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774676A
公开(公告)日:2015-07-15
申请号:CN201510113811.7
申请日:2015-03-16
Applicant: 三峡大学
IPC: C10M169/04 , C10M177/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功能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高导电性的磁流变液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39.8%~90%载液、0.2%~2%表面活性剂、8%~60%镀银羰基铁粉;本发明制备镀银羰基铁粉,采用化学镀的方法;本发明制备磁流变液的方法为,将39.8%~90%载液、0.2%~2%表面活性剂用混合机搅拌均匀后,加入8%~60%镀银羰基铁粉,通过粉碎装置研磨1~4小时,制备成磁流变液。本发明的磁流变液具有高导电性,制备工艺简单,可实现工业化生产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4764928A
公开(公告)日:2015-07-08
申请号:CN201510103949.9
申请日:2015-03-10
Applicant: 三峡大学
IPC: G01R19/25
Abstract: 一种适合变电站现场的便携式脉冲大电流测量装置,包括脉冲大电流传感器,脉冲大电流传感器通过屏蔽线与数字化处理单元相连,数字化处理单元输出为光信号形式,通过光纤与光电传输单元相连;光电传输单元靠近终端处理单元,其输入信号为光信号,输出信号为电信号,该电信号通过USB传输线接入终端处理单元。本发明一种适合变电站现场的便携式脉冲大电流测量装置,现场可移动性强,可随时对需要测量的位置进行电流测量,无需中断被测装置的运行,准确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04218801A
公开(公告)日:2014-12-17
申请号:CN201410499925.5
申请日:2014-09-26
Applicant: 三峡大学
Abstract: 一种非隔离型高增益DC/DC变换器,包含电感L1、L2,功率开关S1、S2,二极管D1、D2、D3、D4、电容C1、C2、C3、C4;第一电感L1一端、第二电感L2的一端同时接输入电源uin的正极,第一电感L1另一端、第二电感L2的另一端分别接第一功率开关S1的漏极、第二功率开关S2的漏极;第一功率开关S1的源极、第二功率开关S2的源极接输入电源uin的负极;第一功率开关S1、第二功率开关S2的栅极分别接各自的控制器。本发明一种非隔离型高增益DC/DC变换器,与现有的高增益升压变换器相比,不含有变压器和耦合电感,EMI特性好,电路拓扑简单,控制系统设计和实现难度均较低。
-
公开(公告)号:CN104218800A
公开(公告)日:2014-12-17
申请号:CN201410499922.1
申请日:2014-09-26
Applicant: 三峡大学
IPC: H02M3/156
Abstract: 一种高降压非隔离型DC/DC变换器,包含电感L1、L2,二极管D1、D2,开关管Sa、Sb和一个降压单元;开关管Sa、Sb的集电极同时接输入电源uin的正极,其中开关管Sa的发射极接降压单元的第一端口,开关管Sb的发射极接降压单元的第二端口;降压单元的第三端口和第四端口分别接第一电感L1一端、第二电感L2一端,同时在降压单元的第三端口和第一电感L1的接点处还连接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在降压单元的第四端口和第二电感L2的接点处还连接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第一电感L1另一端、第二电感L2的另一端同时接输出滤波电容Co的正极。本发明DC/DC变换器,不仅可以实现高降压变换,且降压单元中子模块数可根据实际应用场合的需要进行调节,应用范围广。
-
公开(公告)号:CN118962278B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0932807.2
申请日:2024-07-12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三峡大学
IPC: G01R3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同沟敷设电力电缆对通信信号电缆的影响预测方法,属于电力电缆技术领域,首先以距离为最大参考依据计算得到干扰影响因子,并以模拟的方式进行预期干扰计算,得到的初级干扰结果表示了在金属护套失效的前提下对应位置的干扰程度,进而根据初级干扰结果进行筛选,得到初级干扰段落作为故障检测的范围,相比全线路遍历的检测,这种方式通过前期的计算可以去掉干扰可能性很小的区域,大幅减少故障检测范围,以提高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294043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229035.2
申请日:2024-09-03
