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833363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410014865.7
申请日:2024-01-04
Applicant: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IPC: H02J3/46 , H02J3/38 , H02J3/28 , G06Q10/0639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分布式资源聚合簇分时互补协调优化降损方法,涉及配电网运行控制技术领域,包括:S1、获取区域内分布式资源以计算分布式资源的双尺度距离,将区域内分布式资源聚合为若干个分布式资源聚合簇;S2、设置高比例多元分布式资源聚合效果评价指标对聚合效果进行评价,并进行筛选;S3、对参与优化调控的分布式资源聚合簇进行调控能力评估,建立分布式资源聚合簇调控模型以确定聚合簇整体对外可调控功率区间范围;S4、建立分布式资源聚合簇协调降损优化模型,并求解,根据结果制定分布式资源聚合簇分时互补协调优化的降损运行策略;本发明可以更好地促进配电网持续经济高效的运行,达到推动配电网提质增效、降损节能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7543598A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311506463.0
申请日:2023-11-13
Applicant: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考虑多元负荷互动的配电网双层协调无功优化降损方法,涉及配电网技术领域,包括:建立上层降低线损、下层提升电压稳定性的配电网双层协调无功优化降损架构;基于配电网双层协调无功优化降损架构分别建立以配电网日电能损耗最小为目标函数的上层无功优化模型和以系统电压稳定性最大为目标函数的下层无功优化模型;基于二阶锥规划算法求解由上层无功优化模型和下层无功优化模型组成的双层协调无功优化降损模型以得到最终的优化降损结果;本发明制定了配电网分布式资源协同无功优化策略,将能挖掘高比例分布式资源接入背景下配电网全方位多角度无功调控降损潜力,实现了更为全面精细的无功优化技术降损目标。
-
公开(公告)号:CN118399479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558228.6
申请日:2024-05-07
Applicant: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鲸鱼算法的含风光储配电网双层优化方法及系统,涉及配电网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S1、采集含分布式电源和电池储能系统配电网的系统参数,建立配电网系统的双层模型;S2、以系统年综合成本最优为目标对上层模型进行优化;S3、以配电网有功网损最小和电压偏差最小为目标对下层模型进行优化;S4、利用改进的鲸鱼优化算法对双层优化模型进行求解以得到优化结果;本发明能够有效改善含分布式电源和电池储能系统的配电网网损与电压,显著提高了配电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628078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0094787.6
申请日:2024-01-23
Applicant: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 , 甘肃省计算中心 , 兰州陇能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面向风电集群接入电网的双时间尺度的双层自律优化方法,涉及电网规划技术领域,包括:获取系统的最小有功功率损耗和电压偏差以建立上层无功优化数学模型;以原始数据为输入,采用粒子群算法对上层无功优化数学模型进行求解,并获取最优解以得到无功出力值;获取风电集群内部线路最小总有功损耗以建立下层无功优化模型;以线路原始参数、风电有功出力、以及S2求解得出的无功出力值为输入,采用粒子群算法对下层无功优化模型进行求解,得到风电集群内部每组风机单元的无功出力方案;本发明解决了风电集群接入电网随之产生电压越限等一系列问题,协调了风电集群的无功出力,有效降低了有功损耗。
-
公开(公告)号:CN119543192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682599.1
申请日:2024-11-22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李亚龙 , 於怀宝 , 梁琛 , 马喜平 , 李亚昕 , 董晓阳 , 李威武 , 杨柳 , 赵睿 , 庄国峰 , 魏凯 , 保承家 , 张笑波 , 刘琪 , 郝国捷 , 王新颖 , 范迪龙 , 张云云 , 柴伟威 , 杨军亭 , 王耿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储能变流器参与电网无功调节的效果综合评估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属于电力系统运行控制技术领域,其步骤为:确定储能变流器参与无功调节的典型运行场景;确定不同场景下储能变流器的无功调节量;量化不同场景下储能变流器参与无功调节的、调压效果和功率因数提升效果;评估储能变流器参与无功调节的综合效果。本发明综合考虑了储能变流器在不同场景下的无功调节能力,以及电网电压、功率因数和线损变化的影响。该方法通过多维度的量化指标评估,能够准确反映储能变流器在提升电网运行效率方面的综合效果,从而进一步提高无功调节效果评估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093448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229167.5
申请日:2024-09-03
