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装箱港口集卡的动态调度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679764A

    公开(公告)日:2018-02-09

    申请号:CN201710996383.6

    申请日:2017-10-23

    Applicant: 钦州学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Q10/06312 G06K17/0029 G06N7/023 G06Q10/083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动态调度领域,公开了一种集装箱港口集卡的动态调度方法,利用集装箱港口集卡的智能控制端进行动态调度;智能控制端内置有数字化应用模块和数据处理模块;所述的数字化应用模块包括感知层和网络层;所述的感知层由各种传感模块以及传感模块网关构成,用于收集集装箱的地理位置信息和种类及数量信息;网络层包括数字宽带网络、网络接入以及与数字宽带网络相对应的数据库、网络应用平台和网络监督管理。本发明通过对集装箱港口装卸设备调度进行优化,缩短作业时间,一方面可以减少集装箱船舶的停港时间,提高码头的作业效率和竞争力,另一方面可以提高集卡的周转率,有助于降低运营成本。

    两自由度七杆混合驱动正面吊运起重机

    公开(公告)号:CN103787204B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410068663.7

    申请日:2014-02-27

    Applicant: 钦州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两自由度七杆混合驱动正面吊运起重机,包括吊臂、吊臂俯仰机构和吊臂摆动机构,吊臂的俯仰臂下端于车架中部铰连,吊臂的摆动臂铰连于俯仰臂上;吊臂俯仰机构包括俯仰摇杆和俯仰连杆,俯仰摇杆的下端于车架前部铰连,俯仰连杆的后端与俯仰臂的臂体铰连,俯仰摇杆与俯仰连杆的其余两端铰连;吊臂摆动机构包括摆动摇杆和摆动连杆,摆动摇杆的下端于车架后部铰连,摆动连杆的前端与摆动臂铰连,摆动摇杆和摆动连杆的其余两端铰连。本发明的摆动摇杆和俯仰摇杆采用大功率常规电机和小功率伺服电机混合驱动的策略,与纯伺服电机或者液压驱动的方式相比,具有更大的动力输出和更高的可靠性,整机造价低廉,维护保养成本低。

    含两自由度冗余驱动悬伸臂的电动斗轮堆取料机

    公开(公告)号:CN103964218A

    公开(公告)日:2014-08-06

    申请号:CN201410180504.6

    申请日:2014-04-30

    Applicant: 钦州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两自由度冗余驱动悬伸臂的电动斗轮堆取料机,包括悬伸臂和悬伸臂俯仰装置,悬伸臂俯仰装置包括设于车架前部的机架俯仰机构和悬伸臂调节机构,悬伸臂调节机构包括四连杆机构和支撑杆,四连杆机构包括悬伸臂摇杆、悬伸臂连杆和悬伸臂摆杆,机架俯仰机构为两连杆机构,包括机架摇杆和机架连杆;机架后底部铰连于支架顶部,机架前底部铰连于机架连杆上端;悬伸臂前端安装斗轮,悬伸臂后端铰链于机架前部,悬伸臂后部臂体铰连于支撑杆上端;悬伸臂摇杆和机架摇杆的驱动分别为设于车架上的悬伸臂电动机和机架电动机。本发明能有效克服传统液压式斗轮堆取料机加工装配要求高、维护保养成本高、寿命不长、漏油等缺点。

    混合驱动机构式斗轮堆取料机

    公开(公告)号:CN103950735B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410180671.0

    申请日:2014-04-30

    Applicant: 钦州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合驱动机构式斗轮堆取料机,其斗轮悬伸臂俯仰装置包括设于车架前部的第一机架俯仰机构和设于车架后部的第二机架俯仰机构,第一机架俯仰机构为四连杆机构,包括第一俯仰摇杆、第一俯仰连杆和第一俯仰摆杆,第二机架俯仰机构为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包括处于下方的第二前摇杆和第二后摇杆以及处于上方的第二前连杆和第二后连杆;机架后底部与第二前连杆和第二后连杆的铰链点形成复合铰链,机架前底部铰连于第一俯仰摆杆上端;斗轮悬伸臂前端安装斗轮,斗轮悬伸臂后端铰链于机架前部,斗轮悬伸臂前部臂体由牵拉绳斜拉于机架顶部。本发明采用多个电动机混合驱动,具有输出柔性化、承载能力强等优点。

    闭链式混合驱动正面吊运起重机

    公开(公告)号:CN103787207A

    公开(公告)日:2014-05-14

    申请号:CN201410068849.2

    申请日:2014-02-27

    Applicant: 钦州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闭链式混合驱动正面吊运起重机,包括大臂、大臂升降机构和大臂摆动机构,大臂的俯仰臂下端于车架后部铰连,大臂的摆动臂铰连于俯仰臂上;大臂升降机构包括升降摆杆和升降连杆,升降摆杆的下端于车架前部铰连,升降连杆的上端与摆动臂铰连,升降摆杆、升降连杆其余的两端铰连;大臂摆动机构包括摆动杆和摆动连杆,摆动杆的下端于车架中部铰连,摆动连杆的前端与升降连杆下端和升降摆杆上端的铰连点构成复合铰链,摆动杆、摆动连杆其余的两端铰连。本发明采用大功率常规电机和小功率伺服电机混合驱动的策略,与纯伺服电机或者液压驱动的方式相比,具有更大的动力输出和更高的可靠性,并且整机造价更为低廉,维护保养成本更低。

