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804202B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210608330.3
申请日:2022-05-31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C01G30/00 , B01J20/281 , B01J20/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锑酸无机吸附剂、制备方法及应用,制备方法包括:取Sb2O3经双氧水氧化,后经陈化、干燥处理,干燥处理采用真空冷冻干燥法进行干燥;冷冻温度为‑80℃~‑20℃,冷冻时间为4h~16h,真空度为1Pa‑100Pa,干燥时间为12h~48h。本发明获得的聚锑酸无机吸附剂吸附容量更高,吸附速率更快,且利于缓减装柱后容易发生的板结、堵塞问题,更适合于色谱柱操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5683502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1391372.2
申请日:2022-11-08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1M3/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碘‑125提取装置的检漏装置及其方法,属于放射性同位素设备技术领域。其包括:底板以及安装在所述底板上的检漏机构;所述检漏机构包括:相互可拆卸连通的手转阀、气压表和气检座;所述手转阀通过气阀座安装在所述底板上;所述气检座上安装有碘‑125提取装置;所述气检座上还设有两个检漏气嘴,且两个所述检漏气嘴分别与所述碘‑125提取装置上的柱嘴相连通。本发明提供的用于碘‑125提取装置的检漏装置可保证生产过程中碘‑125回路装置的泄漏率的要求,该检漏装置的使用可避免昂贵气体的损失和放射性气体释放,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放射性操作时间,降低工作人员的辐射伤害。
-
公开(公告)号:CN115406995A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申请号:CN202211118820.1
申请日:2022-09-13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核燃料燃耗分析及裂变产物制备的装置、方法及应用,装置包括离子色谱分离模块、联用接口模块、组分收集模块和质谱检测模块。核燃料溶解液通过色谱仪的自动进样器进入色谱分离模块,柱后流出液通过一分二比例阀一部分流入ICP‑MS检测模块用于燃耗测量,另一部分流入组分收集模块用于制备高纯镧系裂变产物。本发明实现了燃耗分析与裂变产物制备一体化,可对铀及裂变产物的分离效果进行实时在线监测,测量获得核燃料燃耗值,同时对分离得到的高纯组分进行自动收集,简化流程。
-
公开(公告)号:CN114203326A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申请号:CN202111517496.6
申请日:2021-12-13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石墨烯封装超薄镍‑63辐射源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应用,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PMMA/石墨烯薄膜上制备63NiCl2薄膜,获得PMMA/石墨烯/63NiCl2薄膜;S2、将步骤S1制备的PMMA/石墨烯/63NiCl2薄膜与PMMA/石墨烯薄膜面对面接触,使63NiCl2薄膜置于两层石墨烯之间,获得PMMA/石墨烯/63NiCl2/石墨烯/PMMA薄膜,然后真空干燥处理;S3、去除PMMA/石墨烯/63NiCl2/石墨烯/PMMA薄膜中的PMMA,获得石墨烯/63NiCl2/石墨烯薄膜;S4、将步骤S3获得的石墨烯/63NiCl2/石墨烯薄膜置于真空环境进行还原处理,将63NiCl2还原成63Ni膜,获得石墨烯封装超薄镍‑63辐射源薄膜。通过本发明所述制备方法制备的封装整体厚度较薄,且封装结构中的镍‑63辐射源薄膜的厚度仅约为1μm。
-
公开(公告)号:CN114200504A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申请号:CN202111517466.5
申请日:2021-12-13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1T1/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模拟β辐射源的电子束发生器及测试方法,电子束发生器包括电子光学系统,所述电子光学系统包括电子枪、正极、一级磁透镜和二级磁透镜;所述电子枪用于在尖端发射电子,所述电子枪与电压范围为0‑60kV的高压电源连接;所述正极设置在电子枪后端;用于加速在尖端发射的电子;所述一级磁透镜设置在正极后端,用于汇聚加速后的电子;所述二级磁透镜设置在一级磁透镜后端,用于将过焦点再次发散的电子束变成平行电子束。本发明所述电子束发生器不仅能够模拟β辐射源,且能够可产生能量密度不同的加速电子面光源,能够提高束流测量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188063A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2111517481.X
