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907105B
公开(公告)日:2023-01-20
申请号:CN202110266586.6
申请日:2021-03-10
申请人: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业务场景的预警方法及装置,其中,预警方法包括:利用所采集的业务场景的信息构建模型,将所述模型保存至云端;利用AR设备实时获取当前业务场景的现场信息,将所述现场信息传输至云端,并根据所述模型识别当前业务场景中的目标;判断所述目标的安全状态是否符合预设规定,若不符合,则实时输出预警信息至所述AR设备。上述方法借助可穿戴式AR设备,结合图像识别和空间定位技术对当前业务场景下的危险情况进行实时预警,有效保障了业务人员的人身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8967319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136101.1
申请日:2024-08-19
申请人: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IPC分类号: G06Q40/04 , G06Q10/0631 , G06Q50/06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需求侧源荷并网交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用于解决需求侧各类型市场主体的信息传递和交易效率低,电能供需信息的响应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包括:构建需求侧电能传输区块链的创世区块;采用所述创世区块生成需求侧电能交换主体的区块链节点账户;所述需求侧电能交换主体包括发电主体、用电主体和输电主体;部署需求侧源荷交易智能合约;当接收到所述区块链节点账户的交易请求时,采用所述需求侧源荷交易智能合约进行并网交易,得到交易双方结算价格和出清电量。
-
公开(公告)号:CN118825877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1247940.0
申请日:2024-09-06
申请人: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摘要: 本申请涉及电缆支撑结构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电缆承托支架,包括:承缆组件、支撑件、固定件、第一连墙组件、第二连墙组件以及弱电承托组件;第一连墙组件和第二连墙组件可转动设置于固定件两侧;固定件内设置有开腔;支撑件活动安装于开腔内;承缆组件固定安装于支撑件上,且位于开腔外部。本方案中,通过第一连墙组件将固定件稳固地安装于转角处的一墙面,并利用可转动的第二连墙组件调整角度后,固定于另一墙面;支撑件在开启中沿第一方向可弹性移动,当电缆被拖动或受到外力作用时,支撑件能够产生适量的弹性形变,有效吸收并分散这些力量,避免了直接冲击对支架造成的损害,显著延长了支架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7559468A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311061524.7
申请日:2023-08-22
申请人: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摘要: 本发明涉及电网负荷侧调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超短期频率偏差预测的V2G站快速调频响应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基于电网历史负荷数据构建超短期负荷预测模型;参与快速调频响应时段内每5分钟通过超短期负荷预测模型预测未来负荷变化情况;基于电网历史负荷数据及频率统计数据分析超短期负荷波动率与系统频率关系;根据超短期预测结果计算超短期负荷波动率,进行超短期频率偏差预测计算;获取当前V2G站各充电桩信息;基于超短期频率偏差预测进行各充电桩功率分配调整;实时获取充换电站的电网频率值,计算实时频率偏差传输至各充电桩。本发明,实现按充电桩超前功率分配调整及参与电网一次调频响应控制策略,提高响应时间和频率响应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10341824B
公开(公告)日:2021-02-23
申请号:CN201910604254.7
申请日:2019-07-05
申请人: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IPC分类号: B62D57/02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爬壁机器人,包括基座、第一爬行组件及第二爬行组件,第一爬行组件可转动设于基座上,第一爬行组件的转动角度可调,第一爬行组件上设有第一吸附件,第二爬行组件可转动设于基座上,第二爬行组件的转动角度可调,第二爬行组件上设有第二吸附件,且第二爬行组件与第一爬行组件的转动方向相反。上述爬壁机器人,由于第一爬行组件与第二爬行组件的转动方向相反,可使第一爬行组件与第二爬行组件之间形成夹角,与封闭空间或管道内的弧形面或不规则面适配,使第一吸附件与第二吸附件对封闭空间或管道内壁的吸附更紧,则上述爬壁机器人可在封闭空间或管道内移动,且移动性能好,能够用于对封闭空间或管道内部进行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8014219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334194.2
申请日:2024-03-22
