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支持向量回归的高压直流断路器子模块杂散电感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670497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798522.0

    申请日:2024-12-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支持向量回归的高压直流断路器子模块杂散电感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有限元仿真软件中搭建子模块结构模型,定义三种结构几何参数:导流层厚度、母排长度和连接柱直径为子模块结构模型输入,组合式高压直流断路器子模块整体杂散电感为子模块结构模型输出;在数据空间中,定义一个超平面,该超平面以设置的容错度拟合训练所得实验数据,同时最大化超平面与数据点之间的间隔;对超平面目标函数采用S型核函数进行支持向量回归;使用交叉验证得到最优的惩罚参数,容错度以及S型核函数参数;采用新的惩罚参数和S型核函数参数重新训练,得到最优杂散电感预测结果。根据本发明,只需要较小体量数据集即可完成模型建立。

    一种晶闸管失效试验装置
    14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199455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636397.3

    申请日:2024-11-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晶闸管失效试验装置,涉及晶闸管寿命试验技术领域,包括电源、保护电阻、人工中子源、数据采集设备和处理模块,电源用于给样品晶闸管提供不同大小以及不同极性的直流偏置电压;人工中子源用于使样品晶闸管内部发生随机性的单粒子烧毁事件;保护电阻用于限制主回路电流;数据采集设备用于对样品晶闸管上的偏置电压信号进行实时采集;处理模块用于当样品晶闸管出现单粒子烧毁事件时,根据此时样品晶闸管上的偏置电压信号对单粒子烧毁事件的发生时间进行记录,并对单粒子烧毁事件的多个发生时间以及对应的偏置电压信号进行拟合处理,得到晶闸管失效率。本发明可以真实反映实际工况下受电压偏置时晶闸管辐照失效的情况。

    一种基于IGBT的双向固态断路器
    14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171890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1106901.9

    申请日:2024-08-13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基于IGBT的双向固态断路器,其由电力电子开关支路,两个并联吸能支路和一个过电压限制支路组成,当发生短路故障时,系统电流根据输出线电感Llo的大小,以一定斜率快速上升,电子器件开S1和电子器件开关S2开始关断,故障电流依旧按照相同的斜率上升,电子器件开关S1和电子器件开关S2完全关断后,故障电流和储存在输出线电感Llo中的能量通过并联支路续流,此时电子器件开关S2两端的尖峰电压Vds以及流过并联吸能支路电流升,达到电子器件开关S2耐压之前,晶闸管T1导通,故障电流在并联支路中消耗直到故障电流变为0,同时电子器件开关S2两端过电压得到限制。

    高压带电显检测仪
    14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2327040B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011285952.4

    申请日:2020-11-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压开关柜安全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高压带电显检测仪,包括设备本体、主控制器、检测模块、信号接入模块以及供电底座,所述设备本体内部中空,主控制器、检测模块均设置在设备本体内部;所述设备本体两侧设置有可拆卸的侧板,所述供电底座设置在设备本体下方;所述信号接入模块包括外接线端口和内接线端口,所述外接线端口和内接线端口分别设置在设备本体侧面,在设备本体同一侧面还设置有显示屏、调控旋钮以及操作按钮,所述显示屏、调控旋钮以及操作按钮均与主控制器电性连接;本发明所提供的检测设备,能够对带电显示装置进行很好的检测,以保证其正常使用,避免出现设备失效无法预警的情况。

    一种启发式的DWA局部路径改进方法、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882680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0916550.1

    申请日:2024-07-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启发式的DWA局部路径规划改进方法,包括:采用A*算法在只考虑静态障碍物的情况下,计算全局路径;从当前机器人所在位置开始,截取一段全局路径进行线性插值,截取长度取决于DWA模拟时间长短;使用标准DWA生成多条局部路径,根据时间步长、模拟时间计算每条路径坐标点;计算步骤三生成的每条动态路径与步骤二截取的全局路径的二范数,作为局部路径与全局路径的贴合程度;将步骤四的贴合程度加入标准DWA的评价函数,选取最优路径。本发明在标准DWA算法动态路径规划的基础上,对标准DWA评价函数进行改进,使用截取并处理后的全局路径,作为局部路径规划的启发,使得机器人在狭窄环境需要180度掉头情况下,避免机器人运动震荡甚至规划失败。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