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电-能-碳-污的多源数据治理方法和系统及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9127863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367891.4

    申请日:2024-09-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面向电‑能‑碳‑污的多源数据治理方法和系统及设备,应用于数据治理技术领域。方法包括:收集不同层级对象的多源时序数据;对多源时序数据进行多维度的数据特性分析,得到多源时序数据的异常特性、缺失特性和时空特性;基于多源时序数据的异常特性、缺失特性和时空特性进行多源时序数据的数据清洗,得到清洗后的多源数据;分别提取清洗后的多源数据的对象特征、业务特征和时间特征并对清洗后的多源数据添加多层级标签;基于多层级标签构建对应的多层级目录结构,基于多层级目录结构进行清洗后的多源数据的存储。本发明解决了污染监管数据的数据覆盖度不够和缺乏多源数据印证导致的监测数据准确性低的问题。

    一种碳排放影响因素的获取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249140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348192.5

    申请日:2024-09-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碳排放相关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碳排放影响因素的获取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采用邻域粗糙集属性约简算法对原始碳排放影响因素数据进行约简获得初级目标影响因素;采用改进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所述初级目标影响因素进行筛选获得目标影响因素;其中,所述改进主成分分析方法包括相关性分析步骤和主成分分析步骤,所述相关性分析步骤用于对所述初级目标影响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获得目标相关性矩阵,所述主成分分析步骤用于对所述目标相关性矩阵进行主成分分析获得目标影响因素。本申请可以解决现有技术碳排放影响因素相似性大、冗余多、忽略潜在关键因素,导致识别不准确的问题。

    考虑节能降碳成本的碳达峰路径规划方法和系统、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9539829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608776.1

    申请日:2024-11-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考虑节能降碳成本的碳达峰路径规划方法和系统、设备,应用于节能环保技术领域。方法包括:对于一个碳达峰规划期,考虑规划区域的能源活动和工业生产的碳排放影响,构建碳排放模型;考虑节能降碳对规划区域经济的影响,构建碳排放经济扰动模型;以最小化规划区域的碳排放和碳排放的经济扰动为目标,基于规划区域的碳排放模型、碳排放经济扰动模型以及碳排放与经济指标的耦合关系,构建碳达峰多目标优化模型;基于改进的多目标萤火虫算法对规划区域的碳达峰多目标优化模型进行优化求解;基于求解结果进行规划区域在碳达峰规划期内的碳达峰路径的规划。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碳达峰路径的可实施性差的问题。

    基于市场的区域电力碳排放因子核算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333265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289126.9

    申请日:2024-03-14

    Abstract: 基于市场的区域电力碳排放因子核算方法及系统,包括:根据电力合约对电量进行分类,得到各类的电量和碳排放;基于各类的电量和碳排放结合预先构建的剩余电量转移模型计算区域剩余混合电力碳排放因子;基于区域剩余混合电力碳排放因子结合合约追溯属性电量的平均电力碳排放因子计算区域电力碳排放因子;其中,剩余电量转移模型是以区域为节点,构建流入区域剩余电量与流出区域剩余电量的平衡方程。本发明能够解决各区域间存在环网并杂糅点对点、点对网、网对网多种交易的复杂情况下的剩余混合电力碳排放因子计算问题,为非市场化交易用户以及无法通过合约溯源电力来源的用户提供计算电力碳排放的工具,为区域电力碳排放分析提供精准的依据。

    一种跨区域电网碳排放分布式计算方法、系统及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8780485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0893598.5

    申请日:2024-07-04

    Abstract: 一种跨区域电网碳排放分布式计算方法、系统及设备,包括:将区域内一终端设定为二级主节点,其他终端为从节点;并将大区域中一二级主节点设为一级主节点,其中大区域包括多个区域;通过二级主节点读取各从节点发送的信息,并将信息转发到各从节点,当接收到从节点完成收敛发送的迭代结束信息后,对所有从节点广播;通过从节点接收二级主节点转发的信息,对局部电网电力碳排放因子进行迭代更新,得到区域碳排放因子;通过一级主节点基于各二级主节点的发电量和输入到区域内的电量,结合区域碳排放因子,得到跨区域电网碳排放。本发明采用一主多从的分布式计算框架,降低了计算的时间,保证数据安全性,实现了协同计算过程的时序同步和过程控制。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