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412482A
公开(公告)日:2019-11-05
申请号:CN201910265040.1
申请日:2019-04-03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G01R31/389 , G01R31/385
Abstract: 一种全固体电池的检查方法,能够采用施加电压并测定电流值这一简便方法,高精度地检查有无短路或有无成为短路原因的缺陷。该全固体电池的检查方法具有:使全固体电池的电阻增加到3.2×108Ω·cm2以上的电阻增加工序;对电阻增加了的全固体电池施加电压的电压施加工序;以及基于电压施加工序中测定出的电流值来判定全固体电池合格与否的判定工序,电压施加工序包括施加电压V1的第一电压施加处理;在第一电压施加处理后施加与电压V1的反向电压相当的电压V2的第二电压施加处理;在第二电压施加处理后施加与电压V2的反向电压相当的电压V3的第三电压施加处理,在判定工序中,基于施加电压V1和电压V3时测定出的电流值C1和电流值C3来判定全固体电池合格与否。
-
公开(公告)号:CN104137295B
公开(公告)日:2016-12-28
申请号:CN201280070097.2
申请日:2012-02-21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2/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1022 , H01M2/1077 , H01M10/0468 , H01M10/0472 , H01M10/655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蓄电装置。使赋予各反应区域的约束力均等,并且对蓄电元件的整体赋予均等的约束力。蓄电装置具有沿规定方向并排配置的多个蓄电元件、配置于在规定方向相邻的2个蓄电元件之间的约束板。蓄电元件具有进行充放电的发电元件、收纳发电元件的壳体。约束板具有突起部,突起部对蓄电元件赋予约束力,并且在与蓄电元件之间形成空间。发电元件具有正极板、负极板、配置于正极板以及负极板之间的隔片。另外,发电元件包含进行伴随于充放电的化学反应的反应区域。多个突起部具有与壳体的第1区域接触的第1突起部、与壳体的第2区域接触的第2突起部。壳体的第1区域与反应区域对置,壳体的第2区域与发电元件中的反应区域以外的区域对置。
-
公开(公告)号:CN104067415B
公开(公告)日:2016-10-26
申请号:CN201280067625.9
申请日:2012-01-23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电池具备:向主体的外方突出的外部端子;用于将来自所述主体内部的电力取出到外部端子的金属端子;和对所述主体与外部端子以及金属端子之间进行绝缘的绝缘部件。所述金属端子具有:基部,其与所述主体内部连接,并沿着与在所述主体中外部端子突出的一面相同的平面而延伸;和前端部,其从所述基部进一步延伸并固定有所述外部端子。所述外部端子的前端面形成为所述金属端子的前端部侧低、基部侧高的倾斜面。根据本发明,能够控制向外部端子施加来自外方(突出方向)的载荷·冲击时的外部端子的倒伏方向,能够抑制外部端子与电池主体的接触。
-
公开(公告)号:CN104659411A
公开(公告)日:2015-05-27
申请号:CN201510043299.3
申请日:2010-02-02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62 , H01M4/62 , H01M10/052 , H01B1/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62 , C01B17/22 , C01G17/006 , H01B1/06 , H01M4/621 , H01M10/052 , H01M2300/002 , H01M2300/0065 , H01M2300/0068 , Y02E60/122 , Y02P70/54 , Y02T10/7011
Abstract: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硫化氢产生量少的硫化物固体电解质材料。本发明通过提供如下硫化物固体电解质材料来解决上述课题,该硫化物固体电解质材料使用含有Li2S、和第IV主族或第V主族元素的硫化物的原料组合物而成,其特征在于,实质上不含交联硫和Li2S。
-
公开(公告)号:CN104603990A
公开(公告)日:2015-05-06
申请号:CN201380046044.1
申请日:2013-08-12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4/13 , H01M4/139 , H01M10/052 , H01M10/0567 , H01M10/05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67 , H01M4/13 , H01M4/131 , H01M4/1391 , H01M4/366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62 , H01M10/052 , H01M10/0569 , H01M10/058 , H01M10/0587 , H01M2220/20 , H01M2300/0017 , H01M2300/0025 , H01M2300/0028 , H01M2300/0034 , H01M2300/0037 , Y02E60/122 , Y02P70/54 , Y02T10/7011 , Y10T29/49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备正极、负极和非水电解质的锂二次电池。在上述负极的表面存在环状硅氧烷和/或其反应生成物。上述环状硅氧烷为侧链具有至少1个二甲基甲硅烷氧基的环状硅氧烷(含有硅烷氧基侧链的环状硅氧烷)。
