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764568B
公开(公告)日:2020-10-23
申请号:CN201810520868.2
申请日:2018-05-2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6Q10/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LSTM网络的数据预测模型调优方法,包括预处理:获取所述待预测变量前N小的周期值;提取相关系数之和大于系数阈值的前数个变量在数据集中的数据组成训练集;模型训练:按照周期值从小到大的顺序,共进行N轮训练,求得优化解模型;每轮训练均包括:将所述训练集由时间序列数据转化为监督学习序列;将监督学习序列输入LSTM网络,得到本轮训练模型;利用本轮训练模型得到均方根误差并与上轮训练的均方根误差进行比较,保留其中较小值对应的训练模型为优化解模型。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基于LSTM网络的数据预测模型调优装置。本发明提供的调优方法及装置在LSTM网络的基础上优化,可用于数据预测,计算速度快,且预测效果好。
-
公开(公告)号:CN110978650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2010145220.9
申请日:2020-03-05
Applicant: 深圳市乾行达科技有限公司 ,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新型蜂窝结构,包括多个孔格,在外力的传递方向上可视为间隔分布有多个垂直于外力传递方向的参考平面,外力的传递方向与孔格的某一径向一致,多个孔格的于参考平面上的构造面的面积之和从外力的接触侧向外力的扩散侧逐渐增大或缩小;还提供了一种新型蜂窝结构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板材的表面上涂布粘接剂;S2、将另一张板材叠放于涂覆有粘接剂的板材上;S3、在另一张板材的远离粘接剂的表面上涂布粘接剂;S4、重复S2和S3,直至多张板材堆叠成待拉伸件;S5、等待粘接剂干燥;S6、将待拉伸件拉伸形成新型蜂窝结构。本申请提供的新型蜂窝结构及其制作方法解决了蜂窝结构无法满足沿孔格的某一径向实现变强度要求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962402A
公开(公告)日:2020-04-07
申请号:CN202010136190.5
申请日:2020-03-02
Applicant: 深圳市乾行达科技有限公司 ,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蜂窝结构强度调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02、制作出对应多种胶宽的多个蜂窝结构,测试多个蜂窝结构的强度;S03、针对目标强度值,找出与目标强度值相邻的两个测试强度值;S04、将两个测试强度值作为端点值,对目标强度进行插值计算,得出涂布有不同胶宽的箔材的配比关系;S05、按照配比关系制作蜂窝结构,并且测试蜂窝结构的强度;S06、如果测试强度满足目标强度的要求,结束蜂窝结构强度调整。本申请由于只需采用一种箔材和有限的几种涂胶辊,并且不超过次的数据调整,即可实现一系列不同蜂窝结构强度的调整,进而将得出的箔材配比关系应用在批量化生产中,从而解决了蜂窝结构强度调整耗材多、周期长及难以用于批量化生产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6814994B
公开(公告)日:2019-02-19
申请号:CN201710045825.9
申请日:2017-01-2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面向大数据的并行系统优化方法,本发明涉及面向大数据的并行系统优化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都是针对某一特定的算法,没有针对复杂算式,且计算耗时长的问题。具体过程为:步骤一:将数据密集型算式进行抽象化处理;步骤二:将步骤一抽象化处理后的数据密集型算式生成算式语义树;步骤三:将步骤二生成的语义树进行化简并生成算式依赖图;步骤四:将步骤三生成的算式依赖图进行分层并生成任务序列;步骤五:根据步骤四生成的任务序列在并行系统中生成任务依赖关系,执行后得到数据密集型算式的计算结果。本发明用于数据分析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7944479B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1711135644.1
申请日:2017-11-1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半监督学习的疾病预测模型建立方法及装置,包括以下步骤:将有标签数据进行分类,得到有标签数据的基础分类模型;选取部分无标签数据;将选取的部分无标签数据通过聚类方法进行分类,并且利用所述基础分类模型对选取的部分无标签数据进行标记,根据所述无标签数据的聚类结果和预测结果得到无标签数据的标记结果,再与有标签数据合并起来进行分类,得到更新的基础分类模型,从剩下的无标签数据中继续选取部分无标签数据重新建模,如此迭代直至所有无标签数据处理完毕,得到最终分类模型。本发明对无标签数据进行建模,具体结合了有标签的分类方法和无标签的聚类方法,并通过迭代方式提升预测精度,更好地提升模型预测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0976659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2010137503.9
