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765305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843809.0
申请日:2024-12-14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灵活性资源调控潜力聚合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包括:确定台区中各灵活性资源参与台区变的参与意愿及参与方式;根据所述台区中各灵活性资源参与台区变的参与意愿及参与方式,确定有意愿参与台区变的灵活性资源的可行域;根据台区变负荷的预测值,对全部有意愿参与台区变的灵活性资源的可行域进行聚合,得到聚合后的可行域,该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能够实现台区内灵活性资源调控能力的聚合。
-
公开(公告)号:CN119727153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871015.5
申请日:2024-12-18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储能电站的多场景融合运行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属于电化学储能领域,包括:构建若干多场景融合工况下的共享储能电站运行成本优化模型,求解各多场景融合工况下的共享储能电站运行成本优化模型,得到各多场景融合工况下的共享储能电站运行成本;确定共享储能电站运行成本最低时对应的多场景融合工况;根据确定得到的多场景融合工况,对所述共享储能电站进行多场景融合运行控制,该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能够实现多场景融合下共享储能电站的运行成本最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8920466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0999848.3
申请日:2024-07-24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储能配电网可靠性评估方法及系统,属于电力系统调度控制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针对以新能源为主的分布式电源,分析风力、光伏及其储能系统的随机出力特性,构建分布式电源随机出力模型;基于所述分布式电源随机出力模型,将瞬时故障纳入对系统可靠性评估过程中,构建瞬时故障的含分布式电源可靠性评估模型;基于仿射最小路法,通过寻找每个负荷点的最短路径,将含分布式电源可靠性评估模型中可靠性参数映射到相应的最短路径内的节点,从而计算该最短路径内元件和节点的可靠性指标。本发明提供的储能配电网可靠性评估方法具有准确性高、全面性强、高效性和指导性强等优点,能够有效地评估含有新能源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的可靠性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8508485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577221.9
申请日:2024-05-10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2J3/32 , H02J3/00 , G06Q10/0631 , G06Q30/0202 , G06Q50/06 , G06F18/23 , G06N3/0499 , G06N3/08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户侧储能参与辅助服务方法,属于电力系统调度控制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采用预先构建的负荷预测聚类方法对预测日进行负荷预测,得到每个可调资源的负荷预测值;采用预先构建的用户侧储能物理‑行为模型,计算得到预测日的每个可调资源的调节成本,进而得到用户参与电网聚合的意愿;根据每个可调资源的调节成本、用户参与电网聚合的意愿、每个可调资源的负荷预测值以及预先获取的辅助服务交易公告信息,以用户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对可调资源参与调峰辅助服务进行量价的申报。该方法一方面可以提高电网资产利用率,延缓或减少电网投资,另一方面可以为用户侧储能创造出额外的经济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7670088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660117.8
申请日:2023-11-30
Applicant: 国网西藏电力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西藏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7 , G06F18/23213 , G06N3/04 , G06N3/06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储电站运行协同优化方法及系统,属于光储联合电站优化配置领域。方法包括:获取光储电站的实际出力数据;基于光储电站实际出力数据,对光储电站的实际出力数据曲线进行聚类划分,将聚类中心作为光储电站的预测出力数据;构建光储电站运行目标函数;确定所述光储电站运行目标函数的约束条件;将所述实际出力数据与所述预测出力数据共同作为输入,求解光储电站运行目标函数,得到光储电站收益指标,基于光储电站收益指标生成运行协同优化方案。本发明可有效减少光储电站数据处理的时间,增加光储电站实际出力数据的实时性,准确性,从而进一步准确获得光储电站最佳的经济收益。
-
公开(公告)号:CN117277411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250140.X
申请日:2023-09-26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风电并网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兼顾共享储能荷电均衡的风电预测误差补偿方法与系统,包括:获取风电功率日前预测值、实时风电功率以及共享储能电站各储能子单元的实时荷电状态;利用风电功率日前预测值和所述实时风电功率计算得到风电功率的实时偏差和实时误差;根据实时荷电状态对储能子单元SOC有限状态机进行状态划分,根据实时误差对风电功率有限状态机进行状态划分;基于状态划分结果,构建有限状态机控制模块,实时调控共享储能电站出力,在维持储能子单元荷电均衡的同时,实时补偿风电功率偏差。该方法降低风电预测误差,提升了共享储能电站内众多储能子单元荷电状态均衡性,实现了风储联合发电稳定可靠安全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3690943B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110939599.5
申请日:2021-08-16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储能技术与电力系统辅助服务领域,公开一种跟踪火电机组AGC调节偏差的储能控制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S1、任务需求模块采集电网调度下发给火电机组的AGC指令值、火电机组的实时输出功率,确定火电机组AGC调节偏差;S2、储能跟踪判断模块根据火电机组AGC调节偏差判断是否启动调整模块;S3、调整模块结确定电池储能系统功率实际可输出量;S4、反馈控制模块基于火电机组的实时输出功率与电池储能系统功率实际可输出量,确定储能系统的最终实际出力。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有效判定与控制用于火电机组AGC调节偏差平抑的储能装置动作深度的技术问题,达到有效利用灵活调节源提升电网调频能力的技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6050754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211717543.6
申请日:2022-12-29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虚拟电厂协同管控方法及系统,属于电力系统控制技术领域。方法包括:在物理层管理各种类型物理实体、物理实体内部及物理实体之间各类运行逻辑,执行上层指令实现多类型电力应用;在数据层实时采集、存储、传输多源异构数据,建立物理空间和数字空间的实时双向数据通道;在模型层维护更新机理模型、数据驱动模型,通过边缘计算实现资源虚拟化、数据预分析、就地监测、故障诊断;在功能层通过云边协同搭配组合各类机理模型和数据驱动模型形成不同复合功能模块,下发指令反馈到物理层实体,实现多类型电力应用。本方法可以提升生产效率,确保虚拟电厂管辖范围内分布式资源的实时协同管控。
-
公开(公告)号:CN113364019B
公开(公告)日:2023-01-03
申请号:CN202110731484.7
申请日:2021-06-29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气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车载储能资源参与电力调峰的方法及系统,通过获取各聚合商内各车载储能资源的日前预测信息;聚合各聚合商内所有车载储能资源的日前预测信息,得到各聚合商的日前预测信息;基于各聚合商的日前预测信息参与电力调峰日前调度,得到各聚合商日前放电信息;获取各聚合商内各车载储能资源的实时并网信息以及运行信息;根据各聚合商日前放电信息和各聚合商内各车载储能资源的实时并网信息以及运行信息,得到各车载储能资源参与电力调峰的放电功率。各车载储能资源根据对应的放电功率进行并网放电参与电力调峰,极大的提升了车载储能资源参与电力调峰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971380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688522.X
申请日:2022-06-17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共享储能电站商业化运营模式的评价方法及系统,首先建立面向不同参与主体的分级评价指标体系,依据不同运营模式下各参与主体的指标值情况,对各运营模式进行了筛选,通过评估筛选后各运营模式对各参与主体的综合效能,得到共享储能电站的优化运营模式,实现共享储能运营模式的动态调整。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