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498689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111480324.6
申请日:2021-12-06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碳化硅变流器并联自适应虚拟电感控制方法和系统,包括:获取并联的碳化硅变流器的无功功率、角速度、电流和输出端口电压的初始给定的值;根据无功功率的值,采用虚拟电感的控制方程分别调整各并联碳化硅变流器的虚拟电感的值;根据各并联碳化硅变流器的虚拟电感、角速度、电流和输出端口电压的初始给定的值,分别调节并联碳化硅变流器输出端口电压给定值;本发明通过调节并联的碳化硅变流器的虚拟电感和输出端口电压给定值,减小并联碳化硅变流器系统功率均分误差,相比于传统的算法,能够得到更好的功率均分效果,有效解决并联碳化硅变流器之间连线阻抗和等效输出阻抗不同,导致无功功率难以均分,产生无功环流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336700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11451302.7
申请日:2021-12-01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盐城供电分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压直挂式储能系统容量利用率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判定系统充放电状态;步骤(2):确定相内各簇上下限短板电池电压;步骤(3):计算各簇上下限短板电池电压平均值;步骤(4):确定三相上下限短板电池平均电压;步骤(5):计算各相上下限短板电池电压平均值;步骤(6):计算相内各簇调制波修正量;步骤(7):计算出相间调制波修正量;步骤(8):计算出系统所有簇的调制波修正量。本发明提供一种中压直挂式储能系统容量利用率控制方法,提高了储能系统有效利用率、适应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809969A
公开(公告)日:2021-12-17
申请号:CN202110869027.4
申请日:2021-07-3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2P21/18 , H02P21/32 , H02P21/34 , H02P25/026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同步电机转子位置评估方法和装置,先确定定子绕组的电压中感应信号的频率,然后确定锁相环中滑动平均滤波模块的输入信号,最后评估同步电机转子的位置,通过滑动平均滤波模块提高了同步电机转子位置的精度。本申请充分利用励磁绕组中已有的励磁绕组的电压,并通过对励磁绕组的电压进行傅里叶分解,得到励磁绕组的电压中交流信号的频率,进而得到与励磁绕组的电压中交流信号的频率相等的定子绕组的电压中感应信号的频率,无需增加辅助设备和注入额外信号,成本较低。而且能够提高静止变频器的启动成功率,为静止变频器在全功率变速运行、重载启动和低速抗负载扰动能力提升打下良好基础,且提高了同步电机的运行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2103962B
公开(公告)日:2021-04-06
申请号:CN202011283774.1
申请日:2020-11-17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移动式光储系统的并网点电压控制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当前时刻并网点的电压和可移动式光储系统接入点的电压;当所述并网点电压进入设定的补偿区间时,基于当前时刻并网点的电压和光储系统接入点的电压确定下一时刻光储系统的视在功率输出值;基于所述视在功率输出值与光储系统最大容量的关系确定对光储系统的控制策略,以及所述控制策略下光储系统的输出功率。本发明能够根据并网点电压偏差大小,当进入设定的补偿区间时结合光储系统自身功率输出能力,根据下一时刻光储系统的视在功率输出值不断调整光储系统的输出功率,实现对并网点电压的主动支撑,提高配电网末端供电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1478372A
公开(公告)日:2020-07-31
申请号:CN202010181818.3
申请日:2020-03-16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点移动式储能的协调控制系统和方法,包括:协调控制子系统、信息采集子系统、前端Web子系统、后端子系统和区块链子系统,考虑了移动式储能各自的机动灵活、多点协调和多场景应用的运行特性,减少了储能资源的浪费,且大大提高了储能资源的利用率;本发明分别针对不同的用户需求与不同的移动储能服务系统状态,通过区块链子系统把电网公司、用户、移动储能服务系统有机的结合起来,可以快速协调移动式储能的应用;本发明中的辅助决策模块确定了辅助决策策略,为移动储能服务系统以及综合能源服务商制定服务优化策略,使移动储能服务系统的收益最大化。
-
公开(公告)号:CN107769247B
公开(公告)日:2020-05-12
申请号:CN201710996555.X
