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845941A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710050037.9
申请日:2017-01-23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Q10/103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输变电工程建设过程环保措施落实对比分析方法及系统,其中该方法包括移动智能协同终端将实时采集的现场输变电工程实施情况打包成文件;移动智能协同终端与服务器端连接成功后向服务器开始发送协议数据;服务器端对协议数据进行解析并将解析结果反馈至移动智能协同终端;移动智能协同终端根据解析结果来判断当前文件传输过程是否为断点续传并将当前文件相应发送至服务器端;服务器端从接收的相应文件中提取输变电工程建设过程中各类影响因素指标,并与输变电工程规划各个阶段对应匹配,得到变电工程建设过程环保措施落实对比情况。本发明实现了对环评价阶段提出的环保措施进行响应、环境影响因素进行动态跟踪。
-
公开(公告)号:CN106845837A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710049870.1
申请日:2017-01-23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大数据技术的输变电工程环境敏感区域监控系统及方法,系统被配置为对输变电工程内的所有敏感区进行管理,记录并更新输变电工程数据、图层数据、环境监测数据和环保纠纷数据,通过接口与电网环境保护管理子系统进行数据的同步与交互,更新电网环境保护数据,通过接口与国网GIS平台连接,将国网GIS平台的数据进行三维空间直角坐标系转换,实时调用其输变电工程图层与地理位置信息;对获取的输变电工程数据、图层数据、环境监测数据、环保纠纷数据和地理信息数据进行融合,使其对应显示在同一图层上。本发明可以将目前输变电工程中诸多信息进行统一显示,在地图中融合不同信息,真正实现数据的集成。
-
公开(公告)号:CN106845836A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710049869.9
申请日:2017-01-23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输变电工程建设过程环保措施安全风险分析方法及系统,其中该方法在移动智能协同终端中完成,实时采集的现场输变电工程实施情况,筛选出与输变电工程建设过程环保措施安全相关联的影响因素数据;根据筛选的环保措施安全相关联的影响因素数据,对输变电工程建设过程环保措施进行安全风险分析,最终判定出与输变电工程建设过程环保措施安全相关联的影响因素数据的风险等级。本发明的输变电工程建设过程环保措施安全风险分析过程具有实时性,而且分析方法简单且能够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最终实时定量确定输变电工程建设过程环保措施的安全性,保证了输变电工程建设的顺利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6844968A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710049921.0
申请日:2017-01-23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09 , G06Q10/04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环境敏感目标自动识别的输变电工程电磁环境预测方法,读取输变电工程对应的地理信息,根据给定的空间实体,确定生成的缓冲区形状,利用利用矢量算法和叠加方法,确定环境敏感区;利用镜像法计算送电线上的等效电荷,继而计算由等效电荷产生的电场,利用等效电荷法计算高压送电线空间工频电场强度,对确定的环境敏感区的工频电场预测;根据工频情况下电磁性能的准静态特性,应用安培定律,将计算结果按矢量叠加,计算得出导线周围的磁场强度,得到定的环境敏感区的工频磁场的预测值。本发明可以对输变电工程环境敏感区的改造或拆迁等现象发生时,对输变电工程环境敏感区即将面临的电磁环境参数进行预测,以进行相应的整改,避免纠纷。
-
公开(公告)号:CN106374537A
公开(公告)日:2017-02-01
申请号:CN201611071148.X
申请日:2016-11-29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山东中实易通集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独立微电网中柴油机主电源的控制系统及方法,柴油发电机主电源就地自治主控模块监测柴油机出口有功及无功功率,结合稳态运行点判断是否有有功、无功越限、有功/无功超发及功率波动情况,如果有,判断越限及波动行为,调整储能系统的功率P/Q指令,使得柴油发电机主电源出口功率恢复稳定到稳态运行点附近;如果没有,继续进行监测与判断。本发明降低可再生能源间歇性波动功率对柴油机主电源的扰动,避免柴油发电机组出现逆无功、逆有功以及出口功率快速波动的问题,实现高可再生能源渗透率独立微电网长期、稳定运行及高质量电能供给。
-
公开(公告)号:CN106148752A
公开(公告)日:2016-11-23
申请号:CN201610624120.8
