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棱柱形电池的优化的电池盖和电流夹

    公开(公告)号:CN106716673A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580052100.1

    申请日:2015-11-24

    Abstract: 电池盖,所述电池盖用于棱柱形电池、尤其是用于锂基电池,所述电池盖具有:盖板(6),所述盖板包括下侧(6d)、上侧(6e)和至少一个导电空隙(6a、6b);设置在上侧(6e)上的两个电接头(2、4);第一和第二电流夹(1、3),所述第一和第二电流夹与盖板(6)能在各自设置在下侧(6d)上的连接区域中连接,其中,在导电空隙(6a、6b)中设置电导体(2a、4a),电接头(2、4)和电流夹(1、3)利用所述电导体可接触导通,其特征在于,盖板(6)在至少一个所述连接区域中具有与导电空隙(6a、6b)间隔开距离的连接空隙(6c),至少一个所述电流夹(1、3)在连接空隙(6c)中能与盖板(6)形锁合地连接,盖板(6)尤其是在如下区段中具有至少基本上平的上侧(6e),连接区域在所述区段中设置在下侧上。

    聚合物电池预弯极耳装置
    9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654136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611205235.X

    申请日:2016-12-23

    Inventor: 张健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22 H01M2/26 H01M4/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池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聚合物电池预弯极耳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垂直设置立板,所述立板的侧面固定有双轴气缸,所述双轴气缸的活塞杆上固定有压块弯板,所述压块弯板的底面与底板平行,所述压块弯板的底面固定有压块模具;所述底板上固定两个支撑板,两个支撑板上固定有第一平板和第二平板,所述第一平板的一端固定有侧边挡板,在所述第一平板和第二平板之间设有挡片,所述挡片与所述压块模具的一端平行相切。两个压块模具同时动作,预弯正极耳和负极耳,提高装置的利用率。

    动力电池顶盖结构、动力电池及电池模组

    公开(公告)号:CN106601940A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710010684.7

    申请日:2017-01-06

    Inventor: 朱凌波 李全坤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储能器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动力电池顶盖结构、动力电池及电池模组包括顶盖片、第一电极组件、第二电极组件、第二柔性电连接件以及第二连接块,第二柔性电连接件具有第二电极组件连接部、第二变形部和第二连接块连接部,第二电极组件连接部与第二电极组件电连接,第二连接块连接部与第二连接块电连接,第二变形部连接第二电极组件连接部和第二连接块连接部,第二连接块能够相对于第二电极组件发生位移。动力电池包括所述的动力电池顶盖结构。电池模组包括汇流排以及多个所述的动力电池,多个第二连接块之间通过汇流排电连接。本申请所提供的动力电池顶盖结构能够使第二连接块在外力作用下相对于第二电极组件发生位移。

    电池单元
    9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247093B

    公开(公告)日:2017-03-01

    申请号:CN201380012337.8

    申请日:2013-02-15

    Inventor: 孔明哲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26 H01M2/08 H01M2/30

    Abstract: 本发明的电池单元包括:电极组装体,其包括第一电极部、第二电极部以及分离膜;第一端子及第二端子,它们分别从上述第一电极部及第二电极部向第一方向或向该第一方向的相反方向即第四方向延伸;第一极耳及第二极耳,它们分别与上述第一端子及第二端子连接;以及壳体,其形成有密封部,该密封部在内部收纳上述电极组装体、第一端子及第二端子,以上述第一极耳及第二极耳向外侧露出的方式被密封,并且在相接合的周面涂敷密封部件而被密封。

    电池
    96.
    发明公开
    电池 有权

    公开(公告)号:CN106207269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10750410.7

    申请日:2016-08-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8 H01M2/04 H01M2/22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电池。电池包括顶盖、第一集电件以及若干裸电芯,每个所述裸电芯包括第一极耳以及第二极耳,所述第一极耳位于所述裸电芯的一个侧部并且包括第一片状层叠部分,所述第二极耳位于所述裸电芯的另一侧部并且包括第二片状层叠部分,所述顶盖包括第一极柱和第二极柱,所述第一集电件为第一柔性体,包括相连接的第一极柱连接部分和第一极耳连接部分,所述第一极柱连接部分与所述第一极柱连接,所述第一极耳连接部分与所述第一片状层叠部分连接,所述第二极柱与所述第二极耳电连接。利用该方案,降低了裸电芯的入壳难度。

    一种电池极耳与盖板的连接组件

    公开(公告)号:CN106129318A

    公开(公告)日:2016-11-16

    申请号:CN201610723258.3

    申请日:2016-08-25

    Inventor: 严黎坚 王晨旭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22 H01M2/26

    Abstract: 一种电池极耳与盖板的连接组件,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包括保持架、固持件和极耳组,所述保持架与固持件固定连接,所述保持架上装配有用于缠绕、挤压极耳组的压片。该连接组件的保持架上装有压片,极耳组缠绕在压片上、挤压在压片和固持件之间,实现了极耳与盖板间的非焊接连通,从而增大了电池的电流流通量;未经过焊接处理极耳可以回收使用,且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形成用于固态电池的互连

    公开(公告)号:CN106104902A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580015145.1

    申请日:2015-03-12

    Applicant: 谷歌公司

    Inventor: R.C.巴德瓦杰

    Abstract: 所公开的是具有改善能量密度的电池和制造电池的方法。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一阴极集流器和第一阳极集流器提供在基板的第一侧上。第二阴极集流器和第二阳极集流器提供在基板的第二侧上。激光用于形成:在第一阴极集流器和第二阴极集流器之间通过基板的第一通道以及在第一阳极集流器和第二阳极集流器之间通过基板的第二通道。阴极互连经由第一通道形成在第一阴极集流器和第二阴极集流器之间。阳极互连经由第二通道形成在第一阳极集流器和第二阳极集流器之间。

    一种铜镍复合汇流片的生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977438A

    公开(公告)日:2016-09-28

    申请号:CN201610044584.1

    申请日:2016-01-25

    Inventor: 慈晟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铜镍复合汇流片的生产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准备基材;步骤二,在铜带上均匀铺洒一层钎焊料;步骤三,采用夹具夹紧吻合连接的镍带和铜带;步骤四,通过钎焊炉进行钎焊;步骤五,对铜镍复合带进行蚀刻,形成铜镍复合汇流片;步骤六,电镀;步骤七,烘干。这种方法采用钎焊的方式将需要的铜带和镍带直接焊接在一起,生产工艺简化,降低了生产成本低,且各个步骤易于控制,降低不良品的产生,提高了经济效益。这种方式生产出来的铜镍汇流片的导电性能好,整体重量轻,焊接效果好,能够使铜带和镍带充分接触,不会有气泡的产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