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307612A
公开(公告)日:2019-02-05
申请号:CN201811223554.2
申请日:2018-10-19
Applicant: 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 , 合肥市城市生命线工程安全运行监测中心 , 北京辰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气体成分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预防气体采样通路堵塞的装置及方法,装置为一体化结构,包括一端作为装置的第一端部的第一气体软管、一端部作为装置的第二端部的第二气体软管、气体检测管路,第一气体软管的另一端和第二气体软管的另一端之间通过气体检测管路连通;第一气体软管和第二气体软管中部贴近且在贴近处设置有气体采样动力机构,气体采样动力机构正反向转动挤压第一气体软管和第二气体软管,实现装置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交替作为气体输入端;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气体过滤器和第二气体过滤器。该发明的优点在于:可提高气体采样通路中气体的流畅性,避免污染或腐蚀检测装置的光学器件等其他组成部分。
-
公开(公告)号:CN109239265A
公开(公告)日:2019-01-18
申请号:CN201811058772.5
申请日:2018-09-11
Applicant: 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 , 合肥市城市生命线工程安全运行监测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监测设备故障检测方法及装置,其中,监测设备故障检测方法包括:获取监测设备以预设采样周期所采集的监测数据,并根据预设采样周期,计算每个监测值与其各自相邻的下一个监测值之间的监测值变化率,以得到每个监测值的监测值变化率,并对每个监测值进行归一化处理,以得到每个监测值对应的归一化监测值,以及确定监测值变化率大于预设变化率阈值,且归一化监测值大于预设监测值阈值的第一监测值数量,并在判断获知述第一监测值数量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数量阈值时,确定监测设备发生故障。由此,通过分析监测设备的监测数据即可确定监测设备是否发生故障,方便了确定监测设备是否发生故障。
-
公开(公告)号:CN108682829A
公开(公告)日:2018-10-19
申请号:CN201810592149.1
申请日:2018-06-11
Applicant: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 湖北融通高科先进材料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氮掺杂碳包覆硅复合石墨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以三聚氰胺为氮源,有机酸为碳源,改性石墨烯为导电桥梁,将三聚氰胺、有机酸、改性石墨烯与纳米硅悬浊液混合均匀,然后再加入石墨,混合均匀,干燥;将混合好的干燥物料研磨过筛,然后将物料转移至回转炉中,通入惰性气氛,加热至100~500℃,纳米硅颗粒嵌入三聚氰胺与有机酸、改性石墨烯反应后原位生成的功能结构组分中;然后继续升温碳化。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采用原位氮掺杂碳包覆硅复合石墨材料,从而得到硅碳复合材料,该材料的循环性能提升明显,倍率性能好。而且该方法简单,成本低,非常适合大规模生产运用。
-
公开(公告)号:CN108682828A
公开(公告)日:2018-10-19
申请号:CN201810592131.1
申请日:2018-06-11
Applicant: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 湖北融通高科先进材料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氮掺杂碳包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以三聚氰胺为氮源,有机酸为碳源,改性石墨烯为导电桥梁,将三聚氰胺、有机酸、改性石墨烯在溶剂中混合均匀,然后再加入正极材料,混合均匀,干燥;将混合好的干燥物料研磨过筛,然后将物料转移至回转炉中,通入惰性气氛,加热至100~500℃,三聚氰胺与有机酸、改性石墨烯反应后原位生成的功能结构组分包覆在正极材料表面;然后继续升温碳化得到具有核壳结构的氮掺杂碳包覆正极材料。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采用原位氮掺杂碳包覆正极材料,得到包覆均匀的正极材料,该材料的导电性好,循环性能提升明显,倍率性能好。而且该方法简单,成本低,非常适合大规模生产运用。
-
公开(公告)号:CN103400603B
公开(公告)日:2016-09-21
申请号:CN201310272207.X
申请日:2013-07-01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G12B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扭转并联双驱运动解耦伺服平台,包括:基座;下层和上层直线电机组;解耦组件;支撑组件,连接组件和伺服运动平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抗扭转并联双驱运动解耦平台,采用抗扭转并联双驱式结构,通过平台正下方两层交错排布的导轨实现平台解耦,各分列于平台外侧的平行支撑导轨抑制了平台的扭转,第一和第二水平方向的运动组件可以互换,便于加工及维护,并且在工作时更容易保证运动平台在运动时的水平度,采用双驱的设计使得驱动力经过运动质量中心有利于实现高速高精度控制。从驱动力电信号的输入到运动平台的运动的执行结果在每个运动方向上更加一致,有利于控制平面运动的轨迹轮廓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5787045A
