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499608B
公开(公告)日:2015-09-30
申请号:CN201310323337.1
申请日:2013-07-30
Applicant: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IPC: G01N27/00
Abstract: 一种基于蚁群算法的表征蜂蜜差异性智能嗅觉图谱特征提取方法,蚁群算法属于启发式特征选择方法,利用算法的自动迭代进化,对特征点选择进行自动寻优,直到获得最优结果,其特征在于将蚁群算法应用于特征点的选择,算法模拟遗传算法。利用各特征点选择后的Bayes判别准确率以及所选择的特征点数为适应性函数,寻求最优的向量组合,该算法主要创新点包括:(a)将特征点选择数加入适应函数中,并设定代价参数,通过参数调节,可以根据需要对特征点数和判别准确率进行取舍;(b)为避由于特殊点导致的更新方向错误,设置最优集,以最优集合代替单一最优点进行选择;(c)信息素更新程度与适应函数提高成正比,算法优化效果好,则更新幅度增大;(d)为加快计算速度,对效果较差的向量加快挥发速度,减小信息素浓度,减小其对后期计算干扰。
-
公开(公告)号:CN103499666B
公开(公告)日:2015-06-03
申请号:CN201310323213.3
申请日:2013-07-30
Applicant: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固相微萃取检测油菜蜜香气成分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称取6mL油菜蜜,加入400mg氯化钠,将萃取头在气相色谱进样口老化2h,老化温度为250℃,将老化好的萃取头插入样品瓶顶空部分,推出纤维头,在60℃条件下恒温磁力搅拌吸附50min,然后将萃取头插入GC-MS进样口,于250℃条件下解吸5min后进行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本发明的方法能够快速测定油菜蜜中的香气成分,通过与正规油菜蜜香气物质的比较,可以鉴别油菜蜜是否掺假。
-
-
公开(公告)号:CN103927554A
公开(公告)日:2014-07-16
申请号:CN201410190478.5
申请日:2014-05-07
Applicant: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拓扑结构的图像表征面部表情特征提取系统和方法,可应用于基于面部图像的模式识别问题。本发明利用图的拓扑结构描述原始图像空间样本点之间的空间关联性,利用惩罚机制调整样本点之间的关联性,并采用L1范数对基图像的系数进行稀疏性约束,且分解后矩阵中的数据元素均为非负值。同时,采用迭代梯度法求解稀疏性和拓扑结构约束条件下的矩阵分解优化问题,克服了传统迭代优化方法常常收敛到局部最小值的不足。因此,本发明的图像特征提取方法可以更好的表征面部局部特征,对有遮挡、姿态变化等自然条件下的人脸图像识别效果很好。
-
公开(公告)号:CN103499646A
公开(公告)日:2014-01-08
申请号:CN201310323250.4
申请日:2013-07-30
Applicant: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IPC: G01N30/02
Abstract: 一种蜂蜜特征香气分析及蜂蜜香气体系模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动态顶空结合循环富集技术提取蜂蜜呈香物质,在色谱柱末端进行1:1香气含量分配后,应用气质联用与气相色谱-嗅觉测定技术同时测定其挥发性呈香成分和嗅感特征,结晶蜂蜜进行水浴加热,然后迅速冷却至室温,并保持室内恒温状态采集呈香物质,利用质谱、相对保留指数和嗅闻三种方法确定蜂蜜的挥发性成分,并进行内标法定量;GC-O技术是采用频率检测和检测强度相结合的方法,由5名优选嗅辨员组成的GC-O评价小组,确定分别代表蜂蜜头香、前端香气、体香和尾香四个挥发阶段的特征风味活性香气,根据四个挥发阶段的特征香气种类及含量比例,配比构建基本蜂蜜香气模拟体系A,在体系A的基础上,构建与其有差异性的四组体系,每组体系与基本体系A的差异体现在两个方面。
-
-
公开(公告)号:CN118313683A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410444852.3
申请日:2024-04-12
Applicant: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IPC: G06Q10/0637 , G06Q10/0639 , G06Q50/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使大米食味品质差异最大化的烹饪条件确立方法,本发明首次提出了基于拉大或拉开各大米食味品质差异的思想(即大米间食味品质差异最大化原则),去建立相应的烹饪条件,目前还没用这个思路。基于上述思路,本发明建立了一套能够对全国大米食味品质进行有效评比并有利区分的烹饪条件或烹饪方式,对于大米食味品质的评比标准的改进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1024905B
公开(公告)日:2022-06-07
申请号:CN201911272387.5
申请日:2019-12-11
Applicant: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三叉神经风味感官评价的领域,具体而言,提供了一种用于三叉神经风味喜好度测试的系列参比样及其制备方法和测试方法。本发明提供的系列参比样包括底酱,以及,辣椒油树脂或花椒油树脂。产品形式是真实食品,相比于目前常用的溶液形式的参比样,不容易产生排斥性,接受性高,有利于后期喜好度测试的开展;参比样的辣度值或麻度值符合感官评价标准,每个产品强度实施精准控制。基于本发明的系列参比样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三叉神经风味喜好度的测试方法,更贴近现代消费者饮食习惯,让风味测试过程如同真实食品品尝过程,减弱了测试过程中消费者的排斥感,提高了测试精准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367306A
公开(公告)日:2021-09-10
申请号:CN202110122058.3
申请日:2021-01-28
Applicant: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盐麻辣火锅底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食品调味料技术领域。上述麻辣火锅底料通过各原料的科学协同复配,充分利用麻辣鲜咸风味之间的感官与心理物理学效应,有效实现在不增加食盐含量前提下,能够增加咸味强度的效果。经检测本发明的麻辣火锅底料中盐含量仅为1.5%~2.5%,大幅降低了含盐量,但是咸度和喜好度与现有市售含盐量在6~12%的麻辣火锅底料没有明显的区别。此外,本发明麻辣火锅底料所使用的原料均为天然食材,健康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0892976A
公开(公告)日:2020-03-20
申请号:CN201911299472.0
申请日:2019-12-16
Applicant: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IPC: A23L27/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麻味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涉及植物原材料提取技术领域。上述麻味提取物,按质量份数计,原料包括:甘肃伏椒30~45份、四川南椒30~45份、陕西大红袍花椒5~15份和云南大红袍花椒5~15份。发明人基于多年对全国各花椒主产区红花椒原料中麻味物质含量及组成的研究基础,通过不同红花椒原料选择及科学复配,本发明所述的花椒麻味提取物具有麻感浓郁、低苦涩感等优势。此外,经动物实验证明还具有良好的脂质调节功效。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