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910638B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211089164.7
申请日:2022-09-0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大电流回路通断转换机构,由底座、支架、液压缸、压块组件和弹簧构成。两个支架相对固定在底座上,液压缸垂直地固定在两个支架上;液压缸的两个液压缸活塞杆各连接有一个压块组件,两个压块组件位于两个支架之间,且能在两个支架之间上下滑动;每个压块组件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一个弹簧,弹簧一端与压块组件连接,另一端与缸筒法兰连接。液压缸可驱动上部的压块组件接通和断开输入、输出阳极板,驱动下部的压块组件接通和断开输入、输出阴极板。本发明利用一个回路通断转换机构能同时实现输入阳极板和输出阳极板的接通以及输入阴极板和输出阴极板的接通,简化了大电流开关的结构,降低了大电流开关的重量。
-
公开(公告)号:CN116009423A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310027492.2
申请日:2023-01-0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IPC: G05B1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磁轨道发射器电气负载仿真系统,包括:依次串联的动生阻抗模型、轨道电感模型、轨道电阻模型、枢轨接触电阻模型、电枢电感模型和电枢电阻模型;动生阻抗模型基于系统的串联回路电流,输出发射载荷位移和枢轨接触压力;动生阻抗模型还基于发射载荷速度以及串联回路电流和轨道电感梯度,获取动生电动势,并反馈至仿真系统的串联回路中;轨道电感模型基于发射载荷位移调整仿真系统的串联回路电流;轨道电阻模型基于发射载荷位移获取轨道电阻压降并反馈至仿真系统的串联回路;枢轨接触电阻模型基于枢轨接触压力,获取轨道与电枢之间的接触电阻压降并反馈至仿真系统的串联回路。本发明能够准确地模拟电磁轨道发射器的动态耦合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15764475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089131.2
申请日:2022-09-0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IPC: H01R39/6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电流塔式旋转传输装置,特别涉及多路大电流传输过程中的旋转传输装置。该装置主要有转子侧、定子侧、压力机构和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和压力机构设置在转子侧。转子侧外侧电极下端面与定子侧外侧电极上端面、转子侧中间电极下端面与定子侧中间电极上端面、转子侧内侧电极下端面与定子侧内侧电极上端面形成接触界面,并通过压力机构使接触界面接触状态良好,保证大电流可靠传输。驱动机构驱动转子侧转动,接触界面相对滑动,实现多路大电流的旋转传输。本发明为多路负载运动条件下大电流传输过程中的旋转传输装置,减小电缆长度、体积和重量,避免电缆非线性扰动,实现负载运动条件下的大电流导通。
-
公开(公告)号:CN115663550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089405.8
申请日:2022-09-0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IPC: H01R39/3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压力可调的碳刷压紧机构,由与输出极板固连的直角导体、杠杆铰接座、推杆、锁紧螺母、弹簧顶紧螺栓、弹簧、弹簧导向套、杠杆、碳刷盒以及压紧在输入极板上的碳刷构成。弹簧顶紧螺栓通过螺纹拧入弹簧导向套内并压紧弹簧,弹簧的压紧力通过推杆传递给杠杆,杠杆将弹簧的压紧力进行放大传递给碳刷,碳刷被压紧在输入极板上。当输入极板和输出极板有相对转动时,碳刷在输入极板上滑动。增加弹簧顶紧螺栓拧入弹簧导向套内的长度能保持碳刷对输入极板的压紧力,为大电流的通流提供条件。本发明采用弹簧压力和杠杆机构的组合,既可以增加碳刷的压紧力,为大电流的通流提供条件,又可当碳刷磨损后,调节弹簧压紧力,保持碳刷的压紧力不变。
-
公开(公告)号:CN115441279A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2211253112.9
