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渡金属保护人体健康水质基准的非致癌EDs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194202A

    公开(公告)日:2017-09-22

    申请号:CN201710617090.2

    申请日:2017-07-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9/7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过渡金属非致癌EDs的预测技术,具体公开了过渡金属保护人体健康水质基准的非致癌生物效应剂量的预测方法,该方法包括S1、数据选择,S2、聚类分析,S3、QSARs建模,S4、内部验证,拟合优度和稳健性检验,S5、外部验证和预测能力确定,S6、判别分析,S7、最优预测空间的评价。本发明对人体健康效应剂量与金属或类金属的理化性质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利用QSARs方法对公布人体健康EDs值的25种金属/类金属进行分类及拟合,以对其他金属或类金属的人体健康EDs值预测,为保护人体健康的水质基准制定和风险评估提供参考依据。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限值的非参数核密度确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919789A

    公开(公告)日:2017-07-04

    申请号:CN201710083062.7

    申请日:2017-02-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9/00 G06F2219/10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限值的确定方法,具体公开了一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限值的非参数核密度确定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一、毒性数据的筛选,步骤二、高斯核函数窗宽的选取,步骤三、毒性数据的高斯核函数的计算,步骤四、毒性数据基于高斯核函数的物种敏感度分布的非参数核密度估计确定;步骤五、模型的检验,以及步骤六、环境浓度限值的确定。本发明将物种敏感度分布曲线法拟合方法进行了改进,由于改进后可以很好地无偏估计毒性数据的分布特征,并获得准确的环境浓度限值,从而可以实现解决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中标准确定的效果。

    基于金属形态和有效性的水生生物毒性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069315A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510530797.0

    申请日:2015-08-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环境中有毒物质预测领域,具体为基于金属形态和有效性的水生生物毒性预测方法,根据金属的结构特征、外部环境条件与水生生物毒性效应的定量关系预测未知金属的“原位”毒性终点;是综合金属的生物有效性和特殊致毒机理建立的金属毒性耦合预测模型,并将其应用于预测未知金属毒性效应终点的一种方法。本发明基于金属的生物有效性和致毒机理,构建金属毒性预测模型,通过QSAR模型方法预测未知毒性值,快速、简单,依赖较少的试验测试数据完成多种毒性数据缺乏金属的“原位”毒性终点预测。

    一种生态脆弱区域多源固废安全处置体系建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815192B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010692939.4

    申请日:2020-07-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态脆弱区域多源固废安全处置体系建立方法,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建立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步骤二、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的权重;步骤三、建立生态脆弱区多源固废安全处置环境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步骤四、确定多源固废安全处置环境效益评价指标权重;步骤五、分析多源固废安全处置的各类技术并综合筛选;步骤六:优选出生态脆弱区的多源固废安全处置技术。本发明通利于明确生态脆弱区的影响因子,从而利于针对性控制不同指标;利于针对固废的多源污染进行解析,并对不同处置方法进行分类划分且明确权重,利于突出重点;可有效的多源固废时,兼顾经济、环境和社会等因素,达到处置技术的优化选择。

    一种生态脆弱区域多源固废安全处置体系建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815192A

    公开(公告)日:2020-10-23

    申请号:CN202010692939.4

    申请日:2020-07-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态脆弱区域多源固废安全处置体系建立方法,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建立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步骤二、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的权重;步骤三、建立生态脆弱区多源固废安全处置环境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步骤四、确定多源固废安全处置环境效益评价指标权重;步骤五、分析多源固废安全处置的各类技术并综合筛选;步骤六:优选出生态脆弱区的多源固废安全处置技术。本发明通利于明确生态脆弱区的影响因子,从而利于针对性控制不同指标;利于针对固废的多源污染进行解析,并对不同处置方法进行分类划分且明确权重,利于突出重点;可有效的多源固废时,兼顾经济、环境和社会等因素,达到处置技术的优化选择。

