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144822B
公开(公告)日:2015-03-04
申请号:CN201310108979.X
申请日:2013-03-29
IPC: B65D6/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杆上变压器装置的物流箱,包括箱体及若干个并排置于箱体内的抽屉。所述箱体包括顶盖、底板、左侧板、右侧板及后壁而构成一个前端敞开的容纳空间,并且所述底板的上端面上纵向地安装有若干对导轨;每个所述抽屉包括一侧板、一顶端板、一底端板、前端板及后端板而构成一个侧面敞开的容纳空间,每个抽屉的下端纵向安装两排与所述箱体内的每一对导轨对应的滑轮,使每个抽屉能各自沿着一对导轨进出所述箱体。本发明的用于杆上变压器装置的物流箱,它可以使杆上变压器装置的物料进行模块化划分,提高物资供应的标准化程度,化繁为简,给计划、生产和运行维护带来更方便、更高效的管理。
-
公开(公告)号:CN103015786B
公开(公告)日:2015-02-18
申请号:CN201210533266.3
申请日:2012-12-11
Applicant: 上海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上海电物集体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IPC: E04H12/12
Abstract: 一种具有接地一体化功能的混凝土电杆,属接地装置领域。其在混凝土电杆杆体中设置一根非预应力接地钢筋作为内置接地引下线;在混凝土电杆的底部设置一个接地管支架,非预应力接地钢筋与接地管支架固接为一体;在接地管支架下方设置一个接地极,所述的接地极与接地管支架固接为一体;所述的非预应力接地钢筋、接地管支架和接地极,构成混凝土电杆的接地极系统。可减少水泥电杆接地系统的偷盗事故,避免因供电线路上的接地管和引下线被偷盗而引发线路上的雷击、触电人身和设备事故,保障供电电网安全可靠运行,取消了现有电杆接电管加引下线的接地引下线结构,具有节约成本和节能环保的优势,还可使城市街道上的电杆在视觉上更加美观。
-
公开(公告)号:CN104037771A
公开(公告)日:2014-09-10
申请号:CN201410214948.7
申请日:2014-05-20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北京国电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IPC: H02J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网负荷下降调整方法和系统,该方法包括:接收到针对电网下达的负荷下降功率指标后,若电网中的能量输出设备所能提供的功率不能满足负荷下降功率指标,则使用各能量输出设备的功率指标更新负荷下降功率指标得到更新后的负荷下降功率指标;按照控制优先级从高到低的顺序,选取若干可控配电线路作为待控配电线路,使选取出的所有待控配电线路的预估下降功率总和满足更新后的负荷下降功率指标;根据确定出的将所有能量输出设备接入电网的能量输出设备接入控制策略、以及对从各待控配电线路上的可控用电设备中选取出的待控用电设备进行限电控制的用电设备控制策略,对电网进行控制。应用本发明,可以提高负荷下降调整的合理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009490A
公开(公告)日:2014-08-27
申请号:CN201410264308.7
申请日:2014-06-13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电源供电的移动式储能系统,包括储能电池、储能变流器柜、直流变换器柜、UPS电、第一AC/DC开关电源、第一DC/DC开关电源、第二AC/DC开关电源和第二DC/DC开关电源;所述储能电池的输出端分别连接第一DC/DC开关电源和第二DC/DC开关电源的输入端,所述第一AC/DC开关电源、第一DC/DC开关电源的输出端分别连接储能变流柜的输入端,所述第二AC/DC开关电源、第二DC/DC开关电源的输出端分别连接直流变换器柜的输入端,所述储能变流器柜的输出端连接UPS电源的输入端,所述UPS电源的输出端分别连接第一AC/DC开关电源和第二AC/DC开关电源的输入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解决了传统移动式储能系统在长时间闲置的情况下无法启动的问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3812219A
公开(公告)日:2014-05-21
申请号:CN201410050595.1
申请日:2014-02-14
IPC: H02J1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储能电站联合远程监控系统包括,储能电站监控子系统对光伏发电系统的储能电站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并将储能电站实时运行数据发送至远程监控数据平台;远程监控数据平台对储能电站实时运行数据进行监控和分析;能量管理子系统依据监控数据和分析结果,制定储能电站的控制策略;储能电站监控子系统依据能量管理子系统下发的功率调整指令,对储能电站进行出力调整。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多储能电站联合远程监控系统采用能量管理子系统-远程监控数据平台-储能电站监控子系统的分级监控,集中统一管理模式,确保储能电站处于高效的工作状态,有效地延长电力设备的使用寿命,同时使得日常监控和维护的工作更加简便。
