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217373A
公开(公告)日:2019-01-15
申请号:CN201811303993.4
申请日:2018-11-03
Abstract: 一种商业园区混合能源系统的源储荷协调优化方法,首先,对所有场景所涉及的电气热冷子系统中各元件进行建模,随后对所需优化的场景进行详细分析,建立优化模型并采用成熟的优化求解工具:gurobi和yalmip进行求解。本发明在一般的电系统源储荷优化模型上进一步考虑了冷、热系统元件,解决了一般的商业园区中,冷、热、电等多种能源元件的建模问题,以及在混合能源系统中的协调优化运行问题。本发明具有很快的求解速度和全局最优解的特点,具有很好的实际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8879653A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810550062.8
申请日:2018-05-31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储能电站的盈利方法和系统,所述储能电站包括分布式储能电站和集中式储能电站,所述方法包括:所述分布式储能电站将获得的电能进行储存;所述分布式储能电站对消费者进行供电以获取收益并在所述分布式储能电站储存的电能大于其荷电状态SOC的设置值时,将超过SOC设置值的剩余电能输送至集中式储能电站;所述集中式储能电站计算储存的电能是否能够完成电力交易,当所述储存的电能不能够完成电力交易时,所述集中式储能电站从电网购电以完成电力交易。本发明所述的方法结合分布式储能电站和集中式储能电站为用户提供储能设备,并结合充电桩为用户提供售电渠道,有效解决了不同的电能投资/运营主体的盈利模式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8600015A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810391960.3
申请日:2018-04-27
Applicant: 南瑞集团有限公司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H04L12/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池储能电站信息接口装置即插即用方法,首先电池储能电站信息接口装置与主站之间通过发送通信信息模型的方式进行注册,发送通信信息模型到主站后在主站中依次进行匹配、校验和下达;其次,建立电池储能电站信息接口装置与储能控制装置的通信链路,基于自描述模型中统一的输入、输出信息,电池储能电站信息接口装置与储能控制装置之间进行自动关联订阅和发布。本发明基于IEC61850通信标准实现电池储能电站信息流层面的即插即用,解决储能系统的新增、扩容和改建中采用人工配置易出错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8448644A
公开(公告)日:2018-08-24
申请号:CN201710083309.5
申请日:2017-02-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池储能系统用虚拟同步发电机的控制方法和系统,该方法包括虚拟同步发电机根据电池储能系统本地输出的电压和电流,计算得出电压控制参考值信号;将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模块得出的电压调制比输送到SVPWM模块,其输出的脉冲驱动三相桥式电路的IGBT控制微电网电压;该系统包括三相桥式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的abc/dq坐标转换模块;所述abc/dq坐标转换模块连接电流内环模块和电压外环模块;所述电压外环模块连接虚拟同步发电机;所述电流内环模块通过SVPWM模块与锂电池储能模块连接;所述锂电池储能模块连接于三相桥式电路的输入端。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能提高多机并联时的频率质量,有效避免由于负载频繁波动引起的频率频繁变化。
-
公开(公告)号:CN103594356B
公开(公告)日:2017-10-17
申请号:CN201310385233.3
申请日:2013-08-30
IPC: H01L21/3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9/66333 , H01L29/36 , H01L29/739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器件技术领域的制造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场终止型IGBT器件的制造方法。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选择N型掺杂FZ单晶硅片,厚度根据电压等级确定;从硅片背面离子注入磷杂质并实施高温退火,形成厚度15~70um和掺杂浓度2×1013~2×1015/cm3的N型掺杂缓冲层;腐蚀掉背面保护层,采用腐蚀或喷砂方法将背面打毛,形成吸杂源;去除正面保护层,在硅片正面进行IGBT元胞区的制作;从硅片背面研磨5~30um厚度的硅衬底,背面再腐蚀~2um厚度,留下厚度10~65um的N型缓冲层作为场终止区;完成背面集电极区的制作。本发明不需要昂贵的高能离子注入设备或外延设备可形成10~65um的场终止区,适合1700~6500V场终止型IGBT器件制造。
-
公开(公告)号:CN104779612B
公开(公告)日:2017-03-08
申请号:CN201510144173.5
