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001278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090108.4
申请日:2024-08-09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红外测温的无线传能绝缘子传能效率测量方法,包括:基于红外测温,获取无线传能绝缘子的温度分布情况,然后根据温度分布情况确定无线传能绝缘子中的每个伞裙的无线传能线圈的电流有效值,最后根据所有伞裙的无线传能线圈的电流有效值确定无线传能绝缘子的电能传输效率;即该方式通过基于红外测温手段实时监测无线传能绝缘子的温度变化,以实时监测无线传能绝缘子的电能传输效率,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无线传能绝缘子潜在的性能下降或故障问题,确保输电杆塔上的在线监测设备的持续、可靠供电,进而提升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688232A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411035301.8
申请日:2024-07-31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普洱供电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交联聚乙烯电缆绝缘材料老化的评估方法,用于解决提供一种非破坏性、综合评估方法监测绝缘老化程度的问题。一种交联聚乙烯电缆绝缘材料老化的评估方法,包括步骤:将交联聚乙烯电缆绝缘材料待测样品以及相同材料且未老化的基准样品分别制成切片试样,使用X射线对切片试样进行散射测试,得到散射强度数据;将散射强度数据进行Porod变换、Lorentz修正,得到过渡界面厚度li和片晶长周期L;根据DSC曲线的熔融峰温得到片晶厚度lc;根据过渡界面厚度li、片晶长周期L以及片晶厚度lc得到片晶间无定形区厚度la;待测样品的片晶间无定形区厚度为la,基准样品的片晶间无定形区厚度为lat;当la≤lat时为轻微老化,lat
-
公开(公告)号:CN115241801B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210986436.7
申请日:2022-08-17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配网线路行走装置和相间间隔棒安装装置,包括底板、第一驱动模组、第一连接组件和第一轮,第一轮包括第一半轮和第二半轮,第一连接组件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第一半轮设于第一支架,第二半轮设于第二支架;第一驱动模组设于底板,第一半轮和第二半轮可抵接形成第一轮,或者第一半轮和第二半轮之间形成通过间隙,第一磁吸组件包括第一磁吸件和第二磁吸件,第一磁吸件设于第一支架,第二磁吸件设于第二支架,第一磁吸件和第二磁吸件可磁吸连接。由于在第一半轮和第二半轮抵接形成第一轮时,第一磁吸件和第二磁吸件磁吸连接,使配网线路行走装置在配网线路上安装后的稳定性好,不易从配网线路掉落,有效降低安全隐患。
-
公开(公告)号:CN118471667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670768.3
申请日:2024-05-28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楚雄供电局
IPC: H01F27/29 , G06F30/20 , H01F27/28 , G06F113/0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交流磁通注入型磁控变压器设计方法及相关装置,方法包括:确定交流磁通注入型磁控变压器的系统应用指标;确定交流磁通注入型磁控变压器的原边‑副边接线方式,并根据系统应用指标设置原边‑副边的电力参数;确定交流磁通注入型磁控变压器的绕组结构,并根据系统应用指标设置绕组结构的电压参数和容量参数;确定交流磁通注入型磁控变压器的变压器拓扑及电力电子变换器单机拓扑,并确定电力电子变换器单机的参数,其中,变压器拓扑由电力电子变换器单机并联构成;从而根据上述设置生成交流磁通注入型磁控变压器。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系统化、流程化的磁控变压器设计方法,从而提升此类技术的适用度和推广可能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767812A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311805608.7
申请日:2023-12-26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楚雄供电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变压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磁通控制型变压器及控制方法,其中,磁通控制型变压器包括:交流励磁线圈、背靠背变换器和控制回路;交流励磁线圈包括原边线圈和副边线圈;原边线圈与副边线圈耦合连接;背靠背变换器与副边线圈连接,用于将副边线圈的第一电流转换为第一电压,并将第一电压转化为输出电压;控制回路与背靠背变换器、副边线圈连接,用于获取第一电流、第一电压、副边线圈的第二电压和输出电压,并根据第一电流、第一电压、副边线圈的第二电压、输出电压和预设的参考电压生成调压指令,并根据调压指令调节背靠背变换器的输出电压,解决了现有的变压器调压效果差、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613548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11576028.5
