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457304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361316.9
申请日:2023-10-19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残压六脉动桥避雷器,属于直流输电系统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低残压六脉动桥避雷器的荷电率在90‑95%间选取,并联柱数为6柱,电阻片的直径在130‑140mm间选取。本发明提供的低残压六脉动桥避雷器,其残压得到了有效的降低。
-
公开(公告)号:CN112014661B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010692213.0
申请日:2020-07-17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1R3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确定直流避雷器电阻片的老化特性的方法及系统,包括:测量电阻片在加速老化试验前的第一正向直流参考电压、第一反向直流参考电压以及预设倍数的标称放电电流下的第一正向残压和第一反向残压;对所述电阻片进行加速老化试验,获取所述电阻片的功率损耗开始值、功率损耗最大值和功率损耗最小值;测量所述电阻片在加速老化试验后的第二正向直流参考电压、第二反向直流参考电压以及预设倍数的标称放电电流下的第二正向残压和第二反向残压;按照预设的老化特性判据,确定所述电阻片的老化特性。本发明的方法为更好的对避雷器电阻片在直流偏置电压下的长期运行稳定性进行考核,从而保证避雷器的稳定运行提供了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5825636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111637303.0
申请日:2021-12-29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R3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10kV配电网区域化感应雷害风险评估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采集目标地区的雷电地闪活动信息、地表物体分布信息以及10kV架空线路参数信息,并将所述目标地区划分为n个网格;根据雷电地闪活动信息,确定第i个网格的雷电地闪密度以及电流幅值概率分布;根据雷电地闪密度以及所述电流幅值概率分布,确定第i个网格的感应雷闪络率指标Ri;计算目标地区的n个网格的第一类区域面积和第二类区域面积的感应雷闪络率指标,获得目标地区的感应雷闪络率网格集合;对感应雷闪络率R网格集合进行归一化处理;根据归一化感应雷闪络率网格集合中的数值大小,划分各网格雷害风险等级。
-
公开(公告)号:CN115308495A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111505308.8
申请日:2021-12-1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
IPC: G01R2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输变电工程瞬态电场测量的非接触式电场传感器设备,所述电场传感器设备包括:第一金属极板、第二金属极板以及依次连接的入射准直器、起偏器、波片、电光晶体、检偏器和出射准直器;其中,所述电光晶体y切z传使用,被测电场作用在所述电光晶体的y轴方向,激光信号作用在所述电光晶体的z轴方向,x轴方向均垂直于所述y轴方向和z轴方向;所述第一金属极板和第二金属极板分别位于所述电光晶体y轴方向的两侧。本发明在电光晶体的两侧增加了第一金属极板和第二金属极板,提高了测量电场的测量灵敏度,同时降低了其他方向电场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抑制了非测量方向电场对电光晶体折射率的影响作用,增大了测量信号的信噪比。
-
公开(公告)号:CN114509958A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2210080049.7
申请日:2022-01-24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沈阳工业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5B17/02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基于三段式电弧电阻模型的配电网单相接地仿真系统和方法,所述系统包括一条220kV进线;所述220kV进线配出单母线形式的66kV系统,且在66kV母线上设置接地变压器;所述接地变压器中性点上装有消弧线圈和小电阻,用于中性点的不同接地方式的仿真;所述66kV母线有不同线路类型的馈线,用于不同线路组合的配电网单相接地仿真;所述馈线配出10kV系统连接到负荷端;所述馈线上有分布式电源并网,用于不同分布式电源类型、并网位置、电源容量的配电网单相接地仿真;所述馈线上的电弧模型采用三段式电弧电阻模型。本发明得到的特征量准确,适用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13363038A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2110616286.6
申请日:2021-06-03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避雷器的设计方法,该方法包括:从连续生产的电阻片中抽取预设数量的电阻片;对抽取的每个电阻片均注入预设能量,破坏电阻片;根据各电阻片破坏前的能量和出现故障的概率允许值确定所有电阻片的额定能量;根据所有电阻片的额定能量确定避雷器中所需电阻片的数量;将确定数量后的各电阻片进行装配并进行隔弧处理以形成避雷器。本发明中,抽样步骤、破坏试验步骤、能量确定步骤和数量确定步骤确定电阻片的额定能量,使得缺陷的电阻片的数量大大降低,并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进而大幅降低避雷器出现的故障率,装配步骤优化现有避雷器的结构设计,有效抑制电弧的发展,避免避雷器出现故障。
-
公开(公告)号:CN108878123B
公开(公告)日:2021-07-06
申请号:CN201810555601.7
申请日:2018-06-01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IPC: H01F27/4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内置避雷器的配电变压器,包括:变压器本体、避雷单元,其中,所述避雷单元设置在所述变压器本体内部;所述变压器本体包括变压器绕组、变压器套管和壳体,所述避雷单元固定在所述壳体上,所述避雷单元通过所述变压器套管与所述变压器绕组连接。本发明所述的变压器通过将避雷器设置在变压器本体的内部,避雷器外侧填充绝缘油介质,相比于将避雷器放置在变压器本体外侧时的空气介质绝缘性能更好,并且将避雷器分别与高、低压侧套管就近并联,在配电变压器遭受雷电过电压侵害时,可有效抑制过电压幅值,并且通过缩减连接线的长度,使得避雷器对陡波前雷电侵入波过电压的限制效果更好,有效地避免了变压器遭雷击损坏。
-
公开(公告)号:CN111983339A
公开(公告)日:2020-11-24
申请号:CN202010621242.8
申请日:2020-06-3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1R3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确定特高压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电阻片伏安特性的方法和系统。所述方法和系统通过对多个型号、尺寸相同的特高压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电阻片分别施加多个电流波形,测量其在所述电流波形下的残压,并计算在每个电流波形下所述避雷器电阻片平均残压,根据所述平均残压和电流的对应关系即可得到所述避雷器电阻片的伏安特性曲线。本发明所述方法和系统可以模拟进线段内和进线段外雷击点位置的冲击电流波形,并测量所述冲击电流波形下的避雷器电阻片的残压,从而生成雷电流下伏安特性曲线以用于确定变电站的避雷器雷电冲击电流下的参数,提高了建立变电站雷电侵入波过电压下避雷器计算模型的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0085378A
公开(公告)日:2019-08-02
申请号:CN201910323219.8
申请日:2019-04-22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置压敏电阻单元的复合绝缘子装置,包括:压敏电阻单元、绝缘支柱、增强熄弧间隙单元、安装金具;所述压敏电阻单元包括压敏电阻子单元芯体、绝缘芯棒、绝缘外套,所述增强熄弧间隙单元包括熄弧腔体、绝缘撑件和间隙电极;所述增强熄弧间隙单元固定安装于所述绝缘支柱两端或沿绝缘支柱轴向均匀布置。将避雷器与绝缘子集成一体化设计,同时,利用增强熄弧式间隙单元的强灭弧能力,来降低压敏电阻单元的额定电压,实现装置的小型化、轻量化和低造价;装置出厂即已完成装配,不需要现场调节组装部件,与绝缘导线连接时不需要剥开导线绝缘层,安装施工简单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09029951A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810791836.6
申请日:2018-07-18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陕西普锦科技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1M1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M1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机械疲劳试验机试品连接装置,包括:旋转机构、推杆、传感器,旋转机构设置在推杆和传感器之间,旋转机构用以使传感器绕推杆上下转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销轴铰接传感器支座和连杆,当疲劳试验机对试品进行疲劳性能测试时,由于铰接连接,推头一直处于与试品垂直状态,传感器测量出来的力为实际作用在试品上的力,从而避免了测量误差,极大地提高了试验数据的准确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