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223784B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315942.9
申请日:2024-09-20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G01N3/313 , G01N3/04 , G01N3/02 , G01N3/06 , B08B15/04 , B08B13/00 , G06F30/27 , G06F18/27 , G06N20/0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三指标的岩爆特征分析方法,以岩石力学单轴压缩试验为对象,计算不同岩石的弹性能量指数、弹性能判据指标、岩屑弹射初始动能。选用皮尔逊相关系数分析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使用随机森林找寻三个指标同破坏状态/程度之间的特征重要性并确定各指标所占权重,提出一个普适的判别岩石破坏程度或者说是岩爆程度的公式,以指导岩石动力学灾害防治工作。适用于岩石力学试验中对岩样破坏情况进行有效评估,并同时做到岩石碎屑弹射飞出的有效接盛,按照特定需要的弹射距离分区域高效收集。
-
公开(公告)号:CN116500090B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310493330.8
申请日:2023-05-05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 宁夏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红外热像图纹理特征的岩石损伤破裂前兆预警方法,涉及矿山煤岩体破裂失稳的监测预警技术领域。参照岩石消除了时间背景噪声对承载岩石红外辐射温度的影响,采用Ostu阈值分割和自适应中值滤波方法消除了承载岩石红外辐射温度矩阵空间背景噪声,计算得到了承载岩石瞬时损伤红外温度响应矩阵,有效提取了承载岩石裂纹发育导致的红外辐射信息响应特征;计算差分损伤红外温度响应矩阵的灰度共生矩阵纹理特征值,计算得到能量纹理特征偏差值,确定岩石损伤破裂前兆的下限阈值及上限阈值。能够准确有效地识别了岩石损伤破坏的初始前兆和临界前兆,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价值,对岩体工程及自然地质灾害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8915162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0876269.X
申请日:2024-07-02
Applicant: 陕西彬长胡家河矿业有限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
IPC: G01V3/04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直流电法的回采工作面冲击危险区域探测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在回采工作面冲击危险区域设置数据测量装置,包括电极、测线、测量主机,各电极用测线依次连接,测线末端连接到测量主机;选择观测装置类型后,测量主机利用供电电极向外发射电流,测量电极接收供电电极发出的电流,通过电流的发出和接收形成覆盖的测量范围,测量主机根据所述测量电极接收到的电流差异计算出测量范围内的视电阻率分布特征数据;根据电阻率三维反演算法对采集到的所述测量范围内的视电阻率分布特征数据进行处理,得到测量范围内的视电阻率三维分布结果;根据所述视电阻率三维分布结果,确定回采工作面冲击危险区域内冲击危险等级。
-
公开(公告)号:CN118228623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315634.X
申请日:2024-03-19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G06F30/28 , G06F111/10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煤岩动力学相似理论的物理模拟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建立煤岩动力学本构方程,根据建立的煤岩动力学本构方程并结合相似第二定理推导出冲击地压和岩爆的动力学相似准则和不同尺度下的煤岩动力学倾向性判据,利用量纲分析法验证煤岩动力学相似准则和倾向性判据结果的准确性;测定模拟原型试样的物理性质参数和倾向性指数,确定原型与模型的几何相似比后推导模型所需的物理力学性质和倾向性指数,对冲击煤模型和岩石模型进行材料配比,待配比的相似材料试样成型后,对相似材料试样进行煤岩动力学倾向性验证;搭建物理模型,根据上述确定的原型与模型的几何相似比推导模型的参数,待材料稳定成型后,进行物理模拟实验。
-
公开(公告)号:CN117432602A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311366073.8
申请日:2023-10-20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F03G4/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废弃矿山地热利用装置及使用方法,属于废弃矿山地热再利用领域,其包括矿山热井相连接的储水巷,其内具有一分隔板且其通过该分隔板将其分割为上下两个独立的腔室,在位于其下腔室中布设有一定位环,且在该定位环中布设有一用于对下腔室加热的定位环。本发明的废弃矿山地热利用装置及使用方法,通过布设的热能转换构件,当加热加热管时,使得加热管及位于下腔室中的地热气体膨胀以使得下腔室中的压强大于上腔室中的压强,使得下腔室的气体顶升滑块,以使得滑杆上升推动顶柱内的液压油上升以推动齿板上升且带动齿轮旋转,以带动发电机进行单次的发电。