申请日:2023-11-23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带能量发射端。微带能量发射端包括微带发射天线、连接柱和超材料;微带发射天线为板状结构并具有辐射面,连接柱的端部连接于微带发射天线背离辐射面的一侧;超材料为板状结构并连接于连接柱远离微带发射天线的端部;超材料包括基板和设于基板至少一个表面的谐振环,谐振环包括多个主干金属线、多个第一支干金属线和第二支干金属线,各主干金属线的一端端部相互连接在一起,另一端分别与各第一支干金属线一一对应连接,第一支干金属线围成矩形框,第二支干金属线围成圆环,各主干金属线以及各第一支干金属线均位于第二支干金属线的环内。本发明解决了高性能微波能量发射端需求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375256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300344.X
申请日:2023-10-09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无线电能传输装置及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原边间谐波抑制电路、逆变电路、磁耦合串联谐振网络、整流电路、副边间谐波抑制电路和充放能电路;通过在直流电源与逆变电路之间设置有原边间谐波抑制电路,以及在充放能电路与逆变电路之间设置有副边间谐波抑制电路,可以减小第一交流电中的谐振电流的幅值,以及减小第二交流电中的谐振电流的幅值,可以有效的抑制现有技术中由于脉冲密度调制产生的间谐波在特定条件下引起无线电能传输装置的低频振荡,以避免无线电能传输装置的能量传输效率下降,以及出现过流的风险等。
-
公开(公告)号:CN117277607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235233.5
申请日:2023-09-22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无线电力传输的控制方法及无线电力传输系统,包括:根据无线电力传输装置的电路参数,计算出谐振电流值和阻抗角;根据无线电力传输装置的电路参数、谐振电流值和阻抗角,计算出预测励磁电流值;若预测励磁电流值大于参考电流值,则增大无线电力传输装置的开关频率,得到更新后的开关频率。本申请根据预测励磁电流值与参考电流值的大小,调整无线电力传输装置的开关频率,实现了基于电流预测的无线电力传输的控制,在系统遭遇干扰时可以更快达到期望频率,提高了系统的动态性能,满足无线电力传输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6882190A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10896708.9
申请日:2023-07-20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彭晶 , 王科 , 杨军 , 项恩新 , 马仪 , 赵现平 , 邵武 , 阳浩 , 李晓宁 , 邓云坤 , 李弘昌 , 尹芳辉 , 王振兴 , 段军鹏 , 韦晓星 , 毛先胤 , 肖静
IPC: G06F3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磁透镜设计方法、装置、介质和设备,首先,获取仿真软件内构建的初代电磁透镜,然后对其进行循环修正,包括对称地添加新的枝干以得到修正电磁透镜;接着,仿真修正电磁透镜的反射系数和透射系数,并计算折射率。如果折射率为正数,则继续修正电磁透镜,直至折射率为负数时得到所需的目标电磁透镜。进一步的,构建目标电磁透镜的天线,并进行联合仿真以得到天线的增益。最后,根据反射系数和增益变化阈值确定设计的目标电磁透镜是否合格。可见,本发明无需准确的知道电磁透镜内部的电磁场分布,设计出的电磁透镜仍能表现为负折射特性,可以使天线的增益提高,对于无线输电定向传输来说,能有效提升天线的方向性和增益。
-
公开(公告)号:CN111596184B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010535955.2
申请日:2020-06-12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电荷量的绝缘介质绝缘性能检测方法,包括如下:将待测试样与所述测试电路进行串联连接;接通电源时,串联回路中的电流相同,因此,可用积分电容上的电荷量信息表示待测试样上的电荷量信息。根据试样上的电荷量信息,分别计算得到试样上的电流信息、电导率信息、介电常数、电容、电荷注入阈值、载流子迁移率以及电荷量变化比率等参数,通过以上参数判断待测试样的绝缘性能。本申请提高了测试灵敏性和稳定性;同时实现对片状试样的测试以及对整体绝缘件的测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