Applicant: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J3/32 , H02J3/12 , H02J3/16 , H02J3/38 , H02J7/35 , G06Q30/0201 , G06Q10/0639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考虑分组协同的光储配电网功率多阶段优化控制方法,包括:第一阶段通过储能无功功率和光伏逆变器有功功率对电压越限节点进行调节;第二阶段通过储能有功功率和光伏逆变器无功功率中电压‑成本灵敏度为正和为负的资源共同对电压越限节点进行调节;第三阶段利用全部调节资源中的剩余资源对电压越限节点进行调节。本发明引入电压‑成本灵敏度指标,兼顾了调控资源的单位调节成本和功率灵敏度,通过三个阶段的优化控制,实现了最佳的电压控制效果的同时降低了调节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3866562B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111150808.4
申请日:2021-09-29
Applicant: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R31/08 , G06F18/241 , G06N3/0464 , G06N3/084 , G06N5/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力系统台区线损识别方法,包括:获取台区的全耗能因素,并对其进行归一化处理;全耗能因素包括设备参数和运行数据;将归一化处理后的全耗能因素输入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对输入数据进行处理并输出相应的线损率分类标签;卷积神经网络模型通过大量的全耗能因素输入样本和修正后线损率输出样本训练而成,修正后线损率由预设的专家知识决策树模型对表底数据进行修复后计算得到。本发明跳过由表底计算线损的过程,不需要经过大量的表底修复过程和系统档案异常判别过程,方便快捷、结果准确。此外本发明给出了台区合理的运行范围,为线损治理提供参考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5360731B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211087537.7
申请日:2022-09-07
Applicant: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J3/26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一种三相不平衡调节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基于智能换相开关投切系统,方法包括:计算台区三相不平衡度,不平衡度超标时间大于超标时间定值后,判断每个负荷漏电情况,对于漏电的负荷采用该负荷漏电电流作为后续投切方案计算用电流,计算满足台区不平衡度要求的换相开关最少投切数量方案,根据方案完成投切,并计算投切后的不平衡度是否满足要求。根据本申请提供的三相不平衡调节方法,计算投切策略时考虑负荷存在偷电、电表异常等漏电现象,提高投切策略计算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577028A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2310841409.5
申请日:2023-07-11
Applicant: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营销服务中心 ,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黎启明 , 牛威如 , 梁琛 , 魏凯 , 杨熹 , 马喜平 , 杨军亭 , 杜松岭 , 李俊业 , 崔燕妮 , 李亚昕 , 王治国 , 王丽萍 , 马云鹏 , 李浒 , 张培 , 刘经中 , 董晓阳 , 胡红霞 , 王琨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光伏发电储能设备安全监测设备,涉及电池测试检验设备技术领域,其中包括工作台和防水检测单元;防水检测单元包括外罩、电动伸缩杆、内罩和位于内罩内的内囊组件;电动伸缩杆固定在外罩顶端内壁上,电动伸缩杆远离外罩的一端与内罩固定连接;内囊组件包括包裹囊、石蜡囊、束口绳和转动柱;束口绳靠近工作台的一端固定在石蜡囊内壁上,束口绳沿着石蜡囊内壁一圈穿过限位绳,另一端穿过内罩上端中心位置固定在转动柱上;实现了若储能电池进行防水测试之前电芯已经损坏出现锂析出或者电池封装壳在抗震检测时受到的破坏较大,进行防水检测时会出现析出的锂与水反应或者遇水短路,此过程中能进行有效的隔离防护的技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5912338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439471.3
申请日:2022-11-17
Applicant: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
IPC: H02J3/00 , H02J3/06 , H02J3/38 , G06F30/27 , G06F17/18 , G06F17/16 , G06N7/01 , G06N7/08 , G06F111/04 , G06F111/08 , G06F113/04 , G06F113/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风电电力系统概率潮流计算方法,属于电力系统的运行与控制技术领域。本发明在较少的采样量下通过偏最小二乘回归获得多项式系数的初步估计,然后通过自适应筛选机制删去多项式混沌展开中对于输出响应影响较小的多项式来获得多项式混沌展开的稀疏表达式。本发明解决了SRSM应用于输入变量较多情况下,概率潮流计算遇到的“维数灾难”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