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780537A
公开(公告)日:2021-12-10
申请号:CN202111336989.X
申请日:2021-11-12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武汉理工大学
IPC: G06N3/04 , G06N3/00 , G06N3/08 , H01M8/046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的故障诊断方法及装置。针对各类故障发生的不确定性,本发明采用的诊断方法为:将深度学习神经网络模型中的固定参数替换为随机变量,通过概率密度分布对各类故障发生的不确定性量化,建立贝叶斯神经网络;然后采用随机森林算法对给定的样本数据集进行数据预处理,提取数据集中的主要特征数据,实现数据降维,并使用预处理后的数据对模型进行训练;最后对于任意一组测试集中的数据,经过训练后的贝叶斯神经网络判断后,给出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发生某类故障的可能性。本发明利用贝叶斯神经网络将不确定性引入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故障诊断,可以有效提高故障诊断时的容错率和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437332A
公开(公告)日:2021-09-24
申请号:CN202110808661.7
申请日:2021-07-16
Applicant: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1M8/04007 , H01M8/0429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新型燃料电池热回收系统,包括:燃料电池、热回收单元及辅机设备,其中,燃料电池内部设置有氢气管路及空气管路,氢气管路的输入端与外部氢气罐连接,空气管路的输入端与外部空气相通,氢气与空气在燃料电池内部进行电极化学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为外部负载供电;热回收单元的输入端与外部冷水管连接,用于获取外部冷水,将热回收单元获取的外部冷水作为外循环水,以燃料电池及燃料电池系统内辅机设备运行温度由低到高的顺序逆流依次进行热交换,以对燃料电池系统废热进行回收。燃料电池系统考虑到各部件质能分配与部件温度匹配,通过梯级逆流热回收实现了产热性能提升,提高了系统热能回收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886625A
公开(公告)日:2021-06-01
申请号:CN202110310259.6
申请日:2021-03-23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储能电站辅助新能源调频运行优化方法。本发明针对新能源场站的AGC调频需求以及配置储能电站的应用趋势,构建储能电站辅助新能源调频运行优化模型,在满足新能源场站1min和10min波动率要求以及安全约束条件的前提下,降低新能源场站的调频功率调节偏差,提升新能源场站的能源利用率;运行优化模型通过引入双向中间变量将混合整数规划问题转化为线性规划问题,实现了优化求解的简化,最终获得最优的新能源运行计划曲线以及储能充放电计划曲线,在当前大规模新能源接入的背景下具有很好的适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504725B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申请号:CN201910742723.1
申请日:2019-08-13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储能电站多电池堆快速均衡控制方法及装置。随着储能电站容量变大,储能电站包含的电池堆数量亦同步增加;因此,不仅需要考虑电池单体间SoC的均衡,还要考虑电池堆之间SoC的均衡。本发明采用的控制方法为:将电池堆荷电状态划分为若干个区域,在不同区域进行不同的荷电状态与放电深度的更新;根据更新后的荷电状态与放电深度,对各电池堆有功功率指令进行依序按比例给定;同时,通过设定荷电状态与放电深度更新的阈值,避免储能功率频繁切换。本发明可有效提高储能电站多电池堆荷电状态的均衡速度,改善储能电站的运行状况,提高储能电站的可用率;同时,尽可能减少储能功率的切换,提高储能电站运行的稳定性与电网友好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066814B
公开(公告)日:2020-12-18
申请号:CN201810998991.5
申请日:2018-08-29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储能装置辅助火电机组二次调频的控制方法及系统。本发明采用的控制系统包括基于储能装置荷电状态的功率控制模块和基于史密斯预估器的时滞补偿模块。控制系统接受来自电网的二次调频指令、火电机组有功功率反馈、储能装置荷电状态与输出有功功率反馈;根据反馈数据,控制系统采用基于储能装置荷电状态方法确定储能装置需要输出的有功功率;采用史密斯预估器对辅助调频系统中存在时滞进行补偿后,控制系统得到指令功率,指令通过通讯设备发送给储能装置,利用储能装置快速响应特性对火电机组发电功率进行补偿;辅助调频系统包括控制系统与储能装置。本发明可以改善火电机组参与电力系统调频的动态性能,获取更高的调频收益。