-
公开(公告)号:CN103606942A
公开(公告)日:2014-02-26
申请号:CN201310520648.7
申请日:2013-10-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无功补偿功能的混合液流储能系统,包括通过直流断路器组相连的液流电池储能系统和超级电容器组;超级电容器组、双向直流/交流变换器、升压变压器、交流断路器与交流电网依次相连;液流电池储能系统包括全钒液流电池、钠硫电池和锌溴电池;超级电容器组为由单体超级电容器串联或并联组成;单体超级电容器为双电层超级电容器或电化学超级电容器。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具有无功补偿功能的混合液流储能系统能够有效提高分布式发电系统供电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595136A
公开(公告)日:2014-02-19
申请号:CN201310594627.X
申请日:2013-11-21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2J1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7838 , Y02P80/14 , Y04S10/527 , Y04S40/1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网能量管理系统,该系统包括逆变器、电能表、电能质量监测终端、测控保护装置、微网协调控制器、至少一个能量管理子系统、能量综合管理系统和通讯网络,逆变器、电能表和测控保护装置通过通讯网络与微网协调控制器通讯连接,电能质量监测终端通过通信网络与能量管理子系统通信连接,微网协调控制器与能量管理子系统通信连接,各能量管理子系统均与能量综合管理系统通信连接。实现分布式电源的优化控制、能量经济调度、无功优化、电能质量监测等功能,用以解决现有微网控制技术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3592921A
公开(公告)日:2014-02-19
申请号:CN201310594880.5
申请日:2013-11-21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5B19/418 , G08B25/10 , G08B2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家居系统,包括数据采集器、无线网络、智能交换终端、交换机和主服务器,所述数据采集器连接智能电表,用于采集智能电表的实时数据信息;所述智能交换终端通过无线通讯网络与数据采集器通信连接,并通过无线通讯网络连接照明控制开关,用于实现家居中智能开关、智能插座的数据采集和信息交互,并且能够实现对智能开关、智能插座的控制功能;所述智能交互终端通过交换机连接主服务器,用于将采集到的家居信息传送到主服务器;所述主服务器用于通过网络将接收到信息传送到能量管理系统,实现对能量的控制和管理。解决了现有智能家居系统功能不全、通讯质量差、布线工作量大和成本高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3577878A
公开(公告)日:2014-02-12
申请号:CN201310389518.4
申请日:2013-08-30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N3/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克隆选择算法的负荷模型参数辨识方法,将待辨识的参数作为抗原,将参数的目标函数作为抗体,以抗体和抗原的亲和度最高为目标,获取一组最优的负荷模型参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化性能和鲁棒性强,并且具备良好的并行性、可操作性,同时通过在整个解空间中搜索,以找到更多的最优个体,避免了在进化后期适应度高的个体大量繁殖,充斥整个解空间,导致优化停止在局部最优解上。
-
公开(公告)号:CN103531620A
公开(公告)日:2014-01-22
申请号:CN201310527108.1
申请日:2013-10-30
IPC: H01L29/739 , H01L29/06 , H01L21/3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9/7393 , H01L29/0615 , H01L29/663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器件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基于N型注入层的IGBT芯片及其制造方法。IGBT芯片包括有源区、终端区和栅极区,在所述有源区和所述终端区均设有N型注入层;所述N型注入层在有源区包括以下设置方式:所述N型注入层包围P-基区;所述N型注入层包围P-基区且延伸到栅氧化层的下方和所述N型注入层包围P-基区且未包围P-基区拐角处。还提供了一种IGBT芯片的制造方法,本发明中在IGBT设计时引入N型注入层,优化了终端区的设计,降低了终端区的尺寸。同时降低了有源区的饱和电压,提高了芯片的电流能力。本发明在不影响IGBT芯片其他性能的前提下,通过引入N型注入层,优化IGBT芯片各功能区域的比例,提高了IGBT芯片的电流能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