    一种井工煤矿开采环境风险预测分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815063A

    公开(公告)日:2020-10-23

    申请号:CN202010692934.1

    申请日:2020-07-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井工煤矿开采环境风险预测分级方法,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识别主要井工煤矿开采环境风险问题;步骤二、解析主要井工煤矿开采环境风险问题;步骤三、构建井工煤矿环境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步骤四、对指标体系中各指标进行相关性讨论;步骤五、确定影响环境风险的主要评价指标;步骤六、对指标体系中各指标进行权重敏感性分析;步骤七、对井工煤矿区开采环境风险预测分级。本发明通利于对存在的环境风险问题进行分类的综合研究并构建相应的指标体系;利于区分不同影响指标的影响力大小,从而做到重点应对;通过各指标间的相关性进行比较,优化指标库;通过指标分级和多准则决策模型,利于重点防治和实施处置措施。

    一种用于淡水水生生物水质基准预测的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9409590A

    公开(公告)日:2019-03-01

    申请号:CN201811195118.9

    申请日:2018-10-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Q10/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淡水水生生物水质基准预测的系统,该系统包括水质基准污染物质确定模块、数据收集和筛选模块、数据评价模块、物种筛选模块、水质基准推导模块以及水质基准审核模块,其中,水质基准推导模块包括毒性数据分布检验模块、累积概率计算模块、模型拟合与评价模块、水质基准外推模块和水质基准结果表述模块;模型拟合与评价模块使用逻辑斯谛分布模型、正态分布模型或极值分布模型进行数据拟合,获得SSD(species sensitivity distribution)曲线,根据模型的拟合优度评价参数分别评价模型的拟合度;水质基准外推模块利用SSD曲线上累积概率5%对应的浓度值HC5,除以评估因子,确定最终的淡水水生生物水质基准。

    一种基于金属定量构效关系的淡水急性基准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820873A

    公开(公告)日:2015-08-05

    申请号:CN201510240546.9

    申请日:2015-05-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9/704 G06F17/18 G06F19/10 G06Q10/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金属定量构效关系的淡水急性基准预测方法,根据重金属离子的结构特征与水生生物急性毒性效应的定量关系预测未知金属的毒性终点,结合不同物种的敏感度分布分析推导保护不同比例的水生生物的危险浓度;是综合重金属理化结构参数和不同水生生物的致毒机理建立的QSAR金属毒性预测模型,并将其应用于预测未知基准参考值的一种方法。本发明基于生态学原理,系统筛选五门八科水生物种作为最小生物预测集,分别构建多参数的毒性预测模型,提高模型精度和预测能力。

    过渡金属保护人体健康水质基准的非致癌EDs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194202B

    公开(公告)日:2018-06-19

    申请号:CN201710617090.2

    申请日:2017-07-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过渡金属非致癌EDs的预测技术,具体公开了过渡金属保护人体健康水质基准的非致癌生物效应剂量的预测方法,该方法包括S1、数据选择,S2、聚类分析,S3、QSARs建模,S4、内部验证,拟合优度和稳健性检验,S5、外部验证和预测能力确定,S6、判别分析,S7、最优预测空间的评价。本发明对人体健康效应剂量与金属或类金属的理化性质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利用QSARs方法对公布人体健康EDs值的25种金属/类金属进行分类及拟合,以对其他金属或类金属的人体健康EDs值预测,为保护人体健康的水质基准制定和风险评估提供参考依据。

    一种含地下水场地污染物暴露情景分析模拟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2320788U

    公开(公告)日:2021-01-08

    申请号:CN202021548933.1

    申请日:2020-07-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含地下水场地污染物暴露情景分析模拟装置,包含模拟反应箱、设置于模拟反应箱中的土体、连接于土体与模拟反应箱底面间的箱底温控层、土体上方的下游集水养殖区以及连接于模拟反应箱上的地下水水流系统、污染物注入系统、采样系统、环境控制系统和计量系统;环境控制系统包含温度子控制系统、湿度子控制系统和通风子控制系统;本实用新型通过模拟反应箱的设置,利于保证模拟情景的多样性和准确性;通过各系统和子系统的设置,利于控制模拟反应箱内部的水土环境、污染物分布以及监测和检测等,进一步的利于情景条件控制和暴露过程数据采集与控制;又可针对不同的环境条件进行污染物迁移转化以及暴露状况的实时控制。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