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水稻叶微观表面的微电子换热器

    公开(公告)号:CN208255797U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820010783.5

    申请日:2018-01-04

    Applicant: 钦州学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基于水稻叶微观表面的微电子换热器,基于仿生学原理,通过逆向反求工程技术将自然界动植物微观表面结构运用于微型换热器上,利用3D打印技术来制备水稻叶表面微观结构微电子换热器的换热片,能有效一次成型,特别在封闭的空间成型复杂微小结构。制造方法简单,适合于仿生表面结构产品的生产。通过这种方法制造的换热片表面具有更强的换热系数,实现较传统制造方法制备的换热片具有更强的换热性能。换热片的表面加入了仿水稻叶表面微观结构,可以增强表面的气泡的生成及脱离频率。(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蜂箱搬运装置
    142.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8053384U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820064620.5

    申请日:2018-01-15

    Applicant: 钦州学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蜂箱搬运装置,包括行走底盘2、固定架1和可在固定架1的竖直方向上进行上下滑动的n个蜂箱单元,行走底盘2的下方安装有行走轮13,所述固定架1包括3根以上且相互平行设置的立杆1-1,所述立杆1-1的底端固定在行走底盘2上,每一个蜂箱单元包括滑动板4、用于控制滑动板4移动的液压缸5和用于安装蜂箱的蜂箱架。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固定架1、行走底盘2、行走轮13、滑动板4、滑槽10、液压缸5、支撑杆6和蜂箱架即可实现将养蜂车上的蜂箱3搬运至仓库或从仓库搬运至养蜂车上的工作,配合液压缸5和用于驱动行走轮13的驱动装置进一步降低了蜂箱3搬运的劳动强度,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面灵活、搬运效率高的有益特点。(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仿樟树叶微观结构表面的强化传热CPU散热器

    公开(公告)号:CN207993852U

    公开(公告)日:2018-10-19

    申请号:CN201820010850.3

    申请日:2018-01-04

    Applicant: 钦州学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仿樟树叶微观结构表面的强化传热CPU散热器,由底座以及设在底座上表面的2片以上的散热片组成;所有散热片相互间隔平行设置;每片散热片的表面上设有多条相互平行的横向肋条和多条相互平行的纵向肋条;横向肋条呈横向方向延伸,并从散热片的一侧边缘延伸至另一侧边缘;纵向肋条设置在每2条横向肋条之间,并呈纵向方向延伸;纵向肋条的两端与2条横向肋条相连接。本实用新型在散热器肋条表面添加增强换热性能的仿樟树叶纹路,该种仿生结构具有良好的亲水性,能通过增加散热器肋条增加湿润性的方式,增加散热性能,提高了散热器的散热效率,从而有效解决解决CPU散热问题,降低CPU运行温度,延长CPU的使用寿命。

    基于蚯蚓微观表面的微电子换热器

    公开(公告)号:CN207993851U

    公开(公告)日:2018-10-19

    申请号:CN201820010820.2

    申请日:2018-01-04

    Applicant: 钦州学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基于蚯蚓微观表面的微电子换热器,包括风扇固定支架、风扇、仿生换热体、支撑螺杆和导热底座;风扇安装在风扇固定支架上,且风扇通过该风扇固定支架悬设在仿生换热体的正上方;导热底座贴于仿生换热体的正下方;风扇固定支架与导热底座通过支撑螺杆连接;仿生换热体由1个圆柱状的导热体和多片板片状的换热片组成;换热片呈放射式固定在导热体的侧壁上;每片换热片的表面呈波浪状,即换热片的表面设有多条并排设置凹槽,这些凹槽的走向均与导热体的中轴线平行。本实用新型基于仿蚯蚓微观表面结构设计微电子换热器的换热片,相比光滑表面的换热片,增加了单位散热面积上散热效率,对换热片的散热性能具有明显的增强作用。

    两自由度甘蔗收割机的切割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7612644U

    公开(公告)日:2018-07-17

    申请号:CN201720992505.X

    申请日:2017-08-09

    Applicant: 钦州学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两自由度甘蔗收割机的切割装置,包括喂入辊、圆盘刀、刀盘转轴、圆盘刀电机、外套筒和两块相平行设置的固定板,喂入辊通过转轴安装在两块固定板之间,刀盘转轴的一端固装所述圆盘刀、其另一端穿入外套筒内并与所述圆盘刀电机连接,还包括与喂入辊相平行设置的刀盘安装轴和用于提升圆盘刀的五连杆机构;五连杆机构为2个、并分别安装在固定板的外侧壁体上。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五连杆机构,针对不同地形来对固定在刀盘安装轴下方的外套筒和圆盘刀来进行提升,适用范围更广、稳定性能高、结构简单而紧凑;同时通过设置在刀盘安装轴上的调节机构来改变两个圆盘刀之间的水平间距,可满足不同种植行间距的甘蔗的收获,实用性强。(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船体外壁喷漆装置
    14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7430570U

