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612549B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210043207.1
申请日:2022-01-14
Applicant: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信息技术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出菇采摘最佳时机预测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按固定步长,持续获取菌菇种植环境下的多个预测特征,每个步长获取的多个预测特征构成一个特征向量,预测特征包括菌菇重量;将当前时刻以前,预设数量连续步长的特征向量,输入已训练的GRU‑LSTM网络模型,输出未来预测周期的菌菇重量;根据所述预测周期的菌菇重量,确定菌菇重量最大的采摘时期;该网络模型根据已知预测周期菌菇重量作为标签的样本,以相应的特征向量作为输入,经训练后得到。该方法通过连续步长的特征向量,输入已训练的网络模型来进行预测,与传统人工经验相比,可实现菌菇最佳采摘时机的在线式自动化预测,有利于提高菌菇产量,进而实现利润的最大化。
-
公开(公告)号:CN116300575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069107.0
申请日:2023-02-06
Applicant: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信息技术研究中心 ,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智能装备技术研究中心
IPC: G05B19/042 , G01D21/02 , H04L67/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作物生境信息与长势信息采集装置,属于智能农业领域。包括传感器模块用于在单片机的控制下采集作物的生境信息,图像采集模块用于在单片机的控制下采集作物的长势信息;通信单元用于在单片机的控制下,通过移动通信技术向服务器发送生境信息以及长势信息;单片机在第一采集周期和/或第二采集周期和/或发送周期到来之前,处于休眠状态。本发明提供一种作物生境信息与长势信息采集装置,通过单片机在第一采集周期、第二采集周期前处于休眠状态,且无需网关配合并进行组网,减少了单片机在休眠时的功耗以及通信单元的传输功耗,以此解决现有技术无法在供电质量不高的场景下,实现作物生境信息与长势信息的同时监测的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14515663A
公开(公告)日:2022-05-20
申请号:CN202210028855.X
申请日:2022-01-11
Applicant: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信息技术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菌菇喷淋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包括:根据可见光图像,确定各采集位置处的生长投影面积;结合热红外图像和生长投影面积,确定生长投影面积的表面平均温度;根据生长投影面积的表面平均温度和环境温度,确定采集位置处的蒸腾扩散系数;根据各采集位置处的蒸腾扩散系数,确定待作业菌室的平均蒸腾速度;根据平均蒸腾速度,制定对待作业菌室中所有菌菇的喷淋策略。本发明将生理响应纳入温室控制系统中,并充分考虑空间中菌菇的蒸腾速率存在空间分异性,全方位考虑室中各采集位置处的蒸腾速度,用所确定的平均蒸腾速度进行加湿调控,构建基于温室环境与菌菇生长发育规律相结合的加湿策略,为菌菇喷淋补水提供准确、有效地技术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5617099A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211146030.4
申请日:2022-09-20
Applicant: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信息技术研究中心
IPC: G05D27/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边缘计算的温室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该系统包括:边缘计算设备、环境信息采集模块、土壤信息采集模块、控制模块和云服务器;环境信息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温室环境信息;土壤信息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温室中的土壤环境信息;边缘计算设备用于对温室环境信息和土壤环境信息进行数据异常检测,并将检测后的温室环境信息和土壤环境信息发送给云服务器;云服务器用于基于检测后的温室环境信息和土壤环境信息,生成目标控制指令;控制模块用于基于接收的目标控制指令,控制目标电气设备运行,以调节温室的温室环境信息和土壤环境信息。本发明可以实现多参数的在线采集及处理,实现对系统产生的异常数据的识别,可以有效提高系统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4612549A
公开(公告)日:2022-06-10
申请号:CN202210043207.1
申请日:2022-01-14
Applicant: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信息技术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出菇采摘最佳时机预测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按固定步长,持续获取菌菇种植环境下的多个预测特征,每个步长获取的多个预测特征构成一个特征向量,预测特征包括菌菇重量;将当前时刻以前,预设数量连续步长的特征向量,输入已训练的GRU‑LSTM网络模型,输出未来预测周期的菌菇重量;根据所述预测周期的菌菇重量,确定菌菇重量最大的采摘时期;该网络模型根据已知预测周期菌菇重量作为标签的样本,以相应的特征向量作为输入,经训练后得到。该方法通过连续步长的特征向量,输入已训练的网络模型来进行预测,与传统人工经验相比,可实现菌菇最佳采摘时机的在线式自动化预测,有利于提高菌菇产量,进而实现利润的最大化。
-
公开(公告)号:CN114515663B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0028855.X
申请日:2022-01-11
Applicant: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信息技术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菌菇喷淋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包括:根据可见光图像,确定各采集位置处的生长投影面积;结合热红外图像和生长投影面积,确定生长投影面积的表面平均温度;根据生长投影面积的表面平均温度和环境温度,确定采集位置处的蒸腾扩散系数;根据各采集位置处的蒸腾扩散系数,确定待作业菌室的平均蒸腾速度;根据平均蒸腾速度,制定对待作业菌室中所有菌菇的喷淋策略。本发明将生理响应纳入温室控制系统中,并充分考虑空间中菌菇的蒸腾速率存在空间分异性,全方位考虑室中各采集位置处的蒸腾速度,用所确定的平均蒸腾速度进行加湿调控,构建基于温室环境与菌菇生长发育规律相结合的加湿策略,为菌菇喷淋补水提供准确、有效地技术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218956468U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223038492.2
申请日:2022-11-14
Applicant: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信息技术研究中心
IPC: G01N27/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园艺营养液浓度一体变送系统及装置,涉及园艺营养液技术领域。其中,该园艺营养液浓度一体变送系统,包括:微处理器模块、采集控制设备模块、感知电极模块、电路模块和无线通信模块;所述微处理器模块分别与所述采集控制设备模块、所述感知电极模块、所述电路模块和所述无线通信模块连接,所述微处理器模块分别控制所述感知电极模块、所述电路模块和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动作;所述采集控制设备模块被配置为采集营养液信息;感知电极模块被配置为感应EC电极、pH电极和离子电极。本实用新型,解决营养液养分监测仅依据EC及pH值传感信息作为营养液调控参考,存在无法定量监测特定单体养分、易导致养分失衡的问题。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