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077407A
公开(公告)日:2011-05-25
申请号:CN200980125069.4
申请日:2009-02-12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10/4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34 , H01M2/345 , H01M10/052 , H01M10/0587 , H01M10/425 , H01M2200/20 , Y02E60/122 , Y02T10/7011
Abstract: 圆柱形锂二次电池包括阳极和阴极,所述阳极和阴极能够包藏或释放锂离子;非水电解质;以及用于在所述二次电池的内压增加时截断电流并且降低内压的CID(电流中断装置)。所述圆柱形锂二次电池可确保过量充电时电池的安全,同时防止所述CID过早被激活从而在高温环境中使用所述电池时所述电池停止工作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1809456A
公开(公告)日:2010-08-18
申请号:CN200880108304.2
申请日:2008-08-21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G01R31/3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31/3651 , G06N7/00
Abstract: 一种用于估计电池的长期特性的系统,包括:学习数据输入单元,其用于接收要作为学习对象的电池的初始特性学习数据和长期特性学习数据;测量数据输入单元,其用于接收要作为估计对象的电池的初始特性测量数据;以及人工神经网络操作单元,其用于从所述学习数据输入单元接收所述初始特性学习数据和长期特性学习数据以允许人工神经网络进行学习,从所述测量数据输入单元接收初始特性测量数据并将已学习过的人工神经网络应用至所述初始特性测量数据上,并因此而根据电池的所述初始特性测量数据计算长期特性估计数据,并输出所述长期特性估计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00514726C
公开(公告)日:2009-07-15
申请号:CN200580041606.9
申请日:2005-11-29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4/6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661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在其表面上形成Cu-腈化合物络合物的铜箔或网、其制造方法以及包含使用该铜箔或网为集电体的电极的锂二次电池。使用包含通过施加一定的电压水平而在其表面上形成的Cu-腈化合物络合物的铜集电体的锂二次电池在偏离正常驱动条件的过放电条件下,可以防止在3.6V或更高的电压下发生Cu的腐蚀,因此可以显著地改善过放电以后的容量恢复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1164190A
公开(公告)日:2008-04-16
申请号:CN200680013215.0
申请日:2006-04-19
IPC: H01M10/4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4/005 , H01G9/038 , H01G11/18 , H01G11/26 , H01G11/58 , H01G11/64 , H01M4/366 , H01M4/62 , H01M10/0567 , H01M10/0568 , H01M10/4235 , H01M2004/028 , H01M2300/0025 , Y02E60/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池用的电解质,其包括:(a)电解质盐;(b)有机溶剂;和(c)功能性电解质添加剂。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含有上述电解质的电化学装置。在电化学装置中使用的添加剂,由于添加剂的基本骨架结构和极性侧枝,其可有效地控制阴极活性材料表面,否则该阴极活性材料会引起与电解质的副反应。因此,可改进电池的安全性,而不会不利地影响电池的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1809456B
公开(公告)日:2013-11-13
申请号:CN200880108304.2
申请日:2008-08-21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G01R31/3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31/3651 , G06N7/00
Abstract: 一种用于估计电池的长期特性的系统,包括:学习数据输入单元,其用于接收要作为学习对象的电池的初始特性学习数据和长期特性学习数据;测量数据输入单元,其用于接收要作为估计对象的电池的初始特性测量数据;以及人工神经网络操作单元,其用于从所述学习数据输入单元接收所述初始特性学习数据和长期特性学习数据以允许人工神经网络进行学习,从所述测量数据输入单元接收初始特性测量数据并将已学习过的人工神经网络应用至所述初始特性测量数据上,并因此而根据电池的所述初始特性测量数据计算长期特性估计数据,并输出所述长期特性估计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01897073A
公开(公告)日:2010-11-24
申请号:CN200880120913.X
申请日:2008-12-17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10/4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2 , H01M10/0525 , H01M10/0567 , H01M10/0569 , H01M2300/0025 , H01M2300/0034 , Y02T10/7011
Abstract: 一种用于锂二次电池的非水电解质溶液,包括一种锂盐和一种有机溶剂,还包括一种含氟基团溶剂和一种特定的硅氧烷化合物。具有上述非水电解质溶液的锂二次电池在高温储存后表现出极大改善的容量恢复特性并且还减少了副作用如膨胀。
-
公开(公告)号:CN101682088A
公开(公告)日:2010-03-24
申请号:CN200880016255.X
申请日:2008-05-15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10/4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67 , H01M2/12 , H01M10/052 , H01M10/4235 , H01M10/44 , H01M10/48 , H01M10/486 , Y02E60/122 , Y02T10/7011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用于二次电池的电解质,以及包括该电解质的二次电池,所述电解质包括一种电解质盐;一种电解质溶剂;以及一种在高于阴极驱动电压的电压下通过氧化产生热量的化合物,其中所述化合物可通过氧化热使电解质组分分解或蒸发,从而导致气体产生。此外,所述化合物包含在一种用于电池的内压增加促进剂中。在过充电时,由于化合物能够在高于阴极驱动电压的电压下氧化而产生热量,可得电解质组分分解或蒸发,从而通过氧化热产生气体。因此,可以不使用在过充电电压下直接通过氧化产生气体的内压增加材料作为电解质添加剂,而运行电池的安全装置,从而提高电池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1069308A
公开(公告)日:2007-11-07
申请号:CN200580041606.9
申请日:2005-11-29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4/6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661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在其表面上形成Cu-腈化合物络合物的铜箔或网、其制造方法以及包含使用该铜箔或网为集电体的电极的锂二次电池。使用包含通过施加一定的电压水平而在其表面上形成的Cu-腈化合物络合物的铜集电体的锂二次电池在偏离正常驱动条件的过放电条件下,可以防止在3.6V或更高的电压下发生Cu的腐蚀,因此可以显著地改善过放电以后的容量恢复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914761A
公开(公告)日:2007-02-14
申请号:CN200480041548.5
申请日:2004-02-10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10/4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2 , H01B1/122 , H01M10/0567 , H01M10/423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含新添加剂的非水电解质溶液和包括该非水电解质溶液的锂二次电池。更具体地讲,本发明涉及非水电解质溶液以及包括所述非水电解质溶液的锂二次电池,所述非水电解质溶液包含锂盐、电解质化合物、氧化起始电势在4.2V以上的第一添加剂化合物、和氧化起始电势在4.2V以上的第二添加剂化合物,所述第二添加剂化合物的氧化起始电势比第一添加剂的高,并且在氧化中会沉积氧化产物或形成聚合物膜。本发明通过将第一添加剂与第二添加剂联用作为非水电解质溶液的添加剂,从而可以提供在电池性能和电池在过充电中的安全性方面均优良的锂二次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01897073B
公开(公告)日:2013-05-22
申请号:CN200880120913.X
申请日:2008-12-17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10/4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2 , H01M10/0525 , H01M10/0567 , H01M10/0569 , H01M2300/0025 , H01M2300/0034 , Y02T10/7011
Abstract: 一种用于锂二次电池的非水电解质溶液,包括一种锂盐和一种有机溶剂,还包括一种含氟基团溶剂和一种特定的硅氧烷化合物。具有上述非水电解质溶液的锂二次电池在高温储存后表现出极大改善的容量恢复特性并且还减少了副作用如膨胀。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