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位置检测的电动汽车动态无线充电自启动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611100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510047129.6

    申请日:2025-01-13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位置检测的电动汽车动态无线充电自启动方法及系统,通过检测首尾发射线圈在无接收线圈及有接收线圈情况下的逆变输出电流差异,能够判断车辆是否进入充电区域以及驶离充电区域,仅需检测逆变输出电流即可完成判别;对于后续发射线圈,利用线圈间耦合产生的感应电压进行阈值比较从而进行开启。该方法及系统能够精准定位电动汽车,实现对发射线圈的精确控制与切换,从而保证了系统的高可靠性,且不增加额外检测装置,操作简便,能够显著降低系统的复杂性和成本,达到了有效节约电能、实现精准充电的目的。

    一种利用潮汐供氧的双层人工湿地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745969B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1911161665.X

    申请日:2019-11-25

    Abstract: 本方案涉及一种利用潮汐供氧的双层人工湿地及方法,该人工湿地由控制器、在上层的自曝气人工湿地和在下层的承压潮汐流生物滤池串联组成;承压潮汐流生物滤池由多级承压潮汐流生物滤池单元并联组成;自曝气人工湿地包括:湿地主体,其内设置有人工湿地填料床;第一进水系统,其内设置有第一电磁阀;第一出水系统;曝气系统;多级承压潮汐流生物滤池均包括:滤池主体,滤池主体内设置有生物滤池填料床;第二进水系统,其和第一出水系统连通,其内设置有第二电磁阀;第二出水系统,其内设置有第三电磁阀;排气系统,其和曝气系统连通,排气管上设置有第四电磁阀;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和第四电磁阀均连接控制器。

    考虑涡流损耗的水下WPT系统输出功率扫频寻优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674445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688133.8

    申请日:2023-12-08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线电能传输领域,具体为一种考虑涡流损耗的水下WPT系统输出功率扫频寻优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根据水下WPT系统拓扑结构建立考虑涡流损耗下的系统等效电路模型;S2:根据系统等效电路模型推导输出功率与系统工作频率的映射关系;S3:根据水下WPT系统耦合机构的结构设计方案确定耦合机构电性参数;S4:搭建系统电路仿真模型,并导入步骤S3所得的耦合机构参数及其它元器件参数;S5:设置工作频率范围,并按预设步长扫频得到最佳输出功率点。其效果是:通过推导考虑涡流损耗情况下输出功率与工作频率的映射关系,利用扫频方式寻找最佳输出功率所对应的工作频点,从而确定系统中各个元件的参数配置,使其满足不同功率需求的控制需要。

    基于谐波抑制的LCC-S型MC-WPT系统及其参数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799970A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310465686.0

    申请日:2023-04-26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磁耦合无线电能传输(MC‑WPT)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谐波抑制的LCC‑S型MC‑WPT系统及其参数设计方法,其综合考虑了电流谐波、开关噪声和系统功率传输能力及效率,优化指标更为全面;对系统谐振参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约束和简化,使得原副边参数设计过程可以分步进行;给出了线圈电流的谐波评价指标,将多目标多约束的参数优化问题简化为多目标单约束问题,极大地简化了参数优化的求解过程;为减小逆变器关断电流产生的开关噪声,提出了减小关断电流同时又不影响系统功率传输特性的参数调节方法;在实现逆变器ZVS操作的前提下将关断电流和线圈电流谐波限制在一个可接受的范围内,有效抑制系统产生的开关噪声和线圈的电流谐波干扰。

    信号与能量传输极板层叠方式下的EC-WPT系统及串扰抑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599236A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10579848.3

    申请日:2023-05-22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信号与能量传输极板层叠方式下的EC‑WPT系统及串扰抑制方法,系统包括第一对极板、第二对极板和第三对极板;第一对极板和第二对极板构成能量传输通道,其原边配置有直流电源、高频逆变电路和原边补偿网络,其副边配置有副边补偿网络、整流滤波电路和负载;第一对极板和第二对极板水平排列设置,第三对极板层叠设置在第二对极板之间,第三对极板与第二对极板构成信号传输通道。其效果为:通过层叠摆放能量传输极板和信号传输极板,配合参数设计方法,可实现能量串扰抑制,使其在较大传输功率环境中实现信号双向高速传输;同时可以实现在极板面积受限的一些实际应用情况下,能有效增加电能传输极板面积,有利于提升电能传输性能。

    一种多元耦合BD-IPT系统及其效率最大化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345719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310340419.0

    申请日:2023-03-31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感应电能传输技术(Inductive Power Transfer,IPT)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多元耦合BD‑IPT(Bidirectional Inductive Power Transfer,双向感应电能传输技术)系统及其效率最大化控制方法,其通过使原边单元的有源桥基波电压比值T1和原边单元有源桥的输出基波电压Up满足而控制系统输出最大效率。本发明有以下优势:系统采用双边LCL拓扑结构,副边单元恒流且相互解耦;可以在满足所有副边单元的功率要求下,达到系统的最大效率;对于BD‑IPT系统的所有工作模式(工况),该方法都适用;该方案仅需调节原边移相角使原边有源桥的输出基波电压为优化值,通过调节副边有源桥的内移相角实现功率的分配,从而使系统在不同功率传输模式下均实现最大传输效率,控制简单。

    基于发射端模态切换的MC-WPT系统及其模态切换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891577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060873.X

    申请日:2025-01-15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线电能传输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发射端模态切换的MC‑WPT系统及其模态切换方法,其设置有由开关管S1~S6组成的模态切换逆变器以及由开关管S7、电容Crp、电容Cp、原边补偿电感Lrp组成的原边谐振网络,并通过将模态切换逆变器和原边谐振网络进行特定连接以及对开关管S1~S7的开关时序状态的控制,实现模态切换逆变器在全桥逆变和半桥逆变之间切换,以及原边谐振网络在恒流输出LCC型补偿网络、恒压输出S型补偿网络之间切换,从而控制系统在恒流输出全桥逆变模态、恒流输出半桥逆变模态、恒压输出全桥逆变模态和恒压输出半桥逆变模态之间切换。本发明增加器件较少、控制简单,可满足不同的应用需求。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