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二氧化碳储能的区域综合能源系统的运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645098B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1910918619.3

    申请日:2019-09-26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含二氧化碳储能的区域综合能源系统运行方法,涉及区域综合能源系统优化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电力母线、热负荷母线、冷负荷母线、跨临界二氧化碳储能子系统、能源输入模块、燃气轮机、燃气锅炉、余热锅炉、电制冷机、吸收式制冷机、地源热泵以及热储能装置;其运行方法为先判断可再生能源能否满足当前时刻电负荷需求,如果满足则由可再生能源进行供电,燃气锅炉、地源热泵、余热锅炉以及热储能装置供热,电制冷机和吸收式制冷机供冷;否则选择供电设备;最后确定区域综合能源系统的供需平衡,进而确定系统中各个设备的出力。本发明的系统及其运行方法,使整个系统更加紧密的联合在一起,提高了系统的运行效率。

    基于双乘子迭代算法的电热综合能源系统经济调度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345045B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1811442084.9

    申请日:2018-11-29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基于双乘子迭代算法的电热综合能源系统经济调度方法,流程包括:建立电热综合能源系统经济调度模型;采用Lagrange乘子法求解电热综合能源系统经济调度模型,转化为优化调度问题;设计双乘子迭代算法求解上述优化调度问题,找到满足约束条件下各机组的最优出力,计算电热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下的运行总成本最小值;本发明中电热综合能源系统经济调度模型首次考虑了网络传输损耗,并且能够实现实时计算;实现了电热两种能源协同优化配置;在计及网络传输损耗的前提下,满足用户两种负荷需求的同时减少企业的产能成本;采用本发明提出的双乘子迭代算法可以避免直接求解多维隐式方程组,降低了模型求解的复杂程度并具有很快的收敛速度。

    一种电热综合能源系统的两阶段优化调度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159985A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2110324102.9

    申请日:2021-03-26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热综合能源系统的两阶段优化调度方法,属于综合能源系统经济调度技术领域。首先建立包含电热替代型负荷在内的综合需求响应模型,并定义机组波动评价指标,将它们应用到上下层两阶段优化调度过程中。在上层优化调度阶段,以风电消纳最大为目标,建立功率平衡关系式和目标函数。在下层优化调度阶段,以系统煤耗量最小为目标优化设备出力,建立功率平衡关系式和目标函数。并通过改进的粒子群算法求解上下层两阶段优化调度过程中的待优化变量。该方法充分利用了综合需求响应和储能装置发挥其调度灵活性,在提升系统的调峰能力和风电消纳率的同时平滑机组出力,相较于传统的为消纳风电而频繁的调整机组出力更有利于系统的稳定运行。

    考虑风电不确定性的含储能电-热互联系统协调调度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131472A

    公开(公告)日:2021-07-16

    申请号:CN202110422647.3

    申请日:2021-04-16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风电不确定性的含储能电‑热互联系统协调调度方法,涉及电‑热互联系统优化调度技术领域。包括:每个调度时段都对风速历史数据进行更新,并基于卡曼滤波建立风电预测模型,用于对风速进行预测,再根据风速与出力的特性曲线,将风速转化为风电出力;基于风电预测结果,构建系统协调调度模型,包括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对系统机组出力及设备状态进行优化调度,其中储能设备按照不同的态势参与系统调度;提出自反馈修正模型,通过自反馈修正模型对风电预测误差进行在线预测,以此修正预测结果,进而根据修正后的预测结果对系统的优化调度指令进行修正。在满足系统安全运行的前提下,最大限度降低了弃风量及系统运行成本。

    一种含超临界压缩空气储能的冷热电联产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944650B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1910221748.7

    申请日:2019-03-22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含超临界压缩空气储能的冷热电联产系统及方法,涉及冷热电联产系统优化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发电机、超临界压缩空气储能模块、压缩热利用模块、太阳能预热模块、电制冷机、吸收式制冷机、余热锅炉和电锅炉;发电机为系统中的装置和用户供电;超临界压缩空气储能模块将空气压缩后释放电能,输出端与电制冷机、电锅炉和用户输入端连接;压缩热利用模块将空气冷却,储存吸收热能的水,输出端与超临界压缩空气储能模块和用户连接;太阳能预热模块对空气进行升温后输出至超临界压缩空气储能模块;余热锅炉、吸收式制冷机、电制冷机和电锅炉的输出端与用户连接。本发明充分满足系统中能量需求的变化,提高系统在变工况条件下的稳定性。

    一种基于云-边-端架构的信息能源系统及其管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865196A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2110317796.3

    申请日:2021-03-25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云‑边‑端架构的信息能源系统及其管控方法,涉及信息能源系统及其管控技术领域。基于一致性协同控制策略在信息能源系统拓扑结构变化率或电压、频率变化率越限时进行稳定和经济最优控制,在传统云‑端架构的基础上引入边缘计算技术,利用边缘智能终端定义了边缘计算层的结构,构建一种全新的云‑边‑端三层信息能源系统架构,这样可以使信息能源系统中海量数据的上传效率大幅提高,加快系统的管控速度,通过在边缘侧对信息数据预处理后,减少了通信带宽的占用情况,使一致性协同控制策略在干扰、时延的非理想通信条件下仍然可以有效地对信息能源系统进行稳定优化控制。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