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323157B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2211238605.5
申请日:2022-10-1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CN) ,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CN)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调控含Nb不锈钢焊缝金属δ铁素体和碳化物的方法,属于焊接技术领域。该方法通过对焊缝金属进行焊后热处理,提高焊缝金属的抗高温敏化性能和力学性能。具体方法为:对不锈钢焊缝金属进行焊后热处理,处理工艺为:以4~8℃/min的速度升温至820~920℃,保温3~4h,随炉冷却至室温。本发明能用于含Nb不锈钢焊缝金属焊后热处理,操作简单,效果显著。
-
公开(公告)号:CN115323157A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211238605.5
申请日:2022-10-1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调控含Nb不锈钢焊缝金属δ铁素体和碳化物的方法,属于焊接技术领域。该方法通过对焊缝金属进行焊后热处理,提高焊缝金属的抗高温敏化性能和力学性能。具体方法为:对不锈钢焊缝金属进行焊后热处理,处理工艺为:以4~8℃/min的速度升温至820~920℃,保温3~4h,随炉冷却至室温。本发明能用于含Nb不锈钢焊缝金属焊后热处理,操作简单,效果显著。
-
公开(公告)号:CN113943970B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010687235.8
申请日:2020-07-1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解抛光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制备镍基高温合金针尖样品的电解抛光液及电解抛光方法。电解抛光液分为粗抛光电解液和精抛光电解液,二者都是由高氯酸和乙二醇丁醚组成;在粗抛光电解液中,按体积百分比计,高氯酸为8%~15%,乙二醇丁醚为92%~85%;在精抛光电解液中,按体积百分比计,高氯酸为2%~4%,乙二醇丁醚为98%~96%。电解抛光方法分为两步:第一步是粗抛,将坯料抛光至形成“颈缩”;第二步为精抛,将“颈缩”抛断,形成尖锐的针尖。本发明的电解抛光液配置简单,电解温度常温,易于操作,抛光效果显著,大幅度提高制备镍基高温合金针尖样品的效率以及进行相关三维原子探针实验的成功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959214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552972.6
申请日:2022-05-1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铌奥氏体不锈钢的均质化处理方法,属于奥氏体不锈钢技术领域。本发明适用的含铌奥氏体不锈钢的化学成分为:Nb:0.4‑1.5%;C:0.04‑0.15%;Nb/C≥8;Ni:8.0~15.0%;Cr:16.0~20.0%;Mn≤2.0%;Si≤1.0%;Mo≤3.0%;Fe及不可避免的残余元素为余量。将铸锭或铸坯放入加热炉,装炉温度小于700℃,随后加热至1240‑1260℃,保温时间≥20h。均质化处理结束后,直接进行热加工或随炉冷却至850‑950℃后空冷。本发明可同步改善铸坯中初生碳化铌形态和消除δ铁素体,提高含铌奥氏体不锈钢的热塑性,为高性能含铌奥氏体不锈钢锻件、板材、管材等产品的制备提供优质铸锭或铸坯。
-
公开(公告)号:CN113528953B
公开(公告)日:2022-07-19
申请号:CN202110724436.5
申请日:2021-06-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液态铅(铅铋)腐蚀的铁素体/马氏体耐热钢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耐腐蚀耐热合金钢技术领域。该耐热钢化学成分为:C0.08~0.13%,Si 0.70~1.50%,Ni 0.70~1.40%,Cr 7.0~10.0%,Mo 0.50~1.0%,Mn 0.45~0.95%,V 0.10~0.35%,Nb 0.10~0.35%,Fe余量。该耐热钢在液态铅(铅铋)腐蚀时,利用形成的含Si致密氧化层,显著提高合金钢的耐液态铅(铅铋)腐蚀性能;此外通过调整Ni、Mn、Mo等元素,平衡合金钢的铬镍当量从而获得完全的回火马氏体组织,并含有大量的碳化物,保证该合金具有优异的室温、高温力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4058977A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2111223318.2
