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004001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091784.3
申请日:2024-08-09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大数据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数据分析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基于Transformer的电力潮流矩阵缺失值补全方法及装置,包括:获取各类测量值对应的电力潮流矩阵构成的测量值向量,并将所述各类测量值对应的测量值向量进行首尾拼接,得到各类测量值对应的高维张量;将所述高维张量作为预先训练的Transformer模型的输入,得到预先训练的Transformer模型输出的指定类测量值对应的测量值向量;将所述指定类测量值对应的测量值向量转换为指定类测量值对应的电力潮流矩阵;其中,所述测量值的类型包括下述中的至少一种:有功值、无功值、电压值、电流值。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对电网潮流断面的缺失数据进行补齐,为电网运行状况的精准分析提供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8780485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0893598.5
申请日:2024-07-04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大数据中心
IPC: G06Q10/063 , G06Q50/06 , G06Q50/26 , G06F9/50 , H04L67/10
Abstract: 一种跨区域电网碳排放分布式计算方法、系统及设备,包括:将区域内一终端设定为二级主节点,其他终端为从节点;并将大区域中一二级主节点设为一级主节点,其中大区域包括多个区域;通过二级主节点读取各从节点发送的信息,并将信息转发到各从节点,当接收到从节点完成收敛发送的迭代结束信息后,对所有从节点广播;通过从节点接收二级主节点转发的信息,对局部电网电力碳排放因子进行迭代更新,得到区域碳排放因子;通过一级主节点基于各二级主节点的发电量和输入到区域内的电量,结合区域碳排放因子,得到跨区域电网碳排放。本发明采用一主多从的分布式计算框架,降低了计算的时间,保证数据安全性,实现了协同计算过程的时序同步和过程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8627742A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410764181.9
申请日:2024-06-13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大数据中心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IPC: G06Q10/063 , G06Q50/26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基于政府与行业博弈的碳配额动态调整方法及响应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当前周期的动态分配参数,所述动态分配参数包括:上一周期的碳排放总量;分析所述动态分配参数,确定当前周期的碳配额因子;基于所述上一周期的碳排放总量,以及所述当前周期的碳配额因子,确定当前周期的碳排放配额。本公开的方法在确定碳排放配额时,不会再向具有丰富的碳排放历史数据的企业倾斜,对各企业更加公平。而且,本公开仅需要当前周期的动态参数,与基线法相比,大大地减少了所需数据量,减小了计算复杂度、易于操作,非常适用于初期碳交易市场的场景。
-
公开(公告)号:CN116680880B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310588257.2
申请日:2023-05-24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大数据中心
IPC: G06F30/20 , H02J3/46 , G06F30/18 , G06Q50/06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碳排放核算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考虑区域专线输送的省间电力碳排放因子核算方法及装置,包括:获取各区域内专线起始节点的碳排放因子;基于所述各区域内专线起始节点的碳排放因子确定各区域间专线输送碳量矩阵;基于所述各区域间专线输送碳量矩阵确定各区域的电力碳排因子。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充分利用电力数据频度高、计量准确的特点,将碳排放因子由区域细化,充分考虑的核算省间电力交换线路的碳排放因子,实现区域间电力交换的精确计算。
-
公开(公告)号:CN119539829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608776.1
申请日:2024-11-12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大数据中心
IPC: G06Q30/018 , G06Q10/063 , G06N3/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考虑节能降碳成本的碳达峰路径规划方法和系统、设备,应用于节能环保技术领域。方法包括:对于一个碳达峰规划期,考虑规划区域的能源活动和工业生产的碳排放影响,构建碳排放模型;考虑节能降碳对规划区域经济的影响,构建碳排放经济扰动模型;以最小化规划区域的碳排放和碳排放的经济扰动为目标,基于规划区域的碳排放模型、碳排放经济扰动模型以及碳排放与经济指标的耦合关系,构建碳达峰多目标优化模型;基于改进的多目标萤火虫算法对规划区域的碳达峰多目标优化模型进行优化求解;基于求解结果进行规划区域在碳达峰规划期内的碳达峰路径的规划。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碳达峰路径的可实施性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451001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310259754.8
