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971677B
公开(公告)日:2021-11-09
申请号:CN201911133976.5
申请日:2019-11-19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对抗强化学习的电力物联网终端设备边信道安全监测方法,属于智能电网安全领域。通过对终端设备的功耗边信道信息进行预处理和统计分析,确定与终端设备工作状态变化相关的特征组合,将预处理后的边信道特征作为异常监测模型的输入。将终端设备正常工作状态下的历史边信道数据作为正常样本输入异常监测模型,训练多种正常工作状态下的基于单分类的异常监测模型,通过新的终端设备异常状态数据,验证基于边信道信息的终端设备异常监测模型的有效性及其性能。在实际监测过程中,采用异常监测智能体自动选择单一异常监测模型执行程序,实现算法复杂度的自适应调节,兼顾准确度和快速性,提高了电力物联网终端设备的安全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2398358B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011229165.8
申请日:2020-11-06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吉林省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迭代结构参数的并网逆变器控制方法,涉及逆变器控制技术领域。本发明在dq坐标系下建立逆变器并网控制的二阶离散化数理模型,找出被控量逆变器输出电流iout与输入量逆变器调制波电压upwm之间的数学关系和参与计算的物理量电感电流i,电容电压uC,替代了传统的PI控制,适合在结构参数不变或缓慢变化的系统中应用,如并网逆变器系统,实现结构参数自适应,算法更加智能,动态响应速度更快,静态稳定效果更好。
-
公开(公告)号:CN113471948A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2110696174.6
申请日:2021-06-23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吉林省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Inventor: 吕项羽 , 王佳蕊 , 李德鑫 , 田春光 , 邓卫 , 张海锋 , 张家郡 , 庄冠群 , 裴玮 , 李成钢 , 王伟 , 陈璟毅 , 刘畅 , 高松 , 孟涛 , 蔡丽霞 , 张懿夫 , 冷俊 , 张钰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风光储互补制氢交直流系统的自适应管控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基于风光储互补制氢交直流系统的历史运行数据形成专家库并推理预测,预测当前时刻t的储能装置功率理论值;步骤2:基于步骤1预测的当前时刻t的储能装置功率理论值进行自适应管控。本发明提出风光储互补制氢交直流系统的自适应管控方法,减少系统控制复杂度,实现复杂工况下系统的自适应管控,并同时确保高效、平稳制氢。
-
公开(公告)号:CN113114713A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2011189353.2
申请日:2020-10-30
Applicant: 吉林省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长春亿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基于云平台移动互联技术的电力信息交互方法,属于电力领域;本发明对电力信息进行加密,向云计算环境密文传送,并在指定的设备间进行传输和交互,实现信息交互与硬件设备参数绑定,将授权硬件信息整合至信息文件中,在加密解密过程只有授权硬件设备可以加密解密,完成信息交互。本发明解决了市场环境下多类型用户与电力交易平台的信息交互问题,打破传统只能在电力用户办公地点、办公时间内获取电力信息的时间和空间限制,实现电力信息交互的及时性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069786B
公开(公告)日:2021-04-06
申请号:CN201710200161.9
申请日:2017-03-3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升风电消纳的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所述风电机组输出通过风电系统交流母线汇流,所述风电系统交流母线经风电系统变压器并通过输电线路接入电网,所述电池储能系统通过储能及供热系统交流母线汇流,所述储能及供热系统交流母线经储能及供热系统变压器并通过输电线路接入电网,所述供热系统与所述储能及供热系统交流母线连接;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电池储能系统快速响应特性解决蓄热式锅炉调节速率与风功率快速波动不匹配问题,通过电池储能系统电能双向调节能力实现联合系统多目标运行,实现风电功率的最大消纳。
-
公开(公告)号:CN112165113A
公开(公告)日:2021-01-01
申请号:CN202011211183.3
