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199582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0662674.7
申请日:2023-06-06
Applicant: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IPC: H01M10/46 , H02M1/00 , B60L1/00 , H01M10/44 , H01M50/509 , H01M10/42 , H01M50/5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源装置,正极侧输入端子连接至第一正极侧电池端子,负极侧输入端子连接至第二负极侧电池端子,在第一负极侧电池端子和第二正极侧电池端子之间、在第二正极侧电池端子和第一连接点之间以及在第一负极侧电池端子和第二连接点之间连接有开关,所述第一连接点位于正极侧输入端子和第一正极侧电池端子之间,所述第二连接点位于负极侧输入端子和第二负极侧电池端子之间,正极侧输出端子连接至正极侧转换器输出端子,负极侧输出端子连接至负极侧转换器输出端子,正极侧转换器输入端子连接至将正极侧输入端子和第一正极侧电池端子连接的线路,并且负极侧转换器输入端子连接至将负极侧输入端子和第二负极侧电池端子连接的线路。
-
公开(公告)号:CN113258632A
公开(公告)日:2021-08-13
申请号:CN202110183606.3
申请日:2021-02-08
Applicant: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IPC: H02J7/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适当地对能够切换串联连接和并联连接的电池进行充电的电源装置。在电源装置(1)中,切换部(40)将各电池(10A、10B)的连接切换为串联连接或并联连接。控制部(50)在将各电池(10A、10B)的连接从串联连接切换为并联连接并利用外部充电器(CG)对各电池(10A、10B)进行充电时,在利用电压检测部(30A)检测出的电池的电压(VA)与利用电压检测部(30B)检测出的电池的电压(VB)的电位差在预定的阈值以上时,不将各电池的连接切换为并联连接,而是不对电池和电池中的电压较大的一方充电而单独对电压较小的一方充电,在电位差小于阈值的情况下,将各电池的连接切换为并联连接而对各电池充电。
-
公开(公告)号:CN111201152A
公开(公告)日:2020-05-26
申请号:CN201880066012.0
申请日:2018-07-18
Applicant: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FET(11)使上游侧电源电路(101a)为通电状态,使上游侧电源电路(101a)为切断状态。FET(12)使下游侧电源电路(101b)为通电状态,使下游侧电源电路(101b)为切断状态。FET(13)与电容器(C)并联连接,通过导通而使电容器(C)的阳极与阴极为通电状态,通过截止而使阳极与阴极为切断状态。控制部(50)通过使FET(11)和FET(12)导通,且使FET(13)截止,从而使电源电路(101)为通电状态。控制部(50)在电源电路(101)的通电状态中被输入了预先确定的放电请求的情况下,使FET(11)截止,且使FET(12)和FET(13)导通。根据该结构,半导体继电器控制装置(1)能够在异常时恰当地处置电源电路(101)。
-
公开(公告)号:CN106206489B
公开(公告)日:2019-11-29
申请号:CN201610371354.6
申请日:2016-05-30
Applicant: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IPC: H01L23/367 , H05K7/20
Abstract: 提供一种连接器模块,设置有分别由金属板形成的第一汇流条和第二汇流条、其上安装了电子元件的控制板以及由绝缘树脂形成的并且其中容纳控制板的壳体部件。要与各个配对连接器连接的连接器部与壳体部件一体地形成。
-
公开(公告)号:CN105916743B
公开(公告)日:2018-01-16
申请号:CN201580004974.X
申请日:2015-01-15
Applicant: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25/104 , B60C5/00 , B60Q5/00 , B60R25/24 , B60R25/34 , G08B13/14 , G08B29/06
Abstract: 一种设置在具有喇叭装置的车辆中的断开检测装置,该断开检测装置具有断开检测单元(18),该断开检测单元(18)设置有:恒定电流电路(34),其经由线束将用于检测断开的恒定电流供给到两个喇叭(10a和10b);和断开检测电路,其通过监控恒定电流电路的输出电压来判定线束的断开的存在或不存在,并且当检测到线束的断开时,通过与喇叭开关独立地接通接点电路而将驱动电力供给到线束。断开检测单元与插入继电器一起设置在继电器箱中。
-
公开(公告)号:CN107565518A
公开(公告)日:2018-01-09
申请号:CN201710516844.5
申请日:2017-06-29