申请日:2016-08-02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山东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检验中心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C1/1036 , C22C2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耐张接续金具用铝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将铝粉与分散于有机溶剂的碳粉混合均匀、干燥、球磨、压制成铝碳粉末块;以上述铝碳粉末块、铝块为原料进行冶炼、铸锭、开坯、轧制,即得高强度、抗松弛的接续金具材料。采用本发明的铝碳复合材料制造的接续金具导电性与纯铝相当。由于碳颗粒加入,大大提高了接续金具材料的硬度、强度和抗高温松弛性能。由于碳在大气中具有很好的稳定性,且不与铝形成合金或化合物,因而铝的耐腐蚀性能不发生明显的改变。制备步骤简单、操作方便、实用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05115591A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510504492.2
申请日:2015-08-17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G01H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评估火力发电企业运行人员接触噪声强度的方法,包括以下方法:根据岗位的轮班情况、工作时间和工作制度确定连续测量的天数;利用个体噪声计量计对每个班的噪声强度进行检测,计算此岗位每天平均接触噪声强度;根据每天平均接触噪声强度,计算此岗位运行人员每周40小时接触噪声强度;将每周40小时接触噪声强度与国家标准相比较,判断运行人员接触噪声强度是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的规定。本发明解决了采用传统的8小时以及40小时等效连续A声级测量评价方法无法对此类作业人员进行接触噪声强度评价的问题,最大程度的真实体现了作业人员接触噪声的强度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05043953A
公开(公告)日:2015-11-11
申请号:CN201510506157.6
申请日:2015-08-17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G01N15/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火力发电企业运行人员接触粉尘浓度的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岗位的工作时间、分值情况和工作制度确定连续测量的天数;利用粉尘检测仪检测每个班的接触粉尘浓度,计算该岗位的周期接触粉尘浓度平均值;将周期接触粉尘浓度平均值与调整后的国家标准相比较,判断运行人员接触粉尘浓度是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的规定。本发明解决了采用传统的检测评价方法无法对此类作业人员进行接触粉尘浓度进行评价的问题,最大程度的真实体现了作业人员接触粉尘的浓度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04133839A
公开(公告)日:2014-11-05
申请号:CN201410291108.0
申请日:2014-06-24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山东亿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6F17/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智能检测功能的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步骤一:采集申报项目的数据;步骤二:读取项目申报库主数据表及各子数据表中数据,判断数据是否符合要求;步骤三:将步骤二中符合要求的项目数据从项目申报数据库同步到评审数据库;对符合要求的项目进行三次次筛选,将存储在评审数据库中的第三缓存区中的最终获奖项目的数据输出。数据判断优势在于系统自动提取查重因素,进行复杂匹配计算,减少人为因素,提高查重结果的正确性,减轻工作人员工作量,极大提高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7578124B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1710751174.5
申请日:2017-08-28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G06Q10/04 , G06Q50/06 , G06N3/0442 , G06N3/0464 , G06N3/048 , G06N3/08 ,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层改进GRU神经网络的短期电力负荷预测方法,周期性的构建样本数据集;对样本中的输入数据进行异常点识别和缺失值处理,对处理后的数据进行标准化变换,并将数据集分成训练集、验证集和待预测集;构建改进的GRU神经网络,将训练集数据输入该网络进行多轮训练,得到训练完成后的网络,并利用该网络对验证数据集进行多轮验证测试学习效果,记录并保存最优验证结果的模型权重;将待预测数据集输入训练后得到的最优GRU模型,计算标准化预测结果并进行逆标准化变换,得出最终预测结果。本发明提升了训练的速度和训练的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