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640570A
公开(公告)日:2005-07-20
申请号:CN200410021074.X
申请日:2004-01-16
申请人: 鞍钢集团新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控制模型,是由计算机控制系统和数据处理系统构成。其中数据处理系统主要包括质量设计体系、板坯设计、月生产计划设计、周生产计划设计、日生产计划设计、炼钢生产计划编制、连铸浇次计划编制、连铸出坯计划编制、连轧计划编制等子模块组成。该模型集冶炼、连铸、轧制为一体,能够适应多铸机、多流、不同铸坯拉速、不同钢种连浇的复杂生产状况,以及异常情况下的控制与调整,它不仅实现了产品设计的最优化,产量的最大化,而且能保证合同执行率达到100%,确保热轧成品的质量和发货,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640569A
公开(公告)日:2005-07-20
申请号:CN200410021047.2
申请日:2004-01-12
申请人: 鞍钢集团新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IPC分类号: B21B1/46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中厚板坯连铸连轧机组的直轧工艺,它的工艺流程为转炉—LF炉—铸机—板坯断尺—输送辊道—高压水除鳞—立辊定宽—粗轧—热卷箱—飞剪切头切尾—高压水除鳞—精轧—层流冷却—卷取为成品,其特征在于采用铸坯直轧工艺,本发明的优点及效果在于:取消加热炉、采用快速轧制工艺,在各环节上采用相应的技术手段,充分利用铸坯内部潜热的能量,本发明轧制周期短,减少了轧件在线温度的损失,实现在相变以上轧制,从而保证了轧件的质量,实验证明本发明节约能耗约0.9GJ/t,提高成材率达0.5%,更重要的是本发明的实现为冶金轧钢技术提供了一个节能、高效生产的新方向。
-
公开(公告)号:CN1483985A
公开(公告)日:2004-03-24
申请号:CN02132971.0
申请日:2002-09-19
申请人: 鞍钢集团新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IPC分类号: F27B14/2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连铸钢坯加热炉小交叉出钢控制方法,采用两座加热炉交替出钢的小交叉工艺方法,在两加热炉装钢侧安装入炉传感器、板坯长度检测码盘、板坯装炉温度检测器,在炉内安装检测器,在出钢口处安装热金属检测器,将板坯长度、钢坯装炉温度、板坯拉速信号送到PLC和过程控制计算机,通过运算及与轧线上的轧制节奏比较,优化出两台炉的出钢块数比例的模数,完成两座加热炉板坯的小交叉出钢控制,本发明由于采用两座加热炉交替出坯的小交叉工艺方法,通过合理的数学模型学习修正系数,制定小交叉比例,从而使精轧辊缝的计算值更加准确,提高产品厚度精度,使厚度精度达96%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483528A
公开(公告)日:2004-03-24
申请号:CN02132975.3
申请日:2002-09-19
申请人: 鞍钢集团新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IPC分类号: B21B45/02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热轧带钢三段层流冷却工艺,该工艺采用计算机层流冷却控制,其特征在于将带钢设为三段进行冷却,第一段是长为30m的头部段,第二段是带钢的中间段,第三段是长为20m的尾部段,三段的冷却温度分别控制在:中间段等于目标卷取温度,头部段大于目标卷取温度20~50℃,尾部段大于目标卷取温度20~40℃。实现本发明热轧带钢三段层流冷却工艺后,钢带的性能均匀性能得到明显改善。由于头、尾冷却温度的提高补偿了冷却速度快对金相组织带来的影响,使原来钢带同卷差40Mp左右,降低到了15~20Mpa,解决了头部温度低带来热轧带钢生产薄规格易卡钢、生产厚规格易摊钢的难题,同时由于钢带性能均匀性的改善更好地满足了下道工序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483526A
公开(公告)日:2004-03-24
申请号:CN02132974.5
申请日:2002-09-19
申请人: 鞍钢集团新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IPC分类号: B21B37/28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钢精轧机辊缝的控制方法,主要包括由计算机依次对精轧入口温度值、精轧各机架的温度值、精轧各机架轧制力值、精轧各机架辊缝值的计算,设定给一级计算机,由一级计算机控制PLC,通过PLC调整压下电机及液压装置调整辊缝,其中精轧入口温度的数学模型为:FET=RDT-αH-βGD-γL+δ。通过对精轧入口温度(即中间坯头部的温度)的精确的计算,解决了在使用热卷箱卷取中间坯的生产过程中过程控制模型头部命中率低的问题,从原来的72%提高到现在的96%,有效地控制了精轧机辊缝的精度和热轧板带材的宽度精度,尽而达到提高成品带材的厚度精度和成材率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291803C
