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684673B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1811466907.1
申请日:2018-12-03
Applicant: 三峡大学
IPC: G06F30/27 , G06F18/23213 , G06F113/04
Abstract: 一种电力系统暂态稳定结果的特征提取和聚类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对暂态稳定的特征数据进行归一化的预处理,以对数据进行聚类;2)将预处理的数据利用改进的聚类算法进行特征提取和异常点判断;3)对聚类效果进行有效性评价;4)将从瞬态稳定中提取的数据特征结合地理位置信息进行分析。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对电力系统暂态稳定结果特征提取和聚类的方法存在的归一化程度较低,不同参量间联系不紧密,网络收敛较慢的技术问题。可以有效准确提取系统数据特征,为电力系统规划人员对系统响应识别提供帮助。
-
公开(公告)号:CN115765507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399434.4
申请日:2022-11-09
Applicant: 三峡大学
Abstract: 一种用于储能逆变一体装置后级的三电平双降压变换电路,包括储能电池,双向DC‑DC变换器,开关管S1、S2、S3、S4、S5、S6、S7,二极管D1、D2、D3、D4、D5、D6、D7,电感L1和L2,电容C1和C2。该三电平双降压变换电路包括由开关管S4,二极管D3、D4、D5、D6连接构成的双向开关管以及由开关管S2和S3、二极管D1和D2、电感L1和L2组成的双降压电路结构。本发明三电平双降压变换电路将三电平技术和双降压电路结构进行了有机融合,具有开关管电压应力低、可靠性高以及效率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3190975B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2110390987.2
申请日:2021-04-12
Applicant: 三峡大学
IPC: G06F30/20 , G06Q10/04 , G06Q50/06 , G06F113/08 , G06F119/08
Abstract: 计及热量非对称损失的随机电热耦合系统优化调度方法,包括基于考虑实际热量损失的热网管道热量迁移过程,建立计及热量非对称损失的热力系统模型;采用所述热力系统模型,并在传统电热耦合系统结构中考虑风电不确定性的影响,建立随机电热耦合系统优化调度模型;基于所述优化调度模型,采用信息间隙鲁棒优化方法对其风电不确定性进行建模和对优化调度模型的松弛求解。本发明方法考虑了热网管道的热量非对称损失过程,充分发挥热力系统的热量迁移动态特性,以提升随机电热耦合系统的风电消纳水平和经济效益。并采用信息间隙鲁棒优化方法进行求解,能够适用于随机电热耦合系统存在风电不确定性的现状,充分保证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798049B
公开(公告)日:2022-05-20
申请号:CN202010625422.3
申请日:2020-06-30
Applicant: 三峡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集成学习与多目标规划的电压稳定评估方法,步骤1:基于同步相量测量单元测量的电力系统电力运行数据,利用连续潮流法,求解电力系统P‑V曲线,构建电压稳定裕度指标,建立初始样本集;步骤2:对初始样本集进行特征选择,从大量电力系统运行变量中选出与VSM相关度高的变量作为关键特征,以此形成高效样本集;步骤3:基于高效样本集,结合集成学习和多目标规划,构建电压稳定评估模型;步骤4:基于广域测量系统的提供的实时数据,利用VSA模型,对电力系统进行在线VSA。该方法利用集成极限学习机对电力系统进行VSA,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和较高的精度,并结合MOP对聚合参数进行优化,进一步提高了评估模型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456143A
公开(公告)日:2019-11-15
申请号:CN201910765280.8
申请日:2019-08-19
Applicant: 三峡大学
Abstract: 基于弱电磁信号判测的变压器带电状态检测装置,该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传感器模块、前置信号放大电路、峰值采样保持电路、后置信号放大电路、A/D转换电路、单片机主控电路、执行模块。所述传感器模块连接电磁信号接收天线。所述执行模块分别连接显示电路、声音报警电路,显示电路连接液晶显示屏。该装置还包括串口通信电路,检测装置能够通过串口通信电路,将检测出的待测变压器的周围空间的磁场信息实时传输到PC终端,并将检测到的磁场信息在PC终端上以波形的形式显示出来。本发明能以非接触的方式快速准确的检测出变压器的带电状况,并且能够通过显示屏、报警器、以及PC终端及时向工作人员提供变压器的相关信息,为检修变压器的工作人员提供安全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05977957B