-
公开(公告)号:CN110277785A
公开(公告)日:2019-09-24
申请号:CN201910563430.7
申请日:2019-06-26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连续多能流的电气耦合系统负荷裕度计算方法及系统。传统负荷裕度计算并没有考虑燃气发电机组的一次能源供应以及天然气系统的运行约束。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建立考虑电气耦合系统安全约束的多能流模型,包括天然气系统、电力系统和燃气发电机组的多能流模型;仿照连续潮流,引入负荷增长参数,提出连续多能流计算方法,用于求解气网节点压力、电网节点电压与负荷裕度之间的关系曲线,计算系统负荷裕度。本发明的方法可确定电气耦合系统的负荷裕度,分析了天然气系统安全约束对负荷裕度的影响,为天然气系统运行状态的调整提供参考,对系统静态稳定在线评估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系统调度员监测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070210A
公开(公告)日:2019-07-30
申请号:CN201910219156.1
申请日:2019-03-21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微电网系统能量管理与贡献度评估方法和系统。现有的多微电网系统能量管理集中式方法存在对中央系统高度依赖,易受单点通信故障影响等问题;分布式优化方法的算法大都较为复杂、迭代次数过多。本发明首先建立多微电网SoS架构,基于此架构建立多微电网双层能量管理与贡献度评估模型;结合Bender法求解多微电网双层能量管理模型并采用shapley值法合理分配正涌现行为收益给不同利益主体的子微电网并评估各个子微电网的贡献度。本发明提出的多微电网SoS架构是一种协调多微电网运行的有效方式,可以对多微电网系统运行进行有效管理。
-
公开(公告)号:CN109740899A
公开(公告)日:2019-05-10
申请号:CN201811593397.4
申请日:2018-12-25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主动配电网的楼宇集群多阶段优化调度方法。传统的集群楼宇优化调度方法主要考虑自身特点进行优化,其优化调度方案忽略了主动配电网的影响,限制了集群楼宇供能经济性的最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构建主动配电网中考虑多个制热区域的楼宇热动态模型、主动配电网模型;进而构建考虑主动配电网安全运行约束的楼宇集群多阶段优化调度模型,通过求解获得满足主动配电网安全运行约束的楼宇集群优化调度方案。本发明考虑了主动配电网安全运行约束对楼宇集群优化调度方案的影响,可为楼宇集群提供更加经济可靠的供能调度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09726906A
公开(公告)日:2019-05-07
申请号:CN201811568500.X
申请日:2018-12-21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热网偏微分方程约束的热电联产系统日前调度方法。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首先基于热力学第一定律,建立能够反映热网暂态传热特性的偏微分方程模型;其次将上述热网偏微分方程进行差分处理,并将差分得到的代数方程组作为部分约束条件,以日运行成本最小为目标函数,建立热电联产系统日前优化调度模型;最后根据基于热网偏微分方程约束的热电联产系统日前调度模型,确定系统中各个设备的调度计划,联络线的计划功率,以及热网的运行状态。本发明所提出的优化调度方法能够反映热网的真实运行状态,并提升热电联产系统运行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253356B
公开(公告)日:2019-01-18
申请号:CN201610605072.8
申请日:2016-07-28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J4/00
Abstract: 一种基于储能电量价值评估的交直流混合微网实时经济调度法,包括:首先提出交直流混合微网中储能电量价值的概念,并提出其评估模型;在此基础上,在小时级的一天各时段内建立交直流混合微网实时经济调度模型,该模型通过储能电量价值模型将储能的行为从时间上解耦,从而便于将储能与可控微源成本从同一角度考虑;其次,在各时段内五分钟级的时间尺度上,以实时经济调度的计划运行方案为基础,建立基于储能电量价值模型的交直流混合微网实时不平衡功率调整模型。本发明可以最大程度上将交直流混合微网实时经济调度中储能行为策略制定的主观性消除,从而更加接近最优方案。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