    公开(公告)日:2018-06-01

    申请号:CN201720587758.9

    申请日:2017-05-24

    Applicant: 钦州学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船体外壁喷漆装置,包括底盘,设于底盘上的行走机构、旋转机构和喷漆执行机构,所述行走机构包括环形电磁铁、设于底盘四周下方的麦克纳姆轮、设于底盘下方后端的超声波涂层测厚仪;所述旋转机构包括设于转盘电机、基座转盘;所述喷漆执行机构包括两后摇杆、两后连杆、主连杆、两中摇杆、两中连杆、两前摇杆、两前连杆,所述主连杆的前端铰接有一喷嘴,所述喷嘴通过输送管与油漆桶连接,所述输送管上设有送漆机构。本装置可快速自动对船体外壁任何位置的焊缝进行喷漆,改变现有人工操作的缺陷,工作效率高,精确定位喷漆、且喷漆效果好,吸附力强,稳定性能高,适用于船体制造业。(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二/三自由度液压驱动集蔗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7201356U

    公开(公告)日:2018-04-10

    申请号:CN201720992562.8

    申请日:2017-08-09

    Applicant: 钦州学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二/三自由度液压驱动集蔗装置,包括通过前、后车轮组行走的车架和设于车架上的集蔗箱,集蔗箱的底部球铰安装于车架上,集蔗箱前方设有第一伸缩杆,第一伸缩杆的上端与集蔗箱的前侧面球铰连接,第一伸缩杆的下端球铰连接车架;集蔗箱的左方设有第二伸缩杆,第二伸缩杆的上端与集蔗箱的对应侧面球铰连接,第二伸缩杆的下端球铰连接车架;或集蔗箱的底部球铰安装于转动板上,转动板以转动的方式安装于车架上,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的下端均球铰连接转动板。本实用新型可实现空间两或三自由度转动,即向后卸载和向左、右卸载,空间柔性大,灵活度高,可适用于丘陵山区地带的甘蔗集蔗和自由卸载。(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用于物流包裹的运输装置
    14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7191718U

    公开(公告)日:2018-04-06

    申请号:CN201721188073.3

    申请日:2017-09-15

    Applicant: 钦州学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于物流包裹的运输装置,包括若干个装载箱,每个装载箱内均设有多个包裹置物格,每两装载箱的两侧之间均设有两根连杆,每根连杆的端部均通过拆卸紧固部件连接,所述拆卸紧固部件包括贯穿连杆端部的长钉,所述长钉的端部可嵌入设于装载箱上的嵌入块内,所述嵌入块内设有一可稳固长钉的弹簧,且所述嵌入块上还开设有一嵌入槽,同侧两根连杆之间还设有一自锁杆。本运输装置设置多个装载箱,且每个装载箱内设有包裹置物格,改变现有包裹杂乱无章地堆积,有效避免包裹的损坏,装载箱之间可水平也可竖直分布、且可拆卸连接,包裹占用空间小、同一时间包裹运输量多,缩短物流时间,同时易于分拣,减少工作量,省时省力,工作效率高。

    基于滚珠丝杠调节高度的全向移动升降平台车

    公开(公告)号:CN205873831U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620792541.7

    申请日:2016-07-26

    Applicant: 钦州学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基于滚珠丝杠调节高度的全向移动升降平台车,包括底盘、设于底盘上的升降平台,所述底盘的一端两侧对称设有两传动轮、且两移动轮之间设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上设有传动齿轮,该传动齿轮连接有第一驱动装置,所述底盘的另一侧两端对称设有两万向轮;所述底盘与升降平台之间设有升降组件,设有设有控制板,所述升降平台上设有控制板,所述控制板上设有分别控制升降组件升降、移动轮进退的升降开关、进退开关。本平台车可在水平面上全向移动,还可灵活调整高度,具有折叠收缩的功能,适用范围广,工作效率高,方便搬运和存放,实用性好,值得广泛推广。

    基于电磁铁灵活转向的转向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5836923U

    公开(公告)日:2016-12-28

    申请号:CN201620792486.1

    申请日:2016-07-26

    Applicant: 钦州学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基于电磁铁灵活转向的转向装置,包括两转向组件,所述转向组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两侧均设有连接孔,两连接孔内设有一圆柱转子、且圆柱转子通过圆柱销连接固定在两连接孔上,所述底座上、且位于圆柱转子的上方设有一中空的电磁铁壳,该电磁铁壳内依次水平设有中空的连接壳、a电磁铁、弹簧、b电磁铁,所述a电磁铁嵌套在连接壳的底端,所述电磁铁壳末端设有一控制圆盘,所述控制圆盘通过传动件连接转向轮,所述两转向轮之间设有一传动轴。本移动装置结构简单、易于实现,通过弹簧、电磁铁来改变转向角度,实现机械灵活转动,省时省力,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实用性好,可广泛应用于多种场合。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