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539829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608776.1
申请日:2024-11-12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大数据中心
IPC: G06Q30/018 , G06Q10/063 , G06N3/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考虑节能降碳成本的碳达峰路径规划方法和系统、设备,应用于节能环保技术领域。方法包括:对于一个碳达峰规划期,考虑规划区域的能源活动和工业生产的碳排放影响,构建碳排放模型;考虑节能降碳对规划区域经济的影响,构建碳排放经济扰动模型;以最小化规划区域的碳排放和碳排放的经济扰动为目标,基于规划区域的碳排放模型、碳排放经济扰动模型以及碳排放与经济指标的耦合关系,构建碳达峰多目标优化模型;基于改进的多目标萤火虫算法对规划区域的碳达峰多目标优化模型进行优化求解;基于求解结果进行规划区域在碳达峰规划期内的碳达峰路径的规划。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碳达峰路径的可实施性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451001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310259754.8
申请日:2023-03-17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大数据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电网碳排分布式协同隐私计算方法及系统,通过获构建各个区域之间的电量交换矩阵,各个区域的发电信息矩阵、电量交换矩阵以及发电碳排放信息矩阵;根据各个区域的发电信息矩阵和电量交换矩阵计算对应的电力碳流信息矩阵;构建电力碳排放平衡方程,计算各个区域的电力碳排因子矩阵,电力碳排因子矩阵由子区域电力碳排因子组成。本发明通过将各个区域的质检的转移电量和各个区域对应的电力碳流信息和发电碳排放信息通过矩阵的关系构建电力碳排放平衡方程,从而计算出各个区域所管辖的各个子区域的电力碳排因子,从而在精确计算出各个子区域的电力碳排放因子的同时能够保障各个区域的数据保密。
-
公开(公告)号:CN114048920A
公开(公告)日:2022-02-15
申请号:CN202111405409.8
申请日:2021-11-24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大数据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充电设施建设的选址布局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电子地图中的图层数据,并对所述图层数据进行网格化处理,获得至少一个网格区域;根据各所述网格区域中已有充电设施的充电关联信息以及相应网格区域的区域属性信息,确定各所述网格区域的充电性能信息;根据各所述网格区域的充电性能信息,结合预设的选址分析模型及布局优化模型,确定各所述网格区域相对充电设施的选址布局结果。上述技术方案,实现了充电设施选址布局的科学合理化,满足了用户充电需求,提升了用户满意度,进而促进了资源的充分利用,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194458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236063.2
申请日:2023-09-22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大数据中心
IPC: G06F16/23 , G06F16/242 , G06F30/18 , G06Q50/26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碳强度的更新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区域的碳流关系;其中,所述碳流关系包括输入电站和输出电站的初始碳强度及输入电站到输出电站的有功功率;所述电站包括发电站和变电站;对所述碳流关系进行分组,获得至少一个碳流关系组;其中,所述碳流关系组中包括至少一个碳流关系;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碳流关系组对变电站的碳强度进行迭代更新;当满足迭代结束条件时,将更新的碳强度确定为所述变电站的目标碳强度。利用该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形成拓扑图建模的基础数据结构,通过对碳流关系进行分组并行计算,实现电网碳排放因子的高效计算。
-
公开(公告)号:CN116680880A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310588257.2
申请日:2023-05-24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大数据中心
IPC: G06F30/20 , H02J3/46 , G06F30/18 , G06Q50/06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碳排放核算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考虑区域专线输送的省间电力碳排放因子核算方法及装置,包括:获取各区域内专线起始节点的碳排放因子;基于所述各区域内专线起始节点的碳排放因子确定各区域间专线输送碳量矩阵;基于所述各区域间专线输送碳量矩阵确定各区域的电力碳排因子。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充分利用电力数据频度高、计量准确的特点,将碳排放因子由区域细化,充分考虑的核算省间电力交换线路的碳排放因子,实现区域间电力交换的精确计算。
-
公开(公告)号:CN116187823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211738709.2
申请日:2022-12-31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大数据中心