申请日:2020-03-03
Applicant: 深圳市乾行达科技有限公司 ,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成型模具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可控变形蒙皮结构的成型模具,其包括压制机构和支撑导向机构,支撑导向机构包括导向框架、第一固定框及分隔组件,导向框架设置于待加工蒙皮内,用于支撑待加工蒙皮;第一固定框套设于待加工蒙皮的外侧,并与待加工蒙皮的一端紧固连接;多个分隔组件套设于待加工蒙皮上,且沿待加工蒙皮的轴向方向间隔设置;压制机构套设于导向框架上并与固定框抵接。本发明的成型模具,通过将多个分隔组件依次间隔套设于待加工蒙皮上,经过多次加压和拉伸,相邻的分隔组件之间的待加工蒙皮能够向外发生折叠,折叠处的蒙皮强度减弱,制成可控变形的蒙皮结构,避免蒙皮变形不可控侵入内部的吸能单元,影响产品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0976659B
公开(公告)日:2020-06-30
申请号:CN202010137503.9
申请日:2020-03-03
Applicant: 深圳市乾行达科技有限公司 ,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成型模具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可控变形蒙皮结构的成型模具,其包括压制机构和支撑导向机构,支撑导向机构包括导向框架、第一固定框及分隔组件,导向框架设置于待加工蒙皮内,用于支撑待加工蒙皮;第一固定框套设于待加工蒙皮的外侧,并与待加工蒙皮的一端紧固连接;多个分隔组件套设于待加工蒙皮上,且沿待加工蒙皮的轴向方向间隔设置;压制机构套设于导向框架上并与固定框抵接。本发明的成型模具,通过将多个分隔组件依次间隔套设于待加工蒙皮上,经过多次挤压和拉伸,相邻的分隔组件之间的待加工蒙皮能够向外发生折叠,折叠处的蒙皮强度减弱,制成可控变形的蒙皮结构,避免蒙皮变形不可控侵入内部的吸能单元,影响产品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8764568A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810520868.2
申请日:2018-05-2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6Q10/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Q10/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LSTM网络的数据预测模型调优方法,包括预处理:获取所述待预测变量前N小的周期值;提取相关系数之和大于系数阈值的前数个变量在数据集中的数据组成训练集;模型训练:按照周期值从小到大的顺序,共进行N轮训练,求得优化解模型;每轮训练均包括:将所述训练集由时间序列数据转化为监督学习序列;将监督学习序列输入LSTM网络,得到本轮训练模型;利用本轮训练模型得到均方根误差并与上轮训练的均方根误差进行比较,保留其中较小值对应的训练模型为优化解模型。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基于LSTM网络的数据预测模型调优装置。本发明提供的调优方法及装置在LSTM网络的基础上优化,可用于数据预测,计算速度快,且预测效果好。
-
公开(公告)号:CN102353691A
公开(公告)日:2012-02-15
申请号:CN201110171726.8
申请日:2011-06-2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基于半球型前置反射器的多光谱发射率在线测量装置及方法,涉及一种光谱发射率在线测量装置及方法。它解决了现有光谱发射率在线测量方法的检测精度较低、易对被测材料造成破坏的问题。本发明的半球型前置反射器的侧壁底部与导轨滑动连接;光学瞄准探头悬挂在待测试件的正上方,且其探测面面向待测试件的上表面;多光谱仪的信号输入端通过光纤与光学瞄准探头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本发明的通过半球型前置反射器和光纤式多光谱仪实现发射率在线测量,无需破坏待测试件表面而实现了非接触在线测量,测量结果精度高。本发明适用于测量物体的发射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656762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410967.8
申请日:2022-11-1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异质结双极晶体管缺陷检测方法,包括:获取异质结双极晶体管在预设电压时的C‑V曲线和1/C2‑V曲线;确定所述C‑V曲线和所述1/C2‑V曲线在第一预设电压范围内的变化情况;根据所述变化情况控制深能级瞬态谱的C‑V测试模块或I‑V测试模块进行所述异质结双极晶体管的缺陷检测。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控制深能级瞬态谱的不同的测试模块对异质结双极晶体管的缺陷种类和缺陷状态进行检测,能够深入分析异质结双极晶体管内部缺陷性质和辐射损伤机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