申请日:2020-11-03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吉林省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沈阳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能质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对混合储能系统控制的保障微电网电能质量的方法。通过对储能电流器的控制可以实现根据微电网系统功率的平衡情况释放电能或吸收电能,并具有良好的响应速度。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采用能量型锌溴液流电池及功率型钛酸锂电池的混合储能方式,实现了光储微电网电压的动态调节;步骤2、采用对储能系统的DC/AC变流器和DC/DC变流器的两级控制策略应用于微电网并网运行;步骤3、采用对储能系统的改进下垂无差调频控制方法应用于该微电网的离网运行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7727910B
公开(公告)日:2020-12-18
申请号:CN201710911182.1
申请日:2017-09-29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北京航天时代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佳颖 , 冯利民 , 王朔 , 王鼎 , 李德鑫 , 吕项羽 , 张志鑫 , 刘鸿蕾 , 王利清 , 张生营 , 张峰 , 司磊 , 黄宇军 , 朱振林 , 白贵升 , 靳俊杰 , 张来圆 , 任楠楠 , 贾青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无源电子式互感器的变电站电流同步采集装置,包括无源电子式电流互感器敏感环、保偏光纤、无源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电气单元、合并单元和故障录波及网络记录分析装置,敏感环套在被测变电站GIS出线套管外,电气单元通过保偏光纤发送光信号至敏感环,经敏感环内部反射镜反射后再经由保偏光纤返回电气单元,电气单元对偏振角变化后的电光信号进行光电转换及解调,输出电流数据至合并单元,合并单元将采集到的电流数据,打上同步时钟时标,形成电流报文发送至故障录波及网络记录分析装置,故障录波及网络记录分析装置解析所收到的电流报文,得到变电站相应的GIS的出线电流。本发明简单可靠、实用性强、数据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07181272B
公开(公告)日:2020-07-07
申请号:CN201710367602.4
申请日:2017-05-23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吉林省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Inventor: 吕项羽 , 姚强 , 王鼎 , 樊士荣 , 田春光 , 李德鑫 , 王佳颖 , 常学飞 , 刘宸 , 王家尊 , 袁野 , 余达菲 , 苏阔 , 周宏伟 , 李成钢 , 高松 , 陈璟毅 , 孟涛 , 王鹤 , 刘畅 , 蔡丽霞 , 王长胜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储能系统提升调峰空间的风电消纳方法,在建立计及风火机组出力平滑约束和风电渗透率极限约束的含风电场日调度模型基础上,构建了利用储能系统提升风电调峰空间的风火储联合系统日调度模型。以联合系统总成本最小和风电上网电量最大化为多目标,运用基于Pareto最优的多目标SA‑PSO算法求取联合系统优化调度方案。本发明能够实现通过储能系统提升风电调峰空间后对风电的实时有效消纳,对于指导实际风电并网运行与优化调度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6503865B
公开(公告)日:2020-05-05
申请号:CN201610993289.0
申请日:2016-11-11
Applicant: 吉林省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IPC: H02J3/32
Abstract: 一种基于机会约束规划的混合储能容量优化配置方法属于风光储混合发电系统储能配置优化技术领域。本发明在计算得出混合储能系统所需的功率容量和能量容量的基础上,采用机会约束规划算法,计算出不同置信水平下,混合储能系统中蓄电池和超级电容的最优容量配置。此优化方法的优化目标为总成本最小。本发明所提的方法和所建优化模型的技术合理性和经济实用性都很强,为风光储混合发电系统的规划设计提供理论支撑和技术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0971677A
公开(公告)日:2020-04-07
申请号:CN201911133976.5
申请日:2019-11-19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对抗强化学习的电力物联网终端设备边信道安全监测方法,属于智能电网安全领域。通过对终端设备的功耗边信道信息进行预处理和统计分析,确定与终端设备工作状态变化相关的特征组合,将预处理后的边信道特征作为异常监测模型的输入。将终端设备正常工作状态下的历史边信道数据作为正常样本输入异常监测模型,训练多种正常工作状态下的基于单分类的异常监测模型,通过新的终端设备异常状态数据,验证基于边信道信息的终端设备异常监测模型的有效性及其性能。在实际监测过程中,采用异常监测智能体自动选择单一异常监测模型执行程序,实现算法复杂度的自适应调节,兼顾准确度和快速性,提高了电力物联网终端设备的安全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