    两自由度七杆混合驱动正面吊运起重机

    公开(公告)号:CN103787204A

    公开(公告)日:2014-05-14

    申请号:CN201410068663.7

    申请日:2014-02-27

    Applicant: 钦州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两自由度七杆混合驱动正面吊运起重机,包括吊臂、吊臂俯仰机构和吊臂摆动机构,吊臂的俯仰臂下端于车架中部铰连,吊臂的摆动臂铰连于俯仰臂上;吊臂俯仰机构包括俯仰摇杆和俯仰连杆,俯仰摇杆的下端于车架前部铰连,俯仰连杆的后端与俯仰臂的臂体铰连,俯仰摇杆与俯仰连杆的其余两端铰连;吊臂摆动机构包括摆动摇杆和摆动连杆,摆动摇杆的下端于车架后部铰连,摆动连杆的前端与摆动臂铰连,摆动摇杆和摆动连杆的其余两端铰连。本发明的摆动摇杆和俯仰摇杆采用大功率常规电机和小功率伺服电机混合驱动的策略,与纯伺服电机或者液压驱动的方式相比,具有更大的动力输出和更高的可靠性,整机造价低廉,维护保养成本低。

    一种棘轮机构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736664B

    公开(公告)日:2017-10-31

    申请号:CN201610297094.2

    申请日:2016-05-06

    Applicant: 钦州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棘轮机构,包括摇杆,所述摇杆上设有中空的支撑环,所述支撑环上开设有若干个圆孔,所述圆孔上均铰接有由磁性材料制成的棘爪,所述棘爪的另一端均贴附在位于支撑环圆孔内的棘轮上,所述棘轮的一侧设有环形磁铁,所述摇杆、支撑环、棘轮、环形磁铁之间通过一转动轴连接,所述转动轴的两端均设有轴向紧固件,且所述转动轴与摇杆、环形磁铁之间均是间隙配合连接,所述转动轴与棘轮、紧固件之间均是过盈配合连接。本发明设置多根棘爪,并采用磁力使棘爪回位,具有运动精度高、加工工艺简单、动作稳定、实用性能好等优点,值得广泛推广。

    一种可调整倾斜角度的机构及其应用的病床

    公开(公告)号:CN105287135A

    公开(公告)日:2016-02-03

    申请号:CN201510903053.9

    申请日:2015-12-09

    Applicant: 钦州学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G7/0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可调整倾斜角度的机构,包括卡环曲杆,所述卡环曲杆的一端连接有摇杆、下方连接有一连杆,所述连杆的下方设有一曲柄,所述曲柄的中心处设有水平放置的传动轴,该传动轴上设有一齿轮,所述齿轮的下方设有与其啮合、且垂直于传动轴方向放置的齿条,所述齿条的下方设有齿条杆,该齿条杆的前端铰接有一可伸缩的升降杆,所述齿条、齿条杆均安装在齿条支架上。本发明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可应用于普通床、病床、沙发、躺椅等等之上,克服了传统这些物品角度固定的缺陷,有效提高使用的舒适性。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应用可调整倾斜角度机构的病床,大大减少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稳定性和安全性高,方便实用,值得广泛推广。

    两自由度混合驱动可控吊运起重机

    公开(公告)号:CN103787216A

    公开(公告)日:2014-05-14

    申请号:CN201410068850.5

    申请日:2014-02-27

    Applicant: 钦州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两自由度混合驱动可控吊运起重机,包括基于车架设置的吊臂、吊臂升降机构和吊臂前伸机构,吊臂包括转动臂和伸展臂,转动臂下端铰连于车架中后部,所述伸展臂的后端铰于转动臂上端,伸展臂前端安装夹紧装置;吊臂升降机构设于吊臂前下方,包括升降摇杆和升降连杆,升降摇杆的下端铰连于车架前部,升降连杆的下端与升降摇杆上端铰连,升降连杆的上端铰连于伸展臂的中后部;吊臂前伸机构设于吊臂后上方,包括前伸摇杆和前伸连杆,前伸摇杆的下端铰连于车架后部,前伸连杆的后端铰连前伸摇杆上端,前伸连杆的前端铰连于伸展臂的中前部。本发明具有运动惯量小、轨迹输出灵活、精度高、刚度和动态性能好、可靠性高等优点。

    仿蚯蚓微结构表面的强化传热微电子换热器

    公开(公告)号:CN107958886A

    公开(公告)日:2018-04-24

    申请号:CN201810007071.2

    申请日:2018-01-04

    Applicant: 钦州学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3/367 F21V29/67 F21V29/70 H01L23/46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仿蚯蚓微结构表面的强化传热微电子换热器,包括风扇固定支架、风扇、仿生换热体、支撑螺杆和导热底座;其仿生换热体由1个圆柱状的导热体和多片板片状的换热片组成;换热片呈放射式固定在导热体的侧壁上;每片换热片的表面呈波浪状,即换热片的表面设有多条并排设置凹槽,这些凹槽的走向均与导热体的中轴线平行;风扇安装在风扇固定支架上,且风扇通过该风扇固定支架悬设在仿生换热体的正上方;导热底座贴于仿生换热体的正下方;风扇固定支架与导热底座通过支撑螺杆连接。本发明基于仿蚯蚓微观表面结构设计微电子换热器的换热片,相比光滑表面的换热片,增加了单位散热面积上散热效率,对换热片的散热性能具有明显的增强作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