公开(公告)日:2016-07-20
申请号:CN201610108055.3
申请日:2016-02-26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G06F17/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3078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可视媒体语义索引的精度增强方法,属于视觉媒体处理技术领域。首先,对可视媒体中包含的物体和场景进行语义索引,构建置信度矩阵,通过阈值判断筛选出部分元素,应用加权非负矩阵分解的方法对筛选后的矩阵进行重新估计,完成全局精度增强。根据全局精度增强后的结果采用相似度传播的方法,利用样本间的相似度关系进行局部精度增强。本发明的优点是利用多种语义关系,增强了可视媒体语义索引的准确率。本方法不依赖于大量标注数据集和知识库,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全局精度增强与局部精度增强有机结合,提高了方法的灵活性和效果。算法的计算复杂度低,可扩展性强,适合于实际工业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5500301A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510819064.9
申请日:2015-11-23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维纳米伺服平台,所述二维纳米伺服平台包括:基座;终端平台;X向和Y向驱动器;分别与X向驱动器和Y向驱动器相连的第一X向和第一Y向刚性连接件;第一Y向和第一X向柔性解耦件;第一和第二X向柔性导向件,第一Y向柔性解耦件与第一X向刚性连接件的连接处在X向上位于第一X向柔性导向件与第二X向柔性导向件之间;第一和第二Y向柔性导向件,第一X向柔性解耦件与第一Y向刚性连接件的连接处在Y向上位于第一Y向柔性导向件与第二Y向柔性导向件之间;以及X向光栅和Y向光栅。所述二维纳米伺服平台可以极大地降低双轴耦合度,从而具有运动精度高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345760A
公开(公告)日:2016-02-24
申请号:CN201510819077.6
申请日:2015-11-23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行程二维纳米伺服平台和采用光栅的测量方法。所述大行程二维纳米伺服平台包括:基座;终端平台;X向和Y向驱动器;与X向驱动器相连的第一X向刚性连接件和与Y向驱动器相连的第一Y向刚性连接件;第一Y向和第一X向柔性解耦件;第一和第二X向柔性导向件,第一和第二X向柔性导向件沿X向间隔开地设置且与基座和第一X向刚性连接件相连;第一和第二Y向柔性导向件,第一和第二Y向柔性导向件沿Y向间隔开地设置且与基座和第一Y向刚性连接件相连;以及X向光栅和Y向光栅。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大行程二维纳米伺服平台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便于使用、便于测量终端平台的平面位移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3226342B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310157124.6
申请日:2013-04-28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G05B19/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刚度并联双驱运动解耦伺服平台,主要包括:基座、第一直线电机组、第二直线电机组、解耦组件和运动平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采用并联式双驱结构,下层两条平行导轨增加了平台的整体刚度,更有效地抑制了平台在水平方向的俯仰和扭转,上层导轨同时起到了对运动平台的支撑,提高了负载能力。整个系统结构紧凑、对称,两个方向的运动组件可以完全互换,便于加工及维护;采用双驱式设计使得驱动力直接通过运动平台质量中心,有效抑制了平台在水平方向的扭转,从而使得从平台驱动力电信号的输入到运动平台的运动的执行结果在每个运动方向上更加一致,有利于控制平面运动的轨迹轮廓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3078568B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210575659.0
申请日:2012-12-26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H02P5/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并联运动解耦伺服控制平台,包括:基座;第一和第二直线电机;和运动平台,所述运动平台安装在所述第一和第二直线电机之间,所述运动平台的第一和第二侧边分别与所述第一和第二电机动子相连且分别在所述第一和第二电机动子的驱动下沿所述第一和第二水平方向移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并联运动解耦伺服控制平台,采用并联式结构,结构简单且对称,第一和第二水平方向的运动组件可以互换,便于加工及维护,并且在工作时更容易保证运动平台在运动时的水平度,从驱动力电信号的输入到运动平台的运动的执行结果在每个运动方向上更加一致,有利于控制平面运动的轨迹轮廓精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