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927739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0998061.5
申请日:2024-07-24
Applicant: 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B32B27/12 , B32B17/02 , B32B17/10 , B32B38/00 , B32B37/06 , B32B37/10 , B32B25/14 , B32B25/10 , B32B38/1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领域,公开了一种防翘曲耐低温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包括基体树脂和连续纤维;基体树脂包括第一树脂和第二树脂,第一树脂为热塑性树脂;第二树脂为第一树脂的衍生弹性体,且具有孤岛效应或共连续结构,第一树脂和第二树脂的质量比为50‑90∶10‑50;连续纤维在所述防翘曲耐低温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中的质量占比为50‑80%。该产品解决了制品生产过程中易翘曲的问题,同时改善低温抗冲击性能,提高复合材料的抗震性。还公开了其制备方法,操作简单,使用现有设备就能生产,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14062875B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111371756.3
申请日:2021-11-18
Applicant: 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株洲轨道交通高分子材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IPC: G01R3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轨道钢轨绝缘及其部件阻抗特性测试装置,它包括宽频阻抗测量仪,所述的宽频阻抗测量仪包括程控正弦信号发生器、宽频功率放大器、宽频升压变压器、电流电压测试单元、程序控制器和人机界面;所述的电流电压测试单元与程序控制器信号连接,程序控制器依次与程控正弦信号发生器、宽频功率放大器、宽频升压变压器信号连接;程序控制器与人机界面信号连接。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基于上述装置的测试方法。具有能够适应于不同交流下的现场阻抗测量,适用范围广,还能模拟气候条件,在实验室条件下即可对其阻抗特性进行评价测试等有益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7886848A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310779131.3
申请日:2023-06-28
Applicant: 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反式丁戊橡胶混炼用咪唑类离子液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将所述咪唑类离子液体命名为MI,其化学式中X为Br、Cl、I或F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反式丁戊橡胶混炼用咪唑类离子液体用于反式丁戊橡胶的湿法混炼预混中。本发明创新性地设计合成出一种能与碱性水互溶的咪唑类离子液体MI,且MI对TBIR表现出良好的溶解性。采用MI溶解TBIR后,再投入至水作溶剂的天然胶乳和氢氧化镁的湿法预混体系中,实现了对TBIR(无需有机溶剂)绿色湿法预混技术。
-
公开(公告)号:CN117779522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410025904.3
申请日:2024-01-08
Applicant: 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株洲时代华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IPC: D21H27/00 , D21H11/00 , D21H11/12 , D21H13/08 , D21H13/14 , D21H13/24 , D21H17/67 , D21H17/68 , D21H17/37 , D21H17/53 , D21H17/35 , D21H21/10 , H01G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导热电解电容器纸,其原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纸基纤维:40‑100份;改性陶瓷填料粉末:5‑25份;粘合剂:1‑10份;助剂:2‑15份。本发明还提供上述的高导热电解电容器纸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高导热电解电容器纸采用纸基纤维作为基体,具有良好吸附性,同时具有较好绝缘性能,在高频工作过程仍然具有极低的ESR。并在纸基纤维基体中加入陶瓷填料粉末和粘合剂,陶瓷填料粉末极大地增强了电容器纸的导热性能,粘合剂能够有效提高纸张的强度,可以满足电解电容器纸在平时的各类加工时对强度的要求。整体而言,本发明的高导热电解电容器纸具有高导热性和高纸张强度,同时具备纸基电容器纸的各项优异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7328157A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311242912.5
申请日:2023-09-25