申请人: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IPC分类号: G06Q10/063 , G06Q10/0633 , G06Q50/06 , G06F17/1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电项目碳排放核算方法、系统、设备和介质,涉及碳排放核算技术领域。采用生产制造数据、物料运输数据、建设实施数据、生产运行数据和退役报废数据分别进行碳排放核算清单构建,生成碳排放核算清单集合。采用碳排放因子法和碳排放核算清单集合进行排放核算模型构建,生成风电项目对应的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核算模型。将全生命周期运行数据输入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核算模型进行碳排放核算,生成碳排放核算数据。在核算周期上考虑了生产制造、物料运输、建设实施、生产运行以及退役报废五个阶段,涵盖了风电项目全生命周期,实现风电项目全生命周期内碳排放量的测算及其排放来源的识别,得到的碳排放核算结果准确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18171800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410036990.8
申请日:2024-01-09
申请人: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IPC分类号: G06Q10/063 ,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F17/18 , H02J3/14
摘要: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供需分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行业检索表的快速调节需求响应潜力挖掘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数据采集与预处理,从综合能源平台采集用户的历史负荷数据及其历史参与需求响应数据;用户负荷弹性系数的计算;行业需求响应潜力的评估,针对特定行业,评估每个用户的需求响应潜力;响应后负荷特性建模,采用优化方法从用户利益最大化的角度优化得到响应后的负荷特性,根据得到的负荷特性反推得出实时电价下的大用户负荷响应模型;生成潜力检索表及分轮次响应建议表;负荷管理和响应邀约。本发明,可以有效地平衡电网负荷,降低了电网运行中的风险,从而大大提升了电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441699B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1910689811.X
申请日:2019-07-29
申请人: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IPC分类号: G01R31/385 , H03K17/795 , H03K17/94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池电压检测电路,包括:电池组、电池选择电路、开关电路以及电压调理电路;开关子电路包括第一开关子电路和第二开关子电路,第一开关子电路包括第一激励单元以及第一导通单元,第一激励单元和第一导通单元分隔设置,第一激励单元用于调整第一导通单元的通断状态;第二开关子电路包括第二激励单元以及第二导通单元,第二激励单元和第二导通单元分隔设置,第二激励单元用于调整第二导通单元的通断状态。第一激励单元和第一导通单元分隔设置,第二激励单元和第二导通单元分隔设置,使得电池选择电路与电池相互隔离,减少了电池选择电路对电池检测的干扰,从而提高了对电池的检测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274716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364200.0
申请日:2023-10-20
申请人: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IPC分类号: G06V10/764 , G06V10/58 , G06V10/80 , G06V10/82
摘要: 本申请涉及一种故障检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涉及人工智能技术领域,可应用于配电网领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待测设备在目标时段的目标红外图像集和目标可见光图像集,对目标红外图像集中的目标红外图像和目标可见光图像集中的目标可见光图像进行融合,得到目标融合图像集,随后,通过故障检测模型,根据目标红外图像集、目标可见光图像集和目标融合图像集,确定待测设备的目标故障检测结果。采用本方法能够提高故障检测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937464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410104865.6
申请日:2024-01-24
申请人: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IPC分类号: H02J3/00 , G06Q10/04 , G06Q50/06 , G06N3/045 , G06N3/0499 , G06N3/048 , G06N3/088 , G06N3/09 , G06N3/084
摘要: 本发明涉及电网负荷功率预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基于PSR‑DBN组合模型短期电力负荷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电力负荷数据进行预处理;采用相空间重构技术处理时间序列数据,通过确定延迟时间和嵌入维度来重构相空间;在相空间重构后,使用深度置信网络进行特征提取和预测;对深度置信网络进行逐层预训练和微调,所述逐层预训练利用无监督学习算法逐层训练网络的权重和偏置,所述整体微调在逐层预训练的基础上,使用前向传播、反向传播结合有监督学习算法对深度置信网络进行微调;模型评估与优化。本发明,提供了丰富的数据样本,增强了模型对复杂非线性关系的理解和捕捉能力,在电力负荷预测任务中,两种方法结合使用的方法展现出显著的高准确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