Applicant: 三峡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19/02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IGBT模块的分数阶热网络模型建模与参数辨识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S1、基于IGBT模块传热机理与分数阶微积分之间的数学函数运算关系,建立IGBT模块热阻抗的分数阶热网络模型;S2、基于任意型号IGBT模块数据手册中所给的结‑壳瞬态热阻抗曲线,辨识分数阶热网络模型中的分数阶热容C,阶次α,热阻R与时间常数τ;本发明所提分数阶热网络模型能够准确地描述IGBT模块热阻抗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从而能够为含有该类元件的电路系统设计与可靠性分析提供参考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4548012B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210121763.6
申请日:2022-02-09
Applicant: 三峡大学
IPC: G06F30/367
Abstract: 基于三维频率响应曲线质心分析的变压器绕组变形故障诊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变压器绕组集中参数模型,得到正常绕组幅频数据和相频数据;调整变压器绕组集中参数模型电路参数,获取绕组不同故障状态下的幅值、相位数据;将获取的频率、幅值和相位,作为x、y、z值呈现在三维笛卡尔坐标系中,建立三维频率响应曲线;分别计算频率、幅值和相位所表示的质心坐标,将所得坐标进行可视化,得出每条三维频响曲线的质心分布;建立一个三维坐标系,不同故障三维频响曲线质心分布在其周围,根据质心分布区间的不同确定绕组发生的故障类型。该方法可以通过三维频率响应曲线质心分布区间的不同,能够灵敏并有效的将绕组的所发生的故障类别区分开来。
-
公开(公告)号:CN117932238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311784427.0
申请日:2023-12-21
Applicant: 三峡大学
IPC: G06F18/15 , G06F18/213 , G06F18/243 , G06N3/0442 , G06N3/045 , G06N20/20 , G06N5/01 , G06F123/02
Abstract: 一种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可听噪声无效数据清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收集到的可听噪声A声级数据以一定倍频程形式划分为多个频程数据,利用AM‑LSTM‑LightGBM模型判定A声级数据有效性,将无效数据直接剔除;对删除无效数据后的A声级数据中存在的缺失值,利用均值插补法进行填补;对未进行无效数据剔除的数据集、基于AM‑LSTM‑LightGBM模型对无效数据剔除后的数据集、将无效数据删除并使用均值插补法填补完整的数据集,分别求取L5、L50、L95值。与传统的方法相比,该方法无需考虑气象因素也能达到更高的无效数据分类准确率;并且由于考虑到了缺失值的填补,能够为后续的科学研究提供更加完备的数据集。
-
公开(公告)号:CN117543671A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311273913.6
申请日:2023-09-28
Applicant: 三峡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分层事件触发的混合微电网协调优化方法,包括:S1:构建风力发电机一次控制策略,根据风力发电机最大功率跟踪策略控制风力发电机;S2:构建光伏发电单元一次控制策略,根据光伏最大功率跟踪策略和PI电压调控策略控制光伏发电单元;S3:构建储能单元一次控制策略,根据PI电流调控策略和PI电压调控策略控制储能单元;S4:构建互联变换器一次控制策略,根据PI电流调控策略和PI电压调控策略控制互联变换器;S5:构建风机本地控制器、升压本地控制器、双向本地控制器以及换流本地控制器二次控制策略;本发明采用分层事件触发的方法实现混合微电网的协调控制,在设计模式下保持微电网的可靠性、稳定性和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394385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147335.1
申请日:2023-09-05
Applicant: 三峡大学
Abstract: 考虑动态频率约束和多重不确定性的风电装机容量优化方法,包括:步骤1:建立含负荷侧惯量的动态频率响应模型,得出频率最低点和频率变化率的表达式;步骤2:基于风机类型和风机台数整体优化模型,并进行二次整数变量线性化处理;步骤3:建立考虑多重不确定性模糊机会约束的装机容量优化模型;步骤4:以风电场收益最大为目标函数,求解最佳风电装机容量。本发明能够增强系统抵抗突发功率扰动的能力,极大提高系统频率安全性,改善系统惯性响应和调频能力,使得消纳风能的能力增强,从而有效提高风电装机容量和风电场净收益。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