/24 , G06F18/25 , G06N3/0464 , G06N3/088 , G06N3/09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基于运动想象脑机接口的痉挛性脑瘫儿童康复方法及系统。本发明一方面针对痉挛性脑瘫儿童的严重程度构建特定的运动想象范式,包括左侧偏瘫范式、右侧偏瘫范式和双瘫范式,能够有针对且有效地提高痉挛性脑瘫儿童康复疗效。并且,本发明提供运动想象脑机接口方案对脑电图信息进行解码,有效评估运动想象是否需要调整,形成闭环反馈,确保运动想象脑机接口疗法的可靠性。另一方面,本发明所构建的将运动想象脑机接口与常规康复训练相结合的康复方法与系统,有助于提高康复训练的效果和患者的康复参与度,进而为痉挛性脑瘫儿童提供了一种更加有效、科学的康复解决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9745311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691397.3
申请日:2024-11-25
Applicant: 湖南省湘江公益基金会 ,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的角膜共聚焦高速成像错位畸变矫正系统,在角膜共聚焦扫描成像光路中的主像面增加提供位置基准的光阑,通过该光阑在成像过程中的位置去进行错位图像的矫正,克服共振振镜的运动非理想状态造成的高速双向图像错位畸变,实现双向高速扫描成像。
-
公开(公告)号:CN115946271B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211580738.0
申请日:2022-12-0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集成微流控芯片制备装置,包括基座、微流道模具、固定件和进出口模具,基座上设有模具放置槽,微流道模具一侧设有微流道成型部且凸出所述微流道模具表面,所述微流道模具设于所述模具放置槽内,且所述微流道成型部凸出所述基座表面,固定件设于所述基座开设所述模具放置槽的一侧上,所述固定件内部设有与所述模具放置槽同轴设置的预聚物放置槽,所述预聚物放置槽尺寸大于或等于所述模具放置槽,进出口模具设于所述固定件远离所述基座一侧,所述进出口模具朝向所述固定件一侧设置有进出口成型部,能够实现微流道的宽度将低于20微米,甚至低于10微米,且能实现一体化成型不同尺度、不同分布状态的微流道和储液池等功能单元。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