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378863B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310313641.1
申请日:2023-03-28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F02M21/02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零碳内燃机的分布式多源供能集成系统,包括零碳燃料发动机(6)、热—电联供系统(7)、多源可逆型热管理系统(15),零碳燃料发动机(6)与热—电联供系统(7)通过排气管连接,零碳燃料发动机(6)通过输氢管连接燃料供给储存装置(1),多源可逆型热管理系统(15)通过供氨管路(16)连接燃料供给储存装置(1)。本发明实现了零碳发动机系统与热管理系统的高效耦合,充分利用了发动机烟气以及废热能,通过耦合朗肯循环以及热管理系统,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系统零碳燃料发动机以氨为主要燃料,并以含氨燃料作为工质进行能量管理的同时,以氨作为后处理系统的还原剂,实现系统终端集成并保证系统排放的无碳化。
-
公开(公告)号:CN117588342A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311524028.0
申请日:2023-11-16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单电磁阀控制的双燃料一体化喷射器,属于燃料喷射装置领域,包括紧固帽、紧固套、燃料供给与切换模块、喷射器体、控制油腔、针阀、压力室、喷孔,燃料供给与切换模块、控制油腔、针阀、压力室、喷孔,在喷油器内部自上而下设置,针阀中部凸台的上方设有针阀复位弹簧,在燃料供给与切换模块左侧设有低碳、无碳燃料单向入口以及1号燃料通道,右侧设有柴油单向入口以及2号燃料通道,在紧固套上设有单向控制油入口,连接到控制油腔。本发明能够在一支喷射器上实现低碳、无碳燃料和柴油的喷射,另外本发明的喷射器结构简单、可靠性高,有助于让氨等低碳、无碳燃料应用到动力系统上。
-
公开(公告)号:CN114151239B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111374131.2
申请日:2021-11-19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F02M21/02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直接控制式双阀氨燃料喷射器,包括喷射器体,喷射器体里自上而下依次设置蓄压谐振限流模块、增压模块、超磁滞电磁控制执行器、直接控制式超雾化喷嘴模块,蓄压谐振限流模块包括谐振块、中间块、棱形密封块、限流活塞、阀座,喷油器体上设置单向进氨口、液冷管入口,喷射器体里的上方设置蓄压腔,单向进氨口、增液冷管入口连通蓄压腔,蓄压腔下方依次设置谐振块、中间块、菱形密封块、阀座,阀座里设置限流活塞,中间块里设置中间块复位弹簧,中间块的底部分别设置中间块进氨孔和谐振块进氨路节流孔,菱形密封块位于限流活塞之上。本发明实现了氨燃料高压液态喷入气缸中,实现了充分燃烧。
-
公开(公告)号:CN111403846B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010232850.X
申请日:2020-03-28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H01M10/613 , H01M10/615 , H01M10/625 , H01M10/63 , H01M10/6563 , H01M10/6566 , H01M10/6569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正压直吹式风冷优化的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包括电池模组、集气腔、射风孔、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内循环风机、外循环风机,加热器。系统采用正压直吹式射风,冷风在集气腔内温度一致,集气腔内开有射风孔,出风孔正对电芯最大面,可平衡传统风冷温度沿流动方向逐渐积累的效应,提高温度均匀性;压缩机组采用制冷、热旁通、喷液冷却三种回路结合的方式,配合智能控制器,对压缩机组气路各段进行温度、压力主动调节;内循环回路设有加热器,可集成散热和预热功能;电池箱内装有导流板,可减小风阻,增强扰流,强化换热。
-
公开(公告)号:CN114852262A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210449223.0
申请日:2022-04-26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B63B35/00 , B63B27/00 , B63H11/04 , B63H21/20 , B63H23/26 , E02D15/10 , F15B11/16 , F15B13/06 , F15B15/20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电磁铁式安全装置的新型全电力喷水推进自卸式投石造礁船,包括外船体,外船体上安装驾驶室、舵机、翻板、柴油机、液压油箱、液压油泵、液压油缸、发电机、电磁铁、喷泵推进器、推进电机。本本发明造礁船采用的电力推进系统,靠电缆传输电力,能够更加节省空间;喷泵推进器推进效率更高,并且可以在浅水航行,提高了船舶适应多种海况的性能;翻板能够为船舶提供浮力,而且带浮力的翻板可以平衡中间轴前后装料不均匀的问题;液压系统能够在投石时提供动力,是最快捷可靠的投石方式;电磁式安全装置能够防止装料时礁石冲击翻板,导致翻板前倾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771171A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210449231.5