申请日:2021-12-13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H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纳米管阵列的肖特基结及其制备方法和β核电池,肖特基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制备TiO2纳米管阵列:将钛片进行预处理,然后依次经过第一次阳极氧化、第二次阳极氧化和退火处理,获得TiO2纳米管阵列;阳极氧化以钛片作为阳极,铂片作为阴极,采用的电解液包括氟化铵、乙二醇和水;S2、采用ALD法在步骤S1制备TiO2纳米管阵列表面沉积β辐射源层。本发明解决了现有肖特基结的辐射源利用率较低,且制备成的β电池能量转换效率较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121330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1332215.X
申请日:2021-11-11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钼锝发生器的制备方法,包括:靶件制备:对含钼靶材料进行辐照;靶料处理:对辐照后的含钼靶材料进行清洗处理;发生器组装:将处理后的含钼靶材料转入装有吸附材料的发生器分离柱中,组装得辐照钼锝发生器;所述含钼靶材料为钼酸类化合物、含钼杂多酸盐类化合物的一种。将凝胶制备过程放在辐照之前,可较好控制柱体填料的稳定性,增加制备发生器的稳定性与锝‑99m溶液的比活度,分离柱体积降低,淋洗峰窄,提高锝‑99m溶液的品质。且有效减少制备时间,减少99Mo在制备过程中衰变损失,极大降低人员受照剂量,减少三废处理和铀回收等难题,降低生产和废物处理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3413928A
公开(公告)日:2021-09-21
申请号:CN202110699048.6
申请日:2021-06-23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镍‑63自动化分离装置及其分离工艺,分离装置包括第一配料罐、第二配料罐、第三配料罐、样品罐、离子交换柱、产品罐和废液罐;第一配料罐、第二配料罐和第三配料罐分别用于盛装浓盐酸、过氧化氢和去离子水,第一配料罐、第二配料罐和第三配料罐与样品罐之间均通过管道连通,第一配料罐和第三配料罐与离子交换柱之间均通过管道连通;样品罐、离子交换柱、产品罐和废液罐置于屏蔽箱体内;样品罐用于溶解辐照后镍金属,样品罐与离子交换柱通过管道连通,该管道上设置有第二输液泵,产品罐和废液罐均通过管道与离子交换柱的出料口连通。本发明能够实现辐照后镍金属溶解、镍‑63分离流程的自动化,能够适用于规模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0694565B
公开(公告)日:2021-08-24
申请号:CN201911036728.9
申请日:2019-10-29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续进料制备放射性碘‑131的生产装置,包括干馏炉,所述干馏炉包括加热炉体,加热炉体内设置有T型炉管,T型炉管包括大圆管,大圆管的两端分别与进气管Ⅰ和出气管连通,出气管与吸收装置连接,大圆管的侧壁上垂直设置有小圆管,大圆管内放置料舟,料舟包括相通的上层和下层,上层为熔料池,下层为废料池,熔料池设置在小圆管下方,所述干馏炉的上方设置有加料装置,所述加料装置包括加料漏斗,加料漏斗的底部通过中空管与小圆管连通,中空管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置有加料阀门Ⅰ和加料阀门Ⅱ,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内设置有用于实现自动化控制的控制器。本发明解决了现有干法工艺处理量小且无法连续进料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634586B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1910899802.3
申请日:2019-09-23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利用三相流化床处理放射性有机废物的方法及系统,包括以下步骤:(a)在三相流化床中填入流化基材、催化剂;(b)将放射性有机废物通入至三相流化床中,同时通入金属离子矿化剂、过热蒸汽、木炭、空气;(c)放射性有机废物中的放射性金属离子在流化床反应段中进行矿化包容反应,生成矿化产物,将核素包容在内;(d)放射性有机废物中的有机成分在流化床反应段中进行蒸汽重整反应,生产可燃小分子气体;(e)分离矿化产物。本发明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对于有机放射性废物处理方式的缺陷,实现对各类放射性有机废物的处理,实现较大程度的减容并将其内部包含的不稳定污染核素进行矿化包容的目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