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501390A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2110144613.2
申请日:2021-02-03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C21C7/07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去除镁铝尖晶石夹杂物的精炼渣系的设计方法。该设计方法包括:建立镁铝尖晶石夹杂物运动模型,获得镁铝尖晶石夹杂物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判断镁铝尖晶石夹杂物所处状态;计算不同尺寸夹杂物去除应满足的精炼渣系的粘度和界面特性条件;绘制去除优势区图;根据钢种要求获得钢材中未去除夹杂物最大尺寸,并根据去除优势区图选取目标渣粘度及表面张力系数;根据目标渣粘度和所述表面张力系数分别计算得到第一精炼渣系成分组成和第二精炼渣系成分组成,取其交集确定目标精炼渣系成分组成。本申请提供的设计方法,能够获得高效去除夹杂物的渣系。
-
公开(公告)号:CN110055465A
公开(公告)日:2019-07-26
申请号:CN201910406834.5
申请日:2019-05-16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一种中锰超高强度钢及其制备方法,钢的化学成分以质量百分比计为C:0.20%~0.45%,Mn:3.0%~6.0%,Si:1.0%~4.0%,Al:0.5%~3.0%,其中1.5%≤Al+Si≤5.5%,P≤0.01%,S≤0.02%,Nb:0%~0.05%,V:0%~0.05%,Ti:0%~0.05%,其中0%≤Nb+V+Ti≤0.05%,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制备时采用淬火回火工艺,通过调节临界区奥氏体化TIA温度,空冷或者水冷至室温RT,随后利用回火处理完成碳配分步骤。本发明工艺简单,制备出的中锰超高强度钢抗拉强度可达1150~1950MPa,最高强塑积可达40GPa·%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9979846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510444136.X
申请日:2025-04-10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 广西盛隆冶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高强度车轮钢的制备方法,包括:提供初始钢坯,所述初始钢坯的组分以质量百分比计包括:C:0.045%~0.055%,Si≤0.03%,Al:0.30%~0.50%,Mn:1.60%~1.80%,Ti:0.05%~0.07%,Nb:0.010%~0.015%,V:0.02%~0.04%,Y:0.003%~0.025%,S:≤0.002%,P:≤0.008%,N:≤0.0016%,Fe:bal;对初始钢坯进行多次热轧处理,得到热轧板,热轧处理包括粗轧和精轧,粗轧的终轧温度大于精轧的开轧温度;对热轧板以第一冷速冷却至第一温度,得到第一钢板;对第一钢板以第二冷速冷却至第二温度,得到第二钢板;对第二钢板以第三冷速冷却至卷取温度,得到第三钢板,所述第一冷速和所述第三冷速均大于第二冷速;对所述第三钢板卷取后得到第一钢卷;对所述第一钢卷进行酸洗平整处理,得到所述高强度车轮钢。本发明还公开了高强度车轮钢。
-
公开(公告)号:CN119208716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700754.8
申请日:2024-11-26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H01M10/0562 , H01M10/058 , C04B35/50 , C04B35/62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锂电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熵石榴石型氧化物固态电解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将“高熵”概念引入到氧化物固态电解质中,利用晶格畸变增加材料本体的构型熵,促进稳定相的形成,有效克服氧化物固态电解质离子电导率低等问题。通过异价离子的掺杂,可以替代结构内部的Li+,产生Li空位显著降低Li+的扩散能垒,进一步提高材料的离子电导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979190A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411176625.3
申请日:2024-08-26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C22C33/04 , C21D8/00 , C22C38/04 , C22C38/38 , C22C38/28 , C22C38/24 , C22C38/22 , C22C38/26 , C22C38/06 , C22C38/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碳高扩孔钢的制备方法,提供初始钢坯;对初始钢坯进行热轧,得到热轧板,所述热轧板的晶粒平均等效圆直径尺寸在2μm至5μm之间,所述热轧板包括纳米析出相;对所述热轧板冷却至卷取温度,得到第二钢板,所述第二钢板的显微组织包括铁素体、贝氏体和纳米析出相;对所述第二钢板进行卷取后冷却,得到所述低碳高扩孔钢;其中,初始钢坯的组分包括:碳0.03~0.06wt%;锰1.55~1.8wt%;铬0.55~0.8wt%;钛0.08~0.10wt%;铌0.02~0.05wt%;钒0.02~0.06wt%;钼0.02~0.05wt%;铝;硅;余量为Fe,且初始钢坯的组分满足如下关系:0.12wt%≤WSi+WAl≤0.35wt%;其中,WSi表示硅的含量,WAl表示铝的含量。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低碳高扩孔钢。
-
公开(公告)号:CN118213007A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410127746.2