申请日:2015-03-30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 许继电源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PCS储能装置的多PCC点控制的微电网系统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在微电网系统与大电网系统连接点处设置第一PCC开关点和第二PCC开关点,在微电网系统的内部公共母线上设置第三PCC开关点,通过对各PCC开关点的控制实现微电网系统控制,所述内部公共母线上连接有多台PCS储能装置,该控制方法具体包括:a)电网失电控制步骤;b)电网恢复供电控制步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在微电网系统与大电网系统连接点处设置第一PCC开关点和第二PCC开关点,在微电网系统的内部公共母线上设置第三PCC开关点,通过3个PCC开关点的控制,实现微电网系统对PCS储能装置的控制策略,具有控制灵活方便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3531620B
公开(公告)日:2017-02-08
申请号:CN201310527108.1
申请日:2013-10-30
IPC: H01L29/739 , H01L29/06 , H01L21/3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器件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基于N型注入层的IGBT芯片及其制造方法。IGBT芯片包括有源区、终端区和栅极区,在所述有源区和所述终端区均设有N型注入层;所述N型注入层在有源区包括以下设置方式:所述N型注入层包围P-基区;所述N型注入层包围P-基区且延伸到栅氧化层的下方和所述N型注入层包围P-基区且未包围P-基区拐角处。还提供了一种IGBT芯片的制造方法,本发明中在IGBT设计时引入N型注入层,优化了终端区的设计,降低了终端区的尺寸。同时降低了有源区的饱和电压,提高了芯片的电流能力。本发明在不影响IGBT芯片其他性能的前提下,通过引入N型注入层,优化IGBT芯片各功能区域的比例,提高了IGBT芯片的电流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5956757A
公开(公告)日:2016-09-21
申请号:CN201610268511.0
申请日:2016-04-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Q10/06393 , G06Q50/06
Abstract: 一种智能电网评估技术领域的基于AHP‑PCA法的智能电网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方法,在评价方法投入使用的前k个月,基于层次分析法进行对所有评价因素进行静态赋权,并根据智能电网的运行情况对各评价因素进行打分,构建AHP评价指数WAHP;评价方法运行k个月后,从第k+1个月开始基于主成分分析法对所有评价因素进行动态赋权,筛选出有效主成分,构建PCA评价指数WPCA,并与AHP评价指数WAHP进行结合,作为智能电网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数WAHP。本发明通过将层次分析法与主成分分析法相结合,解决智能电网评估中主观差异带来的误差问题以及主成分空有信息量而无实际含义的问题,为智能电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的管理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04167750B
公开(公告)日:2016-09-21
申请号:CN201410407305.4
申请日:2014-08-18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IPC: H02J3/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城市配电网削峰填谷的分布式储能功率分配及协调控制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确定分布式储能系统削峰填谷的总调节功率;(2)确定同类型分布式储能系统的功率分配策略;(3)确定不同时间尺度分布式混合储能系统的功率分配策略;(4)对分布式储能系统进行协调控制。本发明实现配网的削峰填谷,峰谷差率满足要求;实现基于储能系统实时状态的充放电功率分配和控制,避免过充过放;实现不同类型储能系统之间的协调控制,满足配网不同时间尺度负荷的调节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3545830B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310365146.1
申请日:2013-08-20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2J3/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社区能源系统实时优化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控制模块实时获得发电模块的出力信息和当前电力负荷信息,并判断发电模块的出力总数是否大于负荷,若是,则发电模块向储能模块充电,并将冗余电能输出至主网,若否,则控制模块检测蓄电池的当前荷电状态,若蓄电池满足放电条件,则控制蓄电池增加放电出力,判断当前系统能量是否平衡,若是,判断当前系统是否处于峰荷期,若是,则控制蓄电池的放电出力持续增加,若否,判断燃料电池成本是否大于购电成本,若是,控制模块向主网发送购电请求,主网向系统输入电能,若否,控制模块控制燃料电池出力增加。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高各能源的利用效率,同时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经济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