-
公开(公告)号:CN116591777A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10553720.X
申请日:2023-05-16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 徐州弘毅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场多源信息融合的冲击地压智能化监测预警装置及方法,应力在线监测系统用于获取各个位置的应力分布;地音监测系统用于对煤岩体破裂产生的高频震动信号进行监测;支架阻力监测系统用于对工作面液压支架工作阻力进行监测;井地联合微震系统用于对煤岩体破裂产生的低频震动信号进行监测,实现对微震震源的定位及采动裂隙反演成像;锚杆锚索应力监测系统对锚杆锚索应力状态进行监测;上述五个系统的数据均反馈给数据处理中心,最后根据监测数据采用构建的预警模型进行综合处理后,输出冲击地压预测结果并判断是否进行预警,进而工作人员根据预警情况及时采取措施,以真正实现冲击地压智能化监测预警,为靶向精准防控冲击地压提供支撑与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14526073B
公开(公告)日:2023-02-28
申请号:CN202210188943.6
申请日:2022-03-01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两侧充分采动采区上山防冲煤柱设计方法及采矿方法,其中,所述防冲煤柱设计方法,在上山两侧采空区为充分采动状态下,基于煤柱上方承受的最大载荷P与防冲煤柱宽度B的比值与发生冲击地压的临界应力σbmin的大小关系,得到不发生冲击地压的防冲煤柱宽度判别公式:;基于所述判别公式,得到防冲煤柱宽度B的取值范围。采矿方法采用两侧充分采动采区上山防冲煤柱设计方法。本申请防冲煤柱宽度的计算简洁,可操作性强,煤柱设计合理,既能保证煤柱不发生冲击地压,又能最大程度回收煤炭资源,解决了煤炭资源回采与安全的矛盾,并将传统的经验设计方法为定量计算,科学合理。
-
公开(公告)号:CN114878051B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0683791.7
申请日:2022-06-16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G06F17/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钻孔应力分布的巷帮煤体冲击危险评估方法,属于煤矿安全开采工程领域。利用微震系统监测矿震引起的巷道围岩质点振动峰值速度,拟合得到震动波传播衰减规律曲线;根据微震系统监测定位到的矿震震源位置,利用震动波传播衰减规律曲线得到震源处的质点振动峰值速度;计算震动波从震源传播到弹性核区引起的质点振动峰值速度,得到弹性核区的矿震动载水平;根据冲击临界应力与煤体强度之间的关系、煤层强度,计算钻孔所在区域巷帮煤体的诱冲临界静载应力;计算巷帮煤体弹性能量核抵抗线临界值;判断钻孔附近巷帮煤体发生冲击的危险水平。其物理指标明确,评估结果可量化,操作性强,可以根据冲击危险评估结果指导防冲卸压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15081068A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210683773.9
申请日:2022-06-16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G01L5/00 , G01B21/32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钻孔应力分布参数识别方法,属于煤矿安全开采工程技术领域。首先对采集到的钻孔应力预处理,消除异常跳跃应力;然后识别峰值应力和峰值应力深度;估算钻孔原岩应力水平;最后计算钻孔弹性核边界和弹性核抵抗线,获得钻孔峰值应力及其深度、钻孔原岩应力、钻孔弹性能量核边界及其抵抗线。其通过分析钻孔实测应力分布,自动确定冲击危险评估模型中用到的钻孔应力参数,可以为智能卸压钻机钻孔后自动评估钻孔附近巷帮煤体的冲击危险水平提供数据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4646273B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210559248.6
申请日:2022-05-23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G01B11/16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部分回收式煤岩体卸压效果监测装置及方法,其中,监测装置的传感器组件通过连接杆组件与弧形板连接,连接杆组件可分离的设计;传感器组件保护筒以及位于保护筒内的多个传感器;保护筒连接操作杆,监测前,利用操作杆将传感器组件装入钻孔内指定位置,完成监测后通过拉动操作杆使连接杆组件断开,从而实现监测组件与弧形板的分离,继续拉动操作杆将传感器组件从钻孔内取出。本发明实现了监测装置核心部件传感器的回收再利用,而且能够实现钻孔内的单点多向变形监测以及整个钻孔的多点变形监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