公开(公告)日:2019-04-30
申请号:CN201610532805.X
申请日:2016-07-07
Applicant: 三峡大学
Abstract: 一种家用直流微电网稳压电路及控制方法,单相交流电网单元连接第一不可控整流器,风力发电单元连接第二不可控整流器。第一不可控整流器的正极与第一开关的一端连接,第一开关的另一端接直流母线的正极,第一不可控整流器的负极与直流母线的负极相连;第二不可控整流器的正极、负极分别与直流母线的正极、负极相连。光伏发电单元的正极与二极管D0的阳极相连,二极管D0的阴极连接直流母线的正极,光伏发电单元的负极连接直流母线的负极;电池储能单元连接直流母线;直流负载连接直流母线。第一电抗器L1、第二电抗器L2的连接点与稳压控制电路的a端相连,稳压控制电路的b端连接直流母线的负极。本发明不仅有利于减少设备成本,还有利于降低设备损耗和噪声。
-
公开(公告)号:CN107914596A
公开(公告)日:2018-04-17
申请号:CN201711352789.7
申请日:2017-12-15
Applicant: 三峡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L11/182 , B60L11/1829 , H02J50/10 , H02J50/90
Abstract: 基于无线电能传输的电动汽车充电系统,包括充电桩、无线电能接收装置;所述充电桩包括升降控制部分、自动对位装置、无线电能发射装置。所述升降控制部分包括信号采集模块、第一信号处理模块、第一微处理器、第一驱动模块、第一执行模块、第二执行模块。所述自动对位装置由信号发射系统与系统接收系统组成。所述无线电能发射装置包括供电端口、第一整流器、第一DC-DC变换器、高频逆变器、发射线圈、有线直流充电模块、有线交流充电模块。所述无线电能接收装置包括接收线圈、第二整流器、第二DC-DC变换器、电池接入端口。本发明采用风光互补发电系统作为该电动汽车充电桩的供电电源,解决了风光互补系统等新能源发电系统输出的发电电压较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4965122B
公开(公告)日:2018-03-13
申请号:CN201510422114.X
申请日:2015-07-17
Applicant: 三峡大学
IPC: G01R19/25
Abstract: 基于环形电场耦合结构的温度自动补偿型光学电压测量装置,高压侧一次导线与半金属环组成高压侧电容,半金属环放在金属屏蔽罩内,所述金属屏蔽罩内填充SF6绝缘气体,所述高压侧电容与低压侧分压电容串联,低压侧分压电容末端连接接地装置,低压侧分压电容两端并联光学电压传感头。ASE光源由两根光纤分别连接原光学电压传感光路、参考光路。本发明在测量高电压时灵敏度高,线性度较好;同时能在电压实时测量中,自动消除温度变化等因素的影响,使得测量结果更加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06992546A
公开(公告)日:2017-07-28
申请号:CN201710326470.0
申请日:2017-05-10
Applicant: 三峡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63 , H02J3/383 , H02J3/386 , H02M3/33523 , H02M5/4585 , H02M2001/007
Abstract: 一种柔性直流配电网的自适应功率控制系统,包括输入级、中间隔离级、输出级。所述输入级包括三相高频电压源整流器、升降压斩波电路,用于将光伏电板发出的直流电变换成可直接接入直流配电网络的电压等级。所述中间隔离级由2个与输入级联接的H型逆变器、2个原方单绕组、副方4绕组的中/高频变压器和4个H型单相整流器构成。所述输出级的交流电输出由3个单相电压源逆变器组成,输出端接成YN型,形成三相四线输出,供交流电机使用;或将输入级来的直流调制成中频方波,经变压器耦合到副方1个绕组后整成所需直流电,供用户侧的电动汽车等直流负荷使用。本发明可根据当下的配电系统运行环境实时的改善、调节配电线路的能流、电压以及功率参数。
-
公开(公告)号:CN106100072A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610686621.9
申请日:2016-08-17
Applicant: 三峡大学
Abstract: 一种低损耗串联锂离子电池组电量均衡电路单元,包括双节电池单体DBs和均衡电路EC0两个部分,双节电池单体DBs由两只电池单体BH和BL构成,令电池单体BH的正极为端点’1’,电池单体BL的负极为端点’3’,且电池单体BH的负极与电池单体BL的正极相连,连接处为端点’2’。均衡电路EC0由两组半导体开关SH和DH、SL和DL、以及电感L0组成,半导体开关SH和SL分别为带反并联二极管DH和DL的电力场效应晶体管MOSFET,半导体开关SH和SL的门极分别为端点a和b,SL的漏极为端点e,SH的源极为端点c,SH的漏极与SL的源极及电感L0的一端相连,电感L0的另一端为端点d;双节电池单体DBs的端点1~3分别连接均衡电路EC0端点的c~e。本发明能够大大提升电池组稳定运行的安全性,也有利于降低投资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