申请日:2023-03-17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大数据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电网碳排分布式协同隐私计算方法及系统,通过获构建各个区域之间的电量交换矩阵,各个区域的发电信息矩阵、电量交换矩阵以及发电碳排放信息矩阵;根据各个区域的发电信息矩阵和电量交换矩阵计算对应的电力碳流信息矩阵;构建电力碳排放平衡方程,计算各个区域的电力碳排因子矩阵,电力碳排因子矩阵由子区域电力碳排因子组成。本发明通过将各个区域的质检的转移电量和各个区域对应的电力碳流信息和发电碳排放信息通过矩阵的关系构建电力碳排放平衡方程,从而计算出各个区域所管辖的各个子区域的电力碳排因子,从而在精确计算出各个子区域的电力碳排放因子的同时能够保障各个区域的数据保密。
-
公开(公告)号:CN114064749A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2111264880.X
申请日:2021-10-28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大数据中心
Inventor: 沈亮 , 周春雷 , 朱广新 , 陈翔 , 张鹏宇 , 廖小琦 , 吴桂栋 , 王春梅 , 江鹏 , 郝保聪 , 李杏 , 李雨霏 , 葛鑫亮 , 任小伟 , 胡锡双 , 王洁 , 杨诗语 , 温阳
IPC: G06F16/2458 , G06F16/28 , G06Q50/06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电网公共数据中实体关系确定的方法,包括:获取项;根据所述项获取项集和所述项集的参数;从所述项集中选取参数不小于阈值的初始项集;获取关系组;以及从所述关系组中确定所述初始项集的关系。本公开的关系确定方法能够确定实体‑关系三元组之间的关系。
-
公开(公告)号:CN119295093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005896.2
申请日:2024-07-25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大数据中心 , 清华大学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IPC: G06Q30/018 , G06Q10/063 , G06Q50/06 , G06F18/23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碳配额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该方法包括:获取待配额企业的大数据信息;对日用电量信息进行第一聚类分析,得到待配额企业的日目标负荷用电量信息;基于产量信息和产能信息,得到待配额企业的企业修正系数信息;基于日用电量信息、产能信息、企业修正系数信息和日目标负荷用电量信息,得到待配额企业的日活动水平信息;基于日活动水平信息和碳排放因子信息,得到待配额企业的日碳排放量信息;基于碳排放日期信息和日碳排放量信息,得到待配额企业在第一目标时间段内的碳配额信息。本公开基于包括电力大数据的大数据信息确定碳配额,提高了可靠性和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249140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348192.5
申请日:2024-09-26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大数据中心
IPC: G06F18/2135 , G06F17/16 , G06Q30/0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碳排放相关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碳排放影响因素的获取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采用邻域粗糙集属性约简算法对原始碳排放影响因素数据进行约简获得初级目标影响因素;采用改进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所述初级目标影响因素进行筛选获得目标影响因素;其中,所述改进主成分分析方法包括相关性分析步骤和主成分分析步骤,所述相关性分析步骤用于对所述初级目标影响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获得目标相关性矩阵,所述主成分分析步骤用于对所述目标相关性矩阵进行主成分分析获得目标影响因素。本申请可以解决现有技术碳排放影响因素相似性大、冗余多、忽略潜在关键因素,导致识别不准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364177A
公开(公告)日:2021-02-12
申请号:CN202011192637.7
申请日:2020-10-30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大数据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建立用于电网知识图谱的逻辑模型的方法、系统及介质。方法包括:确定用于定义实体及其属性的实体模式;将第一数据源中的多个实体判定为完整实体或不完整实体;基于第一数据源按照实体模式生成所有完整实体和不完整实体的实体属性信息以生成逻辑模型的实体集;确定用于定义源实体和目标实体之间的关系的关系模式;对于第二数据源中的存在于该实体集中的源实体和目标实体,至少基于第二数据源按照关系模式生成相应的实体关系信息以生成逻辑模型的关系集;基于实体集和关系集建立包括实体、属性和关系的逻辑模型。利用本发明的方案,可以弥补现有模型的设计短板,给用户提供更合理的管控模型,并支持统一数据模型的信息匹配。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