Applicant: 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间位芳纶纤维的制备方法,将制备的间位芳纶纺丝原液通过喷丝板挤出成型后经过凝固浴、水洗、上油、干燥、热处理和切断处理得到间位芳纶纤维,通过提高喷丝速度、对喷丝孔分布形式进行优化及保持喷丝板与凝固浴液面之间呈负压状态,避免凝固成型过程中并丝的出现,提升凝固效果。在烘干前对在纤维表面添加油剂,避免干燥和热处理过程出现粘连,此外油剂中的活性基团通过与纤维表面的活性基团反应,不仅能在热处理过程中对纤维进行保护,同时能显著提高纤维的亲水性,使其在水中具有良好的分散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861419B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111262391.0
申请日:2021-10-28
Applicant: 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支化聚酰亚胺和苝酰亚胺共聚物的制备方法:(1)将含磷腈结构的多胺R、二酐和二胺在非质子溶剂中混合反应,得到第一混合物;(2)在第一混合物中加入苝酐进行反应,得到第二混合物;(3)将第二混合物涂膜亚胺化,得到超支化聚酰亚胺和苝酰亚胺共聚物。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中引入引发剂六臂氨基六氯膦腈的衍生物,提高了聚酰亚胺的支化度和流动性,使得本发明在合成聚酰亚胺的过程中可以只需引入少量的溶剂,从而大大减少了后续亚胺化过程中溶剂的挥发。
-
公开(公告)号:CN116656238A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310657324.1
申请日:2023-06-05
Applicant: 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9D183/06 , C09D5/25 , C09D7/61
Abstract: 一种防污闪绝缘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A组分和B组分,其中A组分由以下重量含量的原料制备而成:氢化环氧改性聚硅氧烷成膜树脂:45~75重量份;颜料:5~25重量份;三氧化二铝:5~15重量份;助剂:1~5重量份;有机溶剂:5~10重量份;B组分为硅烷类固化剂,A组分和B组分的体积比为4~5:1。本发明通过选用氢化环氧改性聚硅氧烷树脂,水接触角高达131度以上,可防止污秽物在高压电缆户外终端表面沉积附着引起的电弧闪络,另外选用α晶型结构的三氧化二铝协同作用,可有效消除污秽闪络导电碳化通道的形成和蔓延。
-
公开(公告)号:CN114407479B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210047260.9
申请日:2022-01-17
Applicant: 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B32B33/00 , B32B27/02 , B32B27/34 , B32B17/02 , B32B17/10 , B32B9/00 , B32B9/04 , B32B7/12 , B32B37/12
Abstract: 柔性防火防爆板,包括防火层和铺设在两层防火层之间的防爆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爆层和防火层均为由多层纤维布叠层粘接而成的柔性层,防爆层和防火层通过胶黏剂粘接成整体,防火层外表面涂覆有耐磨层。本发明中防爆层和防火层均为由多层纤维布叠层粘接而成的柔性层,防爆层和防火层通过胶黏剂粘接形成柔性的防火防爆板,既具有高粘接强度,又兼有优异的防火阻燃和防爆效果,可根据使用需求折叠、弯曲和随型,满足防爆箱组装时形状尺寸的要求,无需拼接和组合。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柔性防火防爆板的制备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1638131B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010613212.2
申请日:2020-06-30
Applicant: 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橡胶轴承复合加载试验装置,包括固定块,两个橡胶轴承呈对称方向固定在固定块上,橡胶轴承顶面与固定块固定连接,扭转加载装置与一个橡胶轴承的底面连接并可绕橡胶轴承的中轴线L1转动为橡胶轴承提供扭转载荷;偏转加载装置与固定块连接并可绕固定块的中轴线L2转动为橡胶轴承提供偏转载荷;径向预压装置可沿橡胶轴承的中轴线L1方向对两个橡胶轴承的底面产生径向压缩位移S1;固定块可沿中轴线L1的垂向方向L3产生剪切位移S2为橡胶轴承提供剪切载荷。本装置可对两个橡胶轴承同时进行四个方向上的复合加载试验,提高了试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694751B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110025746.8
申请日:2021-01-08
Applicant: 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酰胺酰亚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将经表面处理的短切纤维分散于非质子极性溶剂中,并将二胺单体溶解于其中,再加入1,2,4‑偏苯三酸酐酰氯,进行原位聚合反应,得到短切纤维增强PAI预分散树脂;将PAI预分散树脂经酰亚胺化处理,并制备成树脂粉;将树脂粉通过挤出机进行混炼造粒,得到所述聚酰胺酰亚胺复合材料。本发明采用原位聚合增强改性,纤维和树脂通过化学键结合,改善了界面间的作用力,进而提升了力学性能。本发明造粒时采用低剪切效果的混炼螺杆组合,减少物料的剪切生热分解以及停留时间过长分解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