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单相单管双向开关混合两电平整流器

    公开(公告)号:CN119134950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168128.9

    申请日:2024-08-23

    Applicant: 三峡大学

    Abstract: 一种新型单相单管双向开关混合两电平整流器,包括交流电源vin、不控二极管桥臂D1~D4、二极管D5~D12、电感L、电感L1、电感L2、开关管S1、开关管Sa、电容C、电阻R。其中二极管D5~D10、开关管S1构成一组单管双向开关单元。该混合整流器可以实现两并联整流器之间的能量配比灵活分配,使系统能效得到进一步优化。本发明所提出的一种新型单相单管双向开关混合两电平整流器与传统的单相整流器相比,具有高效、高功率密度等特性,减少了器件定额和损失,大大提高电路的工作效率。

    一种单相对称桥臂双路径混合两电平整流器

    公开(公告)号:CN119134934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168122.1

    申请日:2024-08-23

    Applicant: 三峡大学

    Abstract: 一种单相对称桥臂双路径混合两电平整流器,包括交流电源vin、不控二极管整流桥臂D1~D4、二极管D5~D12、电感L、电感L1、电感L2、开关管Sa、开关管S1、开关管S2、电容C、电阻R。二极管D7、D8与开关管S1、S2构成对称桥臂结构单元。该混合整流器可以根据需求灵活扩展,增加并联组件以提高功率输出,同时减少了器件的定额和损耗,提高了效率和功率密度。本发明所提出的一种单相对称桥臂双路径混合两电平整流器相比于传统的两电平变换器具有功率开关器件少、控制无死区、谐波含量低、可灵活调整两并联整流器功率配比等优点。

    基于伪图腾柱结构的单相四电平整流电源

    公开(公告)号:CN119134931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168119.X

    申请日:2024-08-23

    Applicant: 三峡大学

    Abstract: 基于伪图腾柱结构的单相四电平整流电源,包括8个全控型功率开关管S1~S8,二极管D1~D6,电感L1、L2,电容C1~C3。交流电源ug一端与二极管D5的阳极和二极管D6的阴极相连于端点n;交流电源ug另一端分别连接电感L1一端、电感L2一端;电感L1另一端分别连接二极管D1阳极、开关管S1漏极于端点a;电感L2另一端分别连接二极管D2阴极、开关管S4源极于端点b。二极管D1阴极分别与开关管S3漏极、二极管D5阴极、电容C1正极、负载RL正极相连于端点p;开关管S2源极分别与二极管D2阳极、二极管D6阳极、电容C3负极、负载RL负极相连于端点m。本发明整流器融合伪图腾柱整流技术及四电平拓扑技术能有效地降低开关管的应力,提高系统整体效率,且不存在桥臂直通现象。

    基于竞争深度Q学习的微电网紧急减载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890048B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111234208.6

    申请日:2021-10-22

    Applicant: 三峡大学

    Abstract: 基于竞争深度Q学习的微电网紧急减载方法,首先考虑负荷的重要程度和系统的频率恢复时间,提出计及负荷频率调节效应和负荷减载优先级的减载贡献指标,该减载贡献指标作为减载判据被引入到竞争深度Q学习的奖励值函数中;其次考虑紧急减载的突发性及不确定性,通过竞争深度Q学习算法来获得累计回报最大的减载决策。该方法能够得到孤岛微电网紧急减载时的最优减载策略,以保证紧急孤岛期间重要负荷稳定供电。

    一种具有自适应变异能力的多微网低频减载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904348B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111235759.4

    申请日:2021-10-22

    Applicant: 三峡大学

    Abstract: 一种具有自适应变异能力的多微网低频减载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得多微网内各分布式电源出力与频率信息并计算孤岛多微网内功率缺额;基于模糊数学中隶属度函数确定负荷评价影响因素的隶属度;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确定负荷评价影响因素的评价等级;基于CLS‑SVM得到负荷切除决定因子,以完成敏感负荷的综合评价,确定减载策略中相应的减载位置;构建低频减载模型,并基于一种具有自适应变异能力的低频减载模型求解方法确定各减载位置最优减载量,得到最优减载策略。该方法在多微网非计划孤岛时能够提供有效的减载策略,弥补了孤岛多微网内较大的功率缺额,减小频率波动范围与频率恢复稳定时间,提高了孤岛多微网的运行稳定性并且兼顾了减载经济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