申请日:2022-04-26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安全自锁装置和自卸系统的水陆两栖牵引式投石造礁船,包括外船体,外船体上安装柴油机护板,柴油机护板的一侧设置柴油机、舵机、推进器、液压油泵、增压油流向控制阀,柴油机护板的另一侧设置内翻板、液压油缸,内翻板通过中间轴安装并实现与外船体的相对转动,柴油机分别通过皮带连接推进器和液压油泵,液压油泵从液压油箱内抽取低压液压油,高压油流入舵机和增压油流向控制阀,增压油流向控制阀连接液压油缸,通过液压回油管连接液压油箱,舵机与推进器之间靠液压出油管输送液压油,推进器与液压油箱之间由液压回油管输送液压油。本发明造礁船不仅可以在码头靠泊装船,还可以牵引到陆地装礁,功能更加多样。
-
公开(公告)号:CN111332444B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010232872.6
申请日:2020-03-28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B63H21/20 , B63H21/38 , B60L58/26 , B60L58/27 , B60L50/10 , B60L50/40 , H01M10/613 , H01M10/615 , H01M10/62 , H01M10/6567 , H01M10/659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电复合增压的单轴双电机船舶氨‑电混合动力系统,包括氨燃料发动机、增压涡轮、可逆电机、柴发机组、蓄电池、电容、螺旋桨、液氨存储供给装置、变电装置、船舶电网、船舶负载及整船冷却系统。柴发机组与蓄电池、超级电容通过变频装置与船舶电网连接;船舶电网通过变电装置与船舶负载和各可逆电机连接;第一可逆电机通过皮带曲轴与增压涡轮和发动机连接;氨燃料发动机通过离合器与第二可逆电机连接并经过齿轮箱后驱动变桨距螺旋桨;第三和第四可逆电机直接驱动定桨距螺旋桨;整船冷却系统能够实现多级冷能利用。本发明能够实现氨燃料发动机与电机的混合推进以及实现储能单元与发动机冷能的多级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4151243A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2111374419.X
申请日:2021-11-19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F02M21/02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超雾化氨燃料喷射器,所述喷射器为超雾化氨燃料喷射器,超雾化氨燃料喷射器包括喷油器体、增压模块、蓄压谐振限流模块、超磁滞电磁控制执行器、相变可控超雾化喷嘴模块,喷油器体上设置单向进氨口,增压模块、蓄压谐振限流模块、超磁滞电磁控制执行器位于喷油器体里,并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相变可控超雾化喷嘴模块位于超磁滞电磁控制执行器下方。本发明采用双阀控制的形式,实现液氨喷射过程循环可变,使喷射量、喷射定时更加精准、灵活。本发明可采用两种控制方式,一种为液氨增压液氨的形式,另一种为柴油增压液氨的形式。在增压模式下,燃料喷射的喷射压力及喷射速率受增压方式的影响,可实现循环间喷射可控。
-
公开(公告)号:CN112886093A
公开(公告)日:2021-06-01
申请号:CN202110046349.9
申请日:2021-01-14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H01M10/613 , H01M10/617 , H01M10/625 , H01M10/6567 , H01M10/615 , H01M10/63 , H01M10/6569 , H01M10/6556 , H01M10/6568 , H01M10/657 , H01M10/637 , H01M10/6563 , H01M10/6554 , H01M10/6551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主动控制型全浸没式液冷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压缩机、冷凝器、制冷电磁阀、膨胀阀和蒸发器串联连接为压缩机组主制冷单元;从制冷电磁阀前的管路上引出手动阀和喷液电磁阀,形成喷淋支路;从压缩机和冷凝器之间的管路上引出热力手动阀和热力电磁阀到蒸发器,形成热旁通支路;第一三通换向阀、第二三通换向阀连接板式换热器和蒸发器,并联形成板式换热器副冷却单元,第一三通换向阀连接干燥过滤器和手动阀到冷却液箱,第二三通换向阀连接电子循环泵、温度传感器、流量传感器到冷却液箱。本发明为直接接触型全浸没式液体冷却方式,可以大大降低提高整个热管理系统换热过程中的热量损失,减小系统换热热阻,提高换热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959204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131235.4
申请日:2024-08-17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回油量高响应的喷射器控制阀,属于发动机燃料系统领域,包括阀体以及设置在阀体里的电磁阀、衔铁、阀杆、量孔板和针阀。本发明采用多个进油节流孔,在针阀关闭过程中增加了进油流量,加速控制腔建压,提高了针阀的关闭响应,有助于多次喷射的实现,并且缩短了后喷时间,减少发动机后燃带来的不良影响。本发明采用导杆上的通孔来连通进油节流孔和控制腔,并且导杆能够跟随衔铁上下运动;在球阀开启的同时能够切断进油管路和控制腔的连通,保证在针阀开启过程中控制腔内的燃料只出不进,加快了控制腔内的泄压速度,提高了针阀的开启响应,并大大减少了回油量,减少了高压燃油的浪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