IPC: G06Q10/0639 , G06Q50/06 , G06F16/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碳排放测算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基于电力数据的区域碳排放计算方法及装置,包括:利用计算模型计算待分析地区的年度能源消耗量数据和各行业年度产品产量数据;基于待分析地区的月度用电量数据、年度能源消耗量数据和各行业年度产品产量数据确定待分析地区的月度能源消耗量数据和各行业月度产品产量数据;基于待分析地区的月度能源消耗量数据和各行业月度产品产量数据确定待分析地区的月度碳排放。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建立了电力数据与能源活动、工业生产过程之间的关联关系,通过“以电算能(产量)、以能(产量)算碳”模型框架开展分地区、分行业开展月度碳排放量的计算,具备理论和实践的可行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627742A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410764181.9
申请日:2024-06-13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大数据中心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IPC: G06Q10/063 , G06Q50/26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基于政府与行业博弈的碳配额动态调整方法及响应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当前周期的动态分配参数,所述动态分配参数包括:上一周期的碳排放总量;分析所述动态分配参数,确定当前周期的碳配额因子;基于所述上一周期的碳排放总量,以及所述当前周期的碳配额因子,确定当前周期的碳排放配额。本公开的方法在确定碳排放配额时,不会再向具有丰富的碳排放历史数据的企业倾斜,对各企业更加公平。而且,本公开仅需要当前周期的动态参数,与基线法相比,大大地减少了所需数据量,减小了计算复杂度、易于操作,非常适用于初期碳交易市场的场景。
-
公开(公告)号:CN116680880B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310588257.2
申请日:2023-05-24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大数据中心
IPC: G06F30/20 , H02J3/46 , G06F30/18 , G06Q50/06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碳排放核算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考虑区域专线输送的省间电力碳排放因子核算方法及装置,包括:获取各区域内专线起始节点的碳排放因子;基于所述各区域内专线起始节点的碳排放因子确定各区域间专线输送碳量矩阵;基于所述各区域间专线输送碳量矩阵确定各区域的电力碳排因子。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充分利用电力数据频度高、计量准确的特点,将碳排放因子由区域细化,充分考虑的核算省间电力交换线路的碳排放因子,实现区域间电力交换的精确计算。
-
公开(公告)号:CN117236773A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311255116.5
申请日:2023-09-26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大数据中心 , 国网信通亿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袁启恒 , 宣东海 , 李强 , 宋金伟 , 陈翔 , 陈建 , 何东 , 林建华 , 陈岸青 , 张羽舒 , 刘文思 , 严家祥 , 张澄心 , 李金湖 , 康毅滨 , 王斌 , 余仰淇
IPC: G06Q10/0639 , G06F16/2458 , G06Q50/30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信息技术服务领域,公开了交通碳排放影响因素量化分析方法、系统、设备及终端,将交通行业分为公用交通和民用交通两个部分,分别测算其碳排放量,基于LMDI方法分别对公用交通和民用交通碳排放进行因素分解,重点选取交通运输要素作为影响因素进行量化分析研究,在层面解析各影响因素的贡献。本发明将交通行业碳排放分为公用交通碳排放和民用交通碳排放两个部分,基于LMDI分别进行因素分解,各自确定碳排放影响因素,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针对公用交通运输和民用交通不同的发展特征和发展方向挖掘深层次的影响因素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186568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111409914.X
申请日:2021-11-25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大数据中心
IPC: G06F18/23213 , G06F18/2433 , G06F17/18 , G06F16/215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基于聚类分析的企业综合用能异常识别方法及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基于企业用户第一历史年份每月的用能量以及第二历史年份月均用能量,得到第一月用能量比率;根据第一月用能量比率,得到企业用户所属行业的聚类数据集,根据聚类数据集得到企业用户所属行业的用能异常阈值;根据企业用户目标年份每月的用能量以及第一历史年份月均用能量,得到第二月用能量比率;当第二月用能量比率大于等于用能异常阈值时,企业用户为用能异常状态,否则企业用户为非用能异常状态。本方法通过结合不同行业的水电气月用能量比率对用能异常的企业用户进行识别,大幅度提升了识别准确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