申请日:2021-10-2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IPC: C22C38/58 , C22C38/02 , C22C33/06 , C21D1/30 , C21D8/02 , C21D1/26 , F17C13/00 , B23P15/00 , F04B45/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氢能装备关键材料部件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牌号为MP‑2的高强度耐氢脆膜片及制备方法。按重量百分计,合金化学成分为,Ni:5.50~8.50,Cr:19.00~22.00,Mn:8.50~10.50,N:0.22~0.36,Si≤0.80,Fe:余量。本发明基于氮元素固溶强化和晶界调控来保证膜片的强度和耐氢脆能力,通过真空或非真空感应熔炼→钢模铸造→电渣重熔→锻造→热轧制→冷轧制→固溶处理→小变形冷轧→切割加工定尺→成品热处理→膜片表面处理的方法制备膜片,膜片厚度0.4~0.6mm,直径不小于200mm,表面粗糙度Ra不超过0.6μm、平面度不大于0.06mm,其室温及200℃屈服强度可分别达350MPa和240MPa以上,同时兼有良好的塑性、耐氢脆能力和耐疲劳性能,可在45MPa及以上级的氢气隔膜压缩机中作为临氢气侧膜片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7904378B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1711162939.8
申请日:2017-11-2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IPC: C21D8/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回弹性能的密封环用不锈钢管的制备方法,采用中间变形量轧制+中间热处理,与大变形量轧制+中温退火的联合制备工艺,通过控制管材中的残余加工硬化,制备出回弹性能优异,单位长度压缩载荷合理的不锈钢管坯,利用该工艺生产的不锈钢无缝细径管,其回弹性能可达到0.25mm以上,单位长度压缩载荷可精准的控制在0.15‑0.20kN/mm之间,相应的屈服强度可以达到580MPa以上、延伸率可达40%以上。利用这种高性能无缝细径管制作的O型环密封元件可用于空间环境、火箭、航空、航天等领域中高压容器、极高真空系统管路的静密封或者动密封,并可以实现反复拆卸,重复使用的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3430455A
公开(公告)日:2021-09-24
申请号:CN202110598068.4
申请日:2021-05-3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液态铅(铅铋)腐蚀的高强度奥氏体不锈钢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耐腐蚀合金材料技术领域。该不锈钢化学成分:C≤0.15%;Ni:7.0~11.0%;Cr:13.0~17.0%;Mn:0~2.0%;Si:1.0~4.0%;Nb≤1.0%;余Fe。本发明通过将液态铅(铅铋)溶解倾向高的Ni、Mn元素含量控制在一定水平以下,抑制溶解性腐蚀,同时借助Si元素的添加提高表面形成腐蚀层的致密性,以降低腐蚀层的生长速率,从而提高耐液态铅(铅铋)腐蚀性能。通过奥氏体/铁素体稳定元素含量的平衡设计以保证单一的奥氏体组织,同时借助Nb对C的稳定化以及弥散分布NbC对位错的钉轧,保证了良好的高温力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1304549B
公开(公告)日:2021-09-24
申请号:CN202010227222.2
申请日:2020-03-2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低合金高强钢领域,具体说是一种高强高韧的含Cu低合金高强钢及其热处理方法。含Cu低合金高强钢的化学成分(质量百分比)为:C 0.035~0.070%;Ni 3.5~4.5%;Cr 0.8~1.2%;Mo 0.35~0.65%;Mn 0.25~0.65%;Si
-
公开(公告)号:CN112935728A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2110179887.5
申请日:2021-02-0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IPC: B23P1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农机具的生产加工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低阻力耐磨犁铲尖的制造方法。在犁铲尖坯料头部正、背面加工出沟槽,每个沟槽方向与犁铲尖两侧平行边方向呈一定角度有规律的分布于犁铲尖头部正、背面;在沟槽内堆敷耐磨涂层,耐磨涂层高出犁铲尖基体平面;犁铲尖头部两侧基体表面全部直接堆敷耐磨涂层,无需开沟槽。采用本发明生产的犁铲尖,可大幅度降低犁铲尖入土和行进过程中的阻力,同时减少了动力装备前进过程中的部分牵引阻力;由于作业过程中受到的阻力变小,采用本发明生产的犁铲尖的使用寿命会相应增长;采用本发明中犁铲尖的耐磨涂层堆敷在犁铲尖坯料的沟槽内部,通过增加与基体的结合面积提升其稳定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