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野外无人值守站的高可靠中继通信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351399A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2011053068.8

    申请日:2020-09-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野外无人值守站的高可靠中继通信系统,克服了RTU技术整体功耗大,供电系统复杂,野外施工困难的缺点,通过在一个区域内合理配置少量全网通模块和大量低功耗模块,可以显著降低整个监测预警系统的功耗;不需要外加太阳能电池以及蓄电池组,极大降低了系统架设与施工的难度;克服了现有RTU技术缺少中继通信能力,容易出现数据终端,系统监测预警功能丧失的缺点,通过在各个多模通信单元之间组建MESH网络,在多模通信单元与控制中心间组建星型网络,实现高可靠的数据通信能力;克服了现有RTU技术建设成本和通信资费高昂的缺点,通过采用大量价格低廉的低功耗版本与少量高性能全网通版本组合的方案,可有效降低整个系统的建设成本。

    一种适用于环火大椭圆轨道的多体制多模式中继通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904708A

    公开(公告)日:2022-01-07

    申请号:CN202111101106.7

    申请日:2021-09-18

    Abstract: 一种适用于环火大椭圆轨道的多体制多模式中继通信方法,包括步骤如下:当着陆巡视器进入离轨着陆段时,着陆巡视器背罩分离前采用进入舱与环绕器通信,背罩分离后采用火星车与环绕器通信;环绕器和着陆巡视器在离轨着陆段的中继通信采用UHF频段、单工的通信模式;当着陆巡视器处于火星表面工作段时,将环绕器和着陆巡视器的火星表面通信过程分为近火弧段和远火弧段中继通信,环绕器和着陆巡视器在近火弧段采用UHF频段,全双工的自主通信模式进行通信;环绕器和着陆巡视器在远火弧段时,前向指令发送使用UHF频段单工通信模式进行,返向数据传输使用X频段通信模式进行。本发明解决了火星探测EDL段、火面段中继通信连续性、可靠性及数据量问题。

    一种多器组合航天器测控与信息系统联合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577967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647364.9

    申请日:2024-11-18

    Abstract: 一种适用于多器组合航天器测控与信息系统联合设计方法,步骤为:(1)给出探测器最大工作模式集合;(2)根据探测器构型确定测控天线布局,仿真分析给出各种模式下方向图辐射覆盖范围及影响;(3)确定组合体状态下测控和信息交互的工作模式,满足各模式下全空间测控需求;(4)器间遥控与遥测信息交互设计;(5)根据地面测控支持情况与任务要求,完善飞行程序设定。(6)遍历航天器工作模式,验证测控与信息系统联合设计是否满足各阶段全空间测控与信息传输要求,满足进行(7),否则返回(2);(7)完成测控与信息系统联合设计。本发明实现多模式状体下功能复用设计,以最小系统设计代价,实现探测器各种状态下全空间测控通信需求。

    一种适用于野外无人值守站的多模式数据管理与通信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349083B

    公开(公告)日:2021-09-24

    申请号:CN202011057657.3

    申请日:2020-09-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野外无人值守站的多模式数据管理与通信系统,通过多种通信手段的互相备份以及在各个多模通信单元之间组建MESH网络,在多模通信单元与控制中心间组建星型网络,实现高可靠的数据通信能力,克服了现有RTU技术通信手段单一,容易出现数据终端,系统监测预警功能丧失的缺点;克服了传统通信信号感知算法对通信道质量评估容易出现虚警和漏警,通信模式切换时间过长,影响数据传输即时性和系统可靠性的缺点,通过设计一种基于心跳包数据平滑策略的信道质量快速感知算法和基于双预警门限的通信模式快速切换策略,可以有效提高对通信信道质量感知的灵敏度,并缩短通信模式切换时间。

    一种适用于环火大椭圆轨道的多体制多模式中继通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904708B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111101106.7

    申请日:2021-09-18

    Abstract: 一种适用于环火大椭圆轨道的多体制多模式中继通信方法,包括步骤如下:当着陆巡视器进入离轨着陆段时,着陆巡视器背罩分离前采用进入舱与环绕器通信,背罩分离后采用火星车与环绕器通信;环绕器和着陆巡视器在离轨着陆段的中继通信采用UHF频段、单工的通信模式;当着陆巡视器处于火星表面工作段时,将环绕器和着陆巡视器的火星表面通信过程分为近火弧段和远火弧段中继通信,环绕器和着陆巡视器在近火弧段采用UHF频段,全双工的自主通信模式进行通信;环绕器和着陆巡视器在远火弧段时,前向指令发送使用UHF频段单工通信模式进行,返向数据传输使用X频段通信模式进行。本发明解决了火星探测EDL段、火面段中继通信连续性、可靠性及数据量问题。

    一种适用于野外无人值守站的多模式数据管理与通信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349083A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2011057657.3

    申请日:2020-09-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野外无人值守站的多模式数据管理与通信系统,通过多种通信手段的互相备份以及在各个多模通信单元之间组建MESH网络,在多模通信单元与控制中心间组建星型网络,实现高可靠的数据通信能力,克服了现有RTU技术通信手段单一,容易出现数据终端,系统监测预警功能丧失的缺点;克服了传统通信信号感知算法对通信道质量评估容易出现虚警和漏警,通信模式切换时间过长,影响数据传输即时性和系统可靠性的缺点,通过设计一种基于心跳包数据平滑策略的信道质量快速感知算法和基于双预警门限的通信模式快速切换策略,可以有效提高对通信信道质量感知的灵敏度,并缩短通信模式切换时间。

    一种航天器低开销可靠传输重传算法

    公开(公告)号:CN108667567A

    公开(公告)日:2018-10-16

    申请号:CN201810384118.7

    申请日:2018-04-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L1/0033 H04L1/0036 H04L1/1829 H04L1/1867

    Abstract: 一种航天器低开销可靠传输重传算法,涉及航天器为节点的空间信息网络协议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制定数据包类别和不同类别数据包对应的优先级;步骤(二)、将待发送数据包记为B类,依次发送数据包;将发送后的数据包标记为D类;步骤(三)、更新确认接收坐标PA、当前重复数据包计数CB和当前缺失数据包计数CC;步骤(四)、计算接收状态报告价值VR;步骤(五)、判断是否生成接收状态报告;步骤(六)、对数据包的类别进行调整更新;步骤(七)、重传未确认的数据包直至所有数据包类别都更新为F类;本发明实现可靠并高效传输的同时,计算和运行开销低,可以适应不同的航天器和空间网络,适用于处理能力和存储空间有限的航天器。

    一种实现中继链路天地对接联试的地面转发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561599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1647365.3

    申请日:2024-11-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实现中继链路天地对接联试的地面转发系统,包括天线馈电子系统、天线结构子系统、天线控制子系统及信道子系统;天线控制子系统根据上位计算机发送的目标位置信息,向天线结构子系统发送转动指令;天线馈电子系统安装在天线结构子系统上,用于接收空间X频段前向微弱信号转发至信道子系统,将来自信道子系统的微波能量信号发射到空间;信道子系统同时提供四路不同频率的返向信号通道以及四路不同频率的前向信号通道;天线结构子系统根据天线控制子系统发送的转动指令,带动天线馈电子系统转动至指向目标位置。本发明应用于探测器地面状态与中继星在轨状态进行无线对接试验时,提供探测器与中继星之间的前向和返向两条链路的转发通道。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