申请日:2017-10-19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防孤岛检测的RLC负载模拟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包括能量回馈单元、负荷特性模拟单元、控制模块和控制平台;所述能量回馈单元的交流端接入交流电网,所述能量回馈单元的直流端与负荷特性模拟单元共直流母线,所述负荷特性模拟单元的交流端与并网逆变器连接后接入交流电网;所述控制模块接收控制平台的指令发送给所述能量回馈单元和负荷特性模拟单元;所述能量回馈单元根据控制平台的指令对电网电压进行脉冲宽度调制整流;所述负荷特性模拟单元根据控制平台的指令进行工作模式的选择。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中能量从EUT到负荷特性模拟单元,再由能量回馈单元馈入电网,省去以前RLC防孤岛负载装置中的能耗电阻,节约大量电能,绿色环保。
-
公开(公告)号:CN111048849A
公开(公告)日:2020-04-21
申请号:CN201911211882.5
申请日:2019-11-29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直挂式储能系统的电池能量管理系统包括:DC隔离电源、与DC隔离电源连接的BCM主机单元、PCS功率单元、本地控制单元;PCS功率单元和本地控制单元接入主回路;PCS与DC隔离电源通过继电器连接;BCM主机单元通过干接点与PCS功率单元连接,用于基于DC隔离电源故障的严重告警信息传递给PCS功率单元;BCM主机单元与所述本地控制单元无线通讯连接,还用于将基于DC隔离电源故障的严重告警报文传送给本地控制单元。均衡了每个电池储能容量保护储能电池的安全运行;采用无线通讯方案有效减少了电池管理系统中提供线连接,提高了现场安装的方便性和大容量储能系统的现场调试效率,解决了电磁兼容内容,提高了通讯效果,增强了电池管理系统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994590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11113728.4
申请日:2019-11-14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光储系统的电压暂降治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包括:电网连接端、第一隔离开关、晶闸管、第二隔离开关和负载连接端依次串联;电网连接端和第一隔离开关间的连接点与负载连接端和第二隔离开关间的连接点之间连接有旁路开关;晶闸管和第二隔离开关间的连接点、耦合变压器、双向变流器、储能装置、DC/DC变流器和光伏系统依次连接;控制器,用于根据电网运行状态控制DC/DC变流器和双向变流器,使储能装置和光伏系统改变运行状态;系统通过电网连接端和负载连接端连接于电网与负载间的主电路上,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实现光伏/储能系统与市电的无缝切换,从而提高重要负荷用户的电能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0048396A
公开(公告)日:2019-07-23
申请号:CN201910190894.8
申请日:2019-03-14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连云港供电分公司 , 南京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储直流微网的控制系统及方法,装置包括采集单元、生成单元和控制单元,生成单元将采集单元采集的发电功率、荷电状态、直流负载和交流负载各自消耗的功率生成模糊控制量,控制单元通过模糊控制量对光伏阵列模块、储能装置模块、直流负载模块和交流负载模块进行控制,以实现光储直流微电网的功率平衡。本发明采用模糊控制方法,适用于对光伏发电的控制,实现了光储直流微网系统的稳定运行,提高了光储直流微网系统的可靠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充分考虑储能单元的荷电状态,通过源荷之间的协调控制避免了储能单元过充电和过放电,提高了储能单元的使用寿命,降低了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9698519A
公开(公告)日:2019-04-30
申请号:CN201710997335.9
申请日:2017-10-24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支撑电网黑启动的储能型光伏电站启动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电网发生故障时,当储能型光伏电站中光伏电站的持续有效出力满足根据光伏电站持续有效出力确定的第一判据时,选择光伏电站作为电网恢复的黑启动电源;根据储能型光伏电站的实时电压确定储能型光伏电站中储能系统的启动策略,启动储能系统;确定光伏逆变器的最大启动数量和光伏逆变器的最大启动数量对应的储能系统初始荷电状态值,并利用启动的光伏逆变器恢复电网运行。该方法通过配置储能变流器的光伏电站储能联合系统实现电网的黑启动,在保证系统的电压、频率稳定的前提下,提高光伏电站的可控性、抗扰性,从而使光伏电站黑启动并快速恢复区域电网,降低停电损失。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