申请日:2024-01-30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G16C20/70 , G16C60/00 , G06F30/27 , G06F113/26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金属材料设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多目标性能协同优化的六元难熔高熵合金设计方法,包括:获取数据进行预处理生成数据集;训练多个机器学习模型并对多个模型分别进行特征选择,建立多目标性能预测模型和特征组合;基于特征组合构建候选合金成分空间,通过热力学计算对候选成分空间进行预筛选;使用多目标性能预测模型计算候选合金成分空间的MOEI值并排序;对前列的合金成分空间进行熔炼制备合金,测试获取测试数据;将测试数据返回至训练集中,循环迭代以获得多目标性能协同优化的目标合金材料。本方法基于多机器学习模型预测并引入热力学计算、主动学习进行优化,可以获得强度和韧性都高的六元难熔高熵合金。
-
公开(公告)号:CN114574760B
公开(公告)日:2023-02-17
申请号:CN202210169805.3
申请日:2022-02-23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 河钢股份有限公司唐山分公司
IPC: C22C38/02 , C22C38/38 , C22C38/06 , C22C38/22 , C22C38/26 , C22C38/28 , C22C38/32 , C22C33/04 , C21D8/02 , C21D1/26 , C23C2/06 , C23C2/40 , C23C2/28 , C21D6/00 , C21D6/02 , C21D11/00 , B21B37/74
Abstract: 一种1500MPa级高成形性合金化热镀锌双相钢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热镀锌高强度汽车用钢技术领域。成分质量百分比为C:0.21%~0.24%,Si:0.71%~0.80%,Mn:2.66%~2.85%,Alt:0.91%~1.10%,Cr:0.71%~1.10%,Mo:0.21%~0.35%,Nb:0.041%~0.085%,Ti:0.051%~0.095%,B:0.003~0.005%,P:0.035~0.070%,S≤0.004%,N≤0.0025%,且Si+Al:1.62%~1.90%,Cr+Mo:0.92%~1.45%,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通过添加Cr、Mo、Nb、Ti、B和P等元素及控制工艺参数可显著细化晶粒,通过细晶强化、固溶强化和析出强化提高双相钢的强度,通过C、Mn、Si、Al元素的加入引入残余奥氏体提高成形性,通过铁素体和马氏体晶粒超细化并且分布均匀,形成大量细小弥散分布的纳米尺度的第二相粒子,改善双相钢的氢脆敏感性。本发明生产的高成形性合金化热镀锌双相钢抗拉强度≥1510MPa,屈服强度≥805MPa,断后伸长率≥8.0%。
-
公开(公告)号:CN111270133B
公开(公告)日:2021-10-12
申请号:CN202010079983.8
申请日:2020-02-04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一种热轧含硼中锰高强钢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汽车用高强钢技术领域。该钢的化学成分C:0.10%~0.14%,Si:2.55%~4.0%,Mn:13.5%~17.0%,Cr:2.05%~3.0%,Ni:0.8%~2.0%,Cu:1.85%~3.0%,B:0.05%~0.80%,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制备时,通过在一定温度范围热轧,获得奥氏体基体和分布在奥氏体基体上的沉淀强化硼化物相,且奥氏体中包含有孪晶、位错和层错等,从而使得本发明钢在变形时能同时发生TRIP和TWIP效应。本发明钢的屈服强度500‑580MPa,抗拉强度1200‑1350MPa,延伸率42‑45%,强塑积54‑58GPa·%,力学性能明显优于全奥氏体TWIP钢。本发明钢工艺简单,具有工业生产可实现性和实际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0129680B
公开(公告)日:2020-10-09
申请号:CN201910511960.7
申请日:2019-06-13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锰轻质Q&P钢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汽车用高强钢技术领域。该钢的化学成分以质量百分比计为:C:0.3~0.5%,Si:1.0~2.5%,Mn:3.0~5.0%,Al:3.1~5.5%,Al+Si:>5.5%,P+S+N≤0.03%,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制备步骤为:冶炼、铸造、锻造、两段式热轧、两次热处理。本发明的中锰轻质Q&P钢组织由亚稳奥氏体、α‑铁素体、δ‑铁素体和回火马氏体组成,力学性能为屈服强度611‑670MPa、极限抗拉强度1073‑1201MPa、延伸率15.5‑22.7%,钢密度显著减低,可以有效实现汽车轻量化。
-
公开(公告)号:CN111270133A
公开(公告)日:2020-06-12
申请号:CN202010079983.8
申请日:2020-02-04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一种热轧含硼中锰高强钢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汽车用高强钢技术领域。该钢的化学成分C:0.10%~0.14%,Si:2.55%~4.0%,Mn:13.5%~17.0%,Cr:2.05%~3.0%,Ni:0.8%~2.0%,Cu:1.85%~3.0%,B:0.05%~0.80%,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制备时,通过在一定温度范围热轧,获得奥氏体基体和分布在奥氏体基体上的沉淀强化硼化物相,且奥氏体中包含有孪晶、位错和层错等,从而使得本发明钢在变形时能同时发生TRIP和TWIP效应。本发明钢的屈服强度500-580MPa,抗拉强度1200-1350MPa,延伸率42-45%,强塑积54-58GPa·%,力学性能明显优于全奥氏体TWIP钢。本发明钢工艺简单,具有工业生产可实现性和实际应用价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