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松动圈理论的海上超大直径单桩的嵌岩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250238A

    公开(公告)日:2021-08-13

    申请号:CN202110543852.5

    申请日:2021-05-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松动圈理论的海上超大直径单桩的嵌岩施工方法,采用打‑钻‑打工艺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根据海上设定目标位置的嵌岩层的岩体的地质力学性质结合实验室测试评估松动圈的范围,松动圈的范围包括松动圈的厚度和松动圈的最大半径;步骤二,采用打桩锤将钢管桩打入海床中直至钢管桩达到钻孔前的预定标高;步骤三,对松动圈内的岩体进行超前注浆;步骤四,当所灌注浆液凝固后,即松动圈内的各类岩体裂隙和软弱面得到充实与胶结后,采用嵌岩钻机在超大直径钢管桩内进行钻孔,一次性钻进至钢管桩的设计底标高;步骤五,先拆除嵌岩钻机,再采用打桩锤将钢管桩复打至设计桩底标高。本发明能有效避免在进行钻孔阶段孔壁失稳的风险。

    一种海上风电挤密砂桩基床的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636404A

    公开(公告)日:2020-09-08

    申请号:CN202010504321.0

    申请日:2020-06-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上风电挤密砂桩基床的施工方法,包括步骤一,施打挤密砂桩,形成水下挤密砂桩复合地基;步骤二,测量水下挤密砂桩复合地基的海床面的标高,再对高出标高的隆起土全部挖除,并开挖基槽;步骤三,制作升浆灌浆系统的升浆管架;步骤四,将升浆管架吊入基槽内;步骤五,在基槽内铺设碎石垫层;步骤六,在碎石垫层的顶面上铺设土工布;步骤七,通过升浆注浆,使水泥砂浆填充在碎石垫层和水下挤密砂桩复合地基上层的空隙中;步骤八,在土工布的顶面中央安装重力式基础;步骤九,在重力式基础的周围铺设抛石防护层。本发明的施工方法能有效减少风电基床的工后沉降与不均匀沉降,提高基床和地基的整体性和承载力。

    一种坐底式海上风电安装平台及海上风电的安装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441327A

    公开(公告)日:2020-07-24

    申请号:CN202010382431.4

    申请日:2020-05-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坐底式海上风电安装平台,包括平台本体、起重装置、软体排铺设装置和操作室;平台本体包括平台甲板、平台底座和若干支撑柱;平台底座内分隔成多个独立的压载水舱;起重装置安装在平台甲板上;软体排铺设装置安装在平台甲板的一舷侧中部;该软体排铺设装置沿平台甲板的纵向设置由电机驱动的后排滚筒,并在靠近平台甲板的舷侧边缘设置与后排滚筒平行并位于后排滚筒的正前方的前排滚筒,该前排滚筒与后排滚筒之间通过环形的传动带连接;操作室设在平台甲板的另一舷侧的前部。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海上风电的安装方法。本发明的安装方法解决了安装平台在坐底作业时,尤其是在软弱海床面作业时易出现地基掏空、平台滑移的问题。

    离心试验中三维可移动的挤密砂桩成桩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3790161A

    公开(公告)日:2014-05-14

    申请号:CN201410060576.7

    申请日:2014-02-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离心试验中三维可移动的挤密砂桩成桩系统。由打桩所需的套筒和活塞、滑轮组件以及手摇式打桩重锤组成。套筒是空心圆柱体,活塞为圆柱形杆,位于套筒两侧的四个滑轮保证了夹在中间的套筒的垂直度。滑槽可通过两端的螺栓与试验所用模型箱相连,固定在模型箱的上方。手摇式打桩重锤由上部手摇结构和下部导轨组成。上部手摇结构可通过摇动其把手使重锤做上下往复运动而向下击打活塞顶部,使活塞对砂进行挤密,同时转动其顶部的轮子使重锤及其连动结构上下运动从而调整位置。下部导轨包含两组在水平面上相互垂直的导轨,上部手摇结构可沿两个导轨的方向自由滑动。本发明可在离心模型试验中较为真实的模拟挤密砂桩的成桩过程,在方便、高效的同时也保证了砂桩的垂直度、连续性、密实度等,可以很好的为相关科研工作服务。

    水下挤密砂桩复合地基试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2061712A

    公开(公告)日:2011-05-18

    申请号:CN201010615055.5

    申请日:2010-12-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下挤密砂桩复合地基试验系统,包括反力系统、加载系统、基准系统和测试平台,反力系统包括锚桩和试桩反力架,加载系统包括油压千斤顶系统、传力系统两部分,加载系统的千斤顶通过圆盘和传力杆将荷载传到荷载板,利用荷载板对复合地基进行加载,通过圆盘和试桩反力架将荷载传递到锚桩并最终消散到地基土中。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进行加载而具有以下优势:(1)加载过程是靠改变千斤顶的油压来完成,可操作性及安全性均较好。(2)受水流及潮位影响较小,最大程度上消除波流荷载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测定土体水平和竖向渗透系数的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000473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168284.5

    申请日:2024-08-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测定土体水平和竖向渗透系数的装置,包括:围压室,围压室上端固定有基座,基座中间留有腔体,围压室上端面设有大气压力口,大气压力口通过管道连接至基座上端,并延伸至腔体,腔体上端设置有反压口,反压口通过管道连接至围压室外,腔体一侧设置有侧排水口,侧排水口通过管道连接至围压室外,腔体下端两侧分别设置有下排水口和孔压口,下排水口通过管道连接至围压室外,孔压口通过管道连接至围压室外的孔压器。还公开了测定土体水平和竖向渗透系数的方法。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不能简易地测量和获取全过程土体水平和竖向渗透系数变化的问题。

    一种上硬下软地层中振冲碎石桩的分层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071530A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11093621.4

    申请日:2023-08-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上硬下软地层中振冲碎石桩的分层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判断施工场地内的土层分布;振冲器的选型及确定施工控制指标;将振冲器的转动频率设定为额定转动频率进行振冲造孔;清孔;将振冲器的转动频率调整到针对最下部土层的转动频率,开始最下部土层的填料振冲密实施工;判断是否满足施工控制指标;继续最下部土层下一段的填料振冲密实施工,直到完成最下部土层的填料振冲密实施工;将振冲器的转动频率调整到针对下一土层的转动频率,开始下一土层的填料振冲密实施工,判断是否满足施工控制指标;直至施工完毕。本发明能在提高成桩质量的同时还能节省能源,且具有操作便捷、质量可靠等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