Applicant: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5F1/455 , G05D23/20 , H01L29/66992 , H01L29/74 , H03K17/0822 , H03K17/723 , H03K17/94 , H03K2017/0806 , H03K2217/0054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准确判定半导体开关的温度状态的半导体开关控制装置。半导体开关控制装置(1)的FET(12)与FET(11)相邻配置,源极端子彼此串联连接,FET(12)的漏极端子与高电压电池(3)连接,FET(11)的漏极端子与高电压负载(2)连接。而且,控制部(50)基于FET(12)的体二极管(D2)的正向电压Vfa,判定包含FET(11)的负侧主继电器(10B)的温度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02792592A
公开(公告)日:2012-11-21
申请号:CN201180013228.9
申请日:2011-03-08
Applicant: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IPC: H03K17/695 , G05F1/5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M3/156
Abstract: 一种电磁感应负载的控制装置,其能够自动地调整与目标电流值对应的占空比而无需利用计算单元获得占空比。在使切换装置(Q)与电磁感应负载(100)在直流电源与地之间串联连接的电路中,该控制装置具有:电流感测器(11),用于感测切换装置(Q)的PWM驱动操作中的OFF时间时的再生电流;电流检测单元(12),用于在感测电流变为小于目标电流量时输出电流检测信号(Idetect);PWM信号生成单元(13),其将给定频率的时钟信号和电流检测信号(Idetect)作为输入,并且在(Idetect)上升和时钟信号下降的时间段期间,生成变为高电平或低电平的PWM信号(Vpwm);以及驱动单元(14),用于通过PWM信号(Vpwm)控制和驱动所述切换单元(Q)。
-
公开(公告)号:CN111762034B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2010099061.3
申请日:2020-02-18
Applicant: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适当地构建具有备用功能的电源系统的车辆电源装置。在车辆电源装置(1)中,开关单元(30)切换第一电池~第四电池(11~14)彼此的连接。开关控制部(40)在从第一电池~第四电池(11~(14)向电动机(M)供给电力的情况下,控制开关单元(30),在第一电池~第四电池(11~14)中形成不对电动机(M)供给电力的至少1个电池即备用电池(B3)以及将除了备用电池(B3)以外的其余电池串联连接而成的供电用串联电池组(B4)。然后,开关控制部(40)从供电用串联电池组(B4)向电动机(M)供给电力,在预定的条件成立的情况下,依次切换供电用串联电池组中包含的电池与备用电池(B3)。
-
公开(公告)号:CN111034044B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1880050485.1
申请日:2018-05-23
Applicant: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IPC: H03K17/08 , H03K17/687
Abstract: 半导体继电器(16)具备:开关元件(32),被配置在高电压电池(2)与高电压负载(3)之间的电路(4)上,并且使电路(4)进行开闭;以及检测部(19),检测与流过电路(4)的负载电流(IL)相关的物理量。车辆用电流检测装置(1A)具备半导体继电器(16)和控制半导体继电器(16)的控制电路(17),控制电路(17)基于由检测部(19)检测出的物理量来检测流过电路(4)的负载电流(IL)。根据该结构,半导体继电器和车辆用电流检测装置能够在不增加元件数量的前提下进行高电压电路的电流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1133651B
公开(公告)日:2022-03-29
申请号:CN201880062106.0
申请日:2018-07-17
Applicant: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电源开关控制装置(1)具备检测电路(c1)、检测电路(c2)、检测电路(c3)以及检测电路(c4)。检测电路(c1)检测FET(a1)的体二极管(d1)的正向电压,检测电路(c2)检测FET(a2)的体二极管(d2)的正向电压。检测电路(c3)检测FET(a3)的体二极管(d3)的正向电压,检测电路(c4)检测FET(a4)的体二极管(d4)的正向电压。控制部(50)基于检测电路(c1)~(c4)的检测结果,判定电源电路(101)的故障。由此,电源开关控制装置(1)能够正确地检测电源的开关元件的故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