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从红土矿中常压浸出提钴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81716A

    公开(公告)日:2010-07-21

    申请号:CN201010301358.X

    申请日:2010-02-08

    Applicant: 中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红土矿中常压浸出提钴的方法,将红土矿矿石预先破碎、磨矿至小于0.074mm粒级占质量百分含量80%以上,再与硫酸和硫代硫酸钠的混合溶液按1∶2~1∶10的固液质量比于25~90℃温度下搅拌浸出5~120min,使90%以上的钴溶出进入溶液,经固液分离后从滤液中回收钴,所述的硫酸和硫代硫酸钠的混合溶液中硫酸的质量百分浓度为1%~8%、硫代硫酸钠的浓度为1~10g/L。本发明适用于处理高钴含量的红土矿,特别是钴、锰矿物紧密共生的褐铁矿型红土矿。本发明在常压条件下浸出,金属浸出选择性强、效率高、流程短、生产成本低、环境污染小,为从蕴藏丰富的褐铁矿型红土矿中提取钴和其它金属提供了一种经济、高效的处理方法,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一种烧结铁矿石液相生成特性的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666762A

    公开(公告)日:2010-03-10

    申请号:CN200910307772.9

    申请日:2009-09-25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烧结铁矿石液相生成特性的检测方法,本发明根据物料变形与液相生成存在密切关系这一原理提出了采用锥形法检测铁矿石液相生成特性。液相生成特性包括液相形成的温度、速度和数量,液相形成的特征温度具体表现为液相开始生成温度Ts、液相完全生成温度Te和液相自由流动温度Tf,特征温度根据摄像头拍下的锥形变化特征由图像处理软件自动识别获得。液相生成平均速度用公式v=1000/(Te-Ts)计算得到;液相生成量是以1280℃下锥形面积相比1000℃下锥形面积的收缩比例来表征。该法具有检测速度快、测量方法简单、检测结果准确的特点,并能与烧结矿产质量指标建立起对应的关系。

    一种由高铝铁矿石制备炼铁用铁精矿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540694C

    公开(公告)日:2009-09-16

    申请号:CN200710034845.2

    申请日:2007-04-28

    Applicant: 中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由高铝铁矿石制备炼铁用铁精矿的方法,将铁矿石破碎至粒度小于0.074mm占40%-60%后,按质量百分比10-40%的比例将Na2CO3与铁矿石混匀,在900-1050℃下焙烧10-30min,再置于反应器内,按液固质量比L/S=3/1-6/1、NaOH浓度80-150g/L的溶液在80-150℃的温度下浸出,浸出时间为5-30min,固液分离后滤饼用质量浓度为1.0%~15%的稀硫酸在80-120℃的条件下浸出,浸出时间为10-30min,固液分离后固体即为铁精矿。使用本发明,能使精矿中Al2O3和Na2O的含量均达到高炉冶炼原料的要求。本发明能充分、合理利用现有储量丰富的高铝低品位铁矿石资源,脱铝效果好,浸出碱液循环使用、成本低。适用于各种含铝铁矿石的脱铝,特别是降低含铝矿物与含铁矿物紧密共生、嵌布关系复杂的高铝铁矿石,制备的铁精矿可作为高炉炼铁原料。

    一种由赤铁精矿制备炼铁用氧化球团矿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045955A

    公开(公告)日:2007-10-03

    申请号:CN200710034837.8

    申请日:2007-04-28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由赤铁精矿制备炼铁用氧化球团矿的方法,将一种添加剂细磨至小于0.074mm以下,按一定的比例与赤铁精矿混匀后造球,所得生球经干燥后进行预热焙烧,可获得满足高炉冶炼要求的氧化球团矿。该添加剂是由B2O3、CaO和Fe3O4组成,配加该添加剂可使赤铁矿球团适宜的预热温度降低100℃左右,焙烧温度降低50℃左右,预热时间和焙烧时间均缩短1/3以上。本发明能有效解决赤铁矿精矿球团在预热焙烧过程中存在的预热焙烧温度高、时间长、适宜的焙烧温度区间窄,以及由此带来的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对设备材质及生产操作要求高等问题,实现高效、低耗的利用赤铁矿制备炼铁用氧化球团矿。

    一种含磷铁矿石脱磷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037724A

    公开(公告)日:2007-09-19

    申请号:CN200710034844.8

    申请日:2007-04-28

    Applicant: 中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34

    Abstract: 一种含磷铁矿石脱磷的方法,将含磷铁矿石破碎至粒度小于0.074mm,与预先破碎至粒度小于0.074mm的黄铁矿按质量百分比5%~20%混匀,用缺磷9K培养基调节矿浆质量浓度为10%~20%、初始矿浆pH在1.5~3.5的范围内,然后在矿浆中按质量百分比接种2%~10%预先用9K培养基培养使细菌达到指数生长期的氧化亚铁硫杆菌菌液,浸出脱磷,30~45天后进行液固分离,所得固体产品为铁精矿。本发明适用于各种含磷铁矿石微生物直接浸出脱磷,能使矿石脱磷率超过80%,使矿石中含磷量达到高炉炼铁原料的要求,并综合利用了黄铁矿。本工艺处理成本低、脱磷效果好,为我国含量丰富的高磷铁矿石开发利用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依据。

    一种高铝褐铁矿石铁铝分离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1037721A

    公开(公告)日:2007-09-19

    申请号:CN200710034841.4

    申请日:2007-04-28

    Applicant: 中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铝褐铁矿石铁铝分离工艺,将褐铁矿石破碎至粒度小于1.0mm后在400-500℃下活化焙烧10-20min,再置于反应器内按3/1-6/1的质量液固比(L/S),用100-150g/L的NaOH溶液,在120-150℃下进行溶出脱铝,溶出时间为20-45min,固液分离后滤液经苛化返回利用,滤饼在100-140℃的条件下与石灰溶液反应30-50min后固液分离,可使铁精矿中Al2O3含量降低至3.0%、Na2O含量小于0.25%,精矿铁品位同时也获大幅度提高。本发明适用于铝矿物以三水铝石形式存在、氧化铝含量较高的褐铁矿石铁铝分离,脱铝效果好,加工成本低,精矿中Al2O3和Na2O的含量均达到高炉炼铁原料的要求,为充分、合理利用现有储量丰富的高铝褐铁矿石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