-
公开(公告)号:CN104205474A
公开(公告)日:2014-12-10
申请号:CN201280072227.6
申请日:2012-04-10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87 , H01M2/16 , H01M10/05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1653 , H01M2/166 , H01M2/1686 , H01M10/0431 , H01M10/0587 , H01M2010/4292 , H01M2220/20 , H01M2/108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使用仅在单面具备耐热层(74)的隔离件(70)的情况下,电池(10)达到高温时的热稳定性优异、安全性和可靠性更高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10)。上述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10)具备在正极集电体(32)的两面具备正极活性物质层(34)的正极(30)、在负极集电体(52)的两面具备负极活性物质层(54)的负极(50)、在基材(72)的单面具备耐热层(74)的至少2片隔离件(70)和电解质,具备正极(30)和负极(50)介由隔离件(70)相互层叠而成的电极体(20),并且,至少2片隔离件(70)被配设成:在层叠方向,对于任意的隔离件而言,耐热层(74)相对于基材(72)位于同一侧。
-
公开(公告)号:CN103229344A
公开(公告)日:2013-07-31
申请号:CN201080037198.0
申请日:2010-12-08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87 , H01M2/02 , H01M2/06 , H01M2/26 , H01M2/30 , H01M4/13 , H01M4/66 , H01M10/052 , H01M10/056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87 , H01M2/06 , H01M2/263 , H01M2/30 , H01M4/661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具有扁平型的电极卷绕体。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配置成分别与电极卷绕体连接、且一部分从电池壳体的盖向外部突出。进而,电极卷绕体的卷绕轴方向的长度为W,电极卷绕体的与卷绕轴方向垂直且与扁平面平行的方向的尺寸为H,对于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中的至少任一方的、端子与非涂敷部连接的连接范围内的距离盖部最远的位置与电极卷绕体中配置在盖部侧的边缘之间的距离为X时,按由值(X/H)和值(H/W)在(X/H,H/W)面内定义的点位于在同一面内连接(0.50,0.70)、(0.32,0.40)、(0.70,0.40)这3点而成的三角形区域内来确定W、H、X的值。
-
公开(公告)号:CN101919107A
公开(公告)日:2010-12-15
申请号:CN200980100226.6
申请日:2009-03-16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54 , H01M6/18 , H01M6/52 , H01M10/052 , H01M10/0562 , H01M2300/0068 , Y02T10/7011 , Y02W30/84 , Y10T29/53278
Abstract: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可以有效分离正极活性物质和硫化物固体电解质材料,并且可以有效回收在正极活性物质和硫化物固体电解质材料中含有的锂的电池部件的处理方法。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池部件的处理方法来解决上述课题,所述电池部件至少含有具有锂的正极活性物质和具有锂的硫化物固体电解质材料,所述处理方法的特征在于,包含以下工序:接触工序:通过使所述电池部件和处理液接触,从而在产生硫化氢的同时,使所述硫化物固体电解质材料中含有的锂溶解在所述处理液中;正极活性物质回收工序:从溶解有所述锂的处理液中回收作为不溶成分的所述正极活性物质;锂化合物回收工序:从作为所述不溶成分的正极活性物质被回收走了的处理液中回收锂化合物。
-
公开(公告)号:CN110231569B
公开(公告)日:2022-06-14
申请号:CN201910139327.X
申请日:2019-02-18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G01R31/385 , H01M10/0585
Abstract: 本公开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全固体电池的检查方法,能够采用施加电压并测定电流值这一比较简便的方法,精度良好地检查有无短路或有无成为短路原因的缺陷。在本公开中,通过提供具有以下工序的全固体电池的检查方法来解决上述课题:使全固体电池的电阻增加到3.2×105Ω·cm2以上的电阻增加工序;对电阻增加了的上述全固体电池施加电压的电压施加工序;以及基于上述电压施加工序中测定出的电流值来判定上述全固体电池合格与否的判定工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