公开(公告)日:2006-12-27
申请号:CN03111285.4
申请日:2003-03-25
申请人: 鞍钢集团新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发明人: 黄浩东 , 赵林 , 何安瑞 , 杨旭 , 杨荃 , 沙孝春 , 吴胜田 , 张海波 , 马普生 , 郭宝安 , 徐延强 , 王霆 , 陈百红 , 郭晓波 , 刘志刚 , 董浩然 , 郑方坤 , 李庆贤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中薄板坯连铸连轧板形综合控制方法,包括精轧板形设定控制模型、厚度自动控制AGC、层流冷却对板形的影响,并采用新的轧辊技术,用板形控制模型进行弯辊力和串辊位置的设定和调节,板型控制模型包括预设定控制模型,动态控制模型和板形板厚解耦控制模型,预设定模型包括串辊预设定控制模型(分为常规串辊策略和特殊串辊策略),弯辊力预设定控制模型,而动态控制模型又分为弯辊力前馈控制模型和弯辊力反馈控制模型,将本控制方法用于某钢铁公司110mm~180mm板坯连铸连轧生产线上试验,可保证带钢凸度控制达到±0.018mm的占90%以上,平坦度达到30IU的90%以上,同宽度带钢轧制长度超过70Km±10Km。
-
公开(公告)号:CN1242863C
公开(公告)日:2006-02-22
申请号:CN02132969.9
申请日:2002-09-19
申请人: 鞍钢集团新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连铸连轧车间物流控制方法,适用于建有两台连铸机,其输出辊道汇合在一起后通向加热炉的这种设备布置方式。主要是通过四种时刻比较:优先装炉时刻比较即选择当前的A铸机u板坯或B连铸机v板坯哪块优先装炉,v板坯可送料时刻比较;可装炉时刻比较,确定非优先装炉的B铸机v板坯的可装炉时刻;加热炉抽完钢时刻比较,以及缓冲能力、加热能力和轧制线能力校核,求出各种状态时刻值,实现连铸-加热炉-轧制线半刚性化连接,优化物料流程,充分发挥连铸机、加热炉和轧钢生产线的生产能力,以实现高产优质的目标。
-
公开(公告)号:CN1234887C
公开(公告)日:2006-01-04
申请号:CN02109599.X
申请日:2002-04-28
申请人: 鞍钢集团新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IPC分类号: C21D9/60
CPC分类号: Y02P10/253
摘要: 一种高强度精轧螺纹钢筋的热处理工艺。将化学成分(按重量%)为:C:0.40-0.60%、Si:0.60-2.0%、Mn:0.60-2.0%、Mo:0.10-0.40%、V:0.10-0.30%、Cr0.30-1.20%、Ti0.01-0.10%、B0.002-0.05%、P、S≤0.03%的精轧螺纹钢筋从连续热处理装置的上料系统自动上至的输送辊道,钢筋在旋转状态下以2-6米/分的速度,通过感应加热器进行加热,将钢筋加热到800-1000℃,然后进入冷却器进行淬火处理,淬火后温度低于300℃,再进入下一感应加热器进行回火热处理,其回火温度为500-700℃,经上述连续热处理工艺可获得高强度级别的精轧螺纹钢筋。采用本发明的工艺处理的精轧螺纹钢筋,其力学性能有了明显的提高,硬化层厚,晶粒细化,性能稳定,强度、韧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216699C
公开(公告)日:2005-08-31
申请号:CN02132974.5
申请日:2002-09-19
申请人: 鞍钢集团新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IPC分类号: B21B37/62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钢精轧机辊缝的控制方法,主要包括由计算机依次对精轧入口温度值、精轧各机架的温度值、精轧各机架轧制力值、精轧各机架辊缝值的计算,设定给一级计算机,由一级计算机控制PLC,通过PLC调整压下电机及液压装置调整辊缝,其中精轧入口温度的数学模型为:FET=RDT-αH-βGD-γL+δ。通过对精轧入口温度(即中间坯头部的温度)的精确的计算,解决了在使用热卷箱卷取中间坯的生产过程中过程控制模型头部命中率低的问题,从原来的72%提高到现在的96%,有效地控制了精轧机辊缝的精度和热轧板带材的宽度精度,进而达到提高成品带材的厚度精度和成材率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640584A
公开(公告)日:2005-07-20
申请号:CN200410021044.9
申请日:2004-01-12
申请人: 鞍钢集团新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双连铸机四流单辊道三加热炉中薄板坯直装物流控制方法。该方法进行3种时刻的控制,即坯料汇流时“谁先到汇流点,谁先走,同时到,直道先走”;坯料通过物流瓶颈时“取坯料到达时刻与搬运工具能力可达到时刻的最大值”;出钢时考虑出钢优先和最佳出炉时间间隔。并通过坯料在各关键点时刻值串列迭加计算,和加热炉缓冲能力、加热能力、轧制线能力校核,求出各种状态坯料在各关键点时刻值,实现铸机-加热炉-轧制线的半刚性化连接。达到优化物流流程的目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