申请日:2022-10-1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旋转汇流装置中的气动离合器,能够实现在通路闭合的条件下进行一定角度范围内的进一步旋转,并在放电结束后,消除旋转后产生的偏转角。旋转汇流装置定子固定于支架,转子与上方转台固定,在通过压接机构将固定端与转子可靠压接后,转台将无法继续进行旋转。在高速定位完成初步确定旋转角度后,无法对旋转角进行进一步低速精准定位。本发明可在压接完成后,离合器松开,使转台与转子暂时解除固定状态,进行进一步精准定位;在放电结束后,离合器闭合,可使转台与转子消除产生的偏转角。
-
公开(公告)号:CN106098808B
公开(公告)日:2017-11-28
申请号:CN201610649477.1
申请日:2016-08-1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IPC: H01L31/0224 , H01L31/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70/521
Abstract: 一种晶硅太阳电池贱金属正面电极,该晶硅太阳电池正面电极为贱金属复合电极,底层为阻扩散层镍电极,中层为导电层铜电极,顶层为抗氧化层铝锡电极。制备晶硅太阳电池贱金属正面电极的方法采用纳米镍粉、纳米铜粉、纳米铝粉、纳米锡粉贱金属颗粒替代银粉作为导电功能相,结合玻璃粉和有机载体调控浆料粘结、触变性、流变性性能,在晶硅太阳电池正面依次预置镍浆、铜浆和铝锡浆,依次烘干后制得阻扩散层镍电极、导电层铜电极和抗氧化层铝锡电极,低温烧结后制得镍/铜/铝锡贱金属复合电极,替代贵金属银电极。
-
公开(公告)号:CN106297947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610649494.5
申请日:2016-08-1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IPC: H01B1/16 , H01B1/22 , H01B13/00 , H01L31/02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B1/16 , H01B1/22 , H01B13/00 , H01L31/022425
Abstract: 一种用于晶硅太阳电池正面阻扩散层电极的镍浆,由85~95wt%的纳米镍粉、1~5wt%的玻璃粉和4~14wt%的有机载体组成。将有机载体置于恒温容器中加热搅拌,依次向容器中加入纳米镍粉和玻璃粉,然后将制得的混合物置于三辊研磨机中研磨,之后用丝网过滤,得到所述的镍浆。镍浆预置在晶硅太阳电池正面后烘干制得阻扩散层镍电极,作为晶硅太阳电池正面镍/铜/铝锡贱金属复合电极的阻扩散层电极,阻止铜原子向硅中扩散。
-
公开(公告)号:CN102208491A
公开(公告)日:2011-10-05
申请号:CN201110133302.2
申请日:2011-05-2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70/521
Abstract: 一种氮化硅表面氢氟酸溶液处理方法。该方法采用质量浓度0.5%~3%的氢氟酸溶液处理氮化硅表面,持续时间5~120秒,以减小薄膜与溶液的接触角,进而增加薄膜表面的亲水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297683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500311.4
申请日:2024-10-2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IPC: H01R35/00 , H01R25/00 , H01R13/6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带接线排的旋转汇流装置,由转台、第一气缸、第二气缸、接线排、滑台、导轨、转子输出电缆、驱动板、弧形板、转子和定子构成。转子输出电缆与滑台上的接线排连接;滑台位于导轨上,可在导轨上滑动;导轨安装在转台上;滑台通过驱动板连接弧形板;转台可绕定子和转子的轴线旋转。转台可通过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带动转子转动;当转子和定子通电时转子被锁定,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可以使转台与转子脱离,转台可在一定角度范围内转动,使转台上的装置进一步精确定位。
-
公开(公告)号:CN115663550B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211089405.8
申请日:2022-09-0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IPC: H01R39/3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压力可调的碳刷压紧机构,由与输出极板固连的直角导体、杠杆铰接座、推杆、锁紧螺母、弹簧顶紧螺栓、弹簧、弹簧导向套、杠杆、碳刷盒以及压紧在输入极板上的碳刷构成。弹簧顶紧螺栓通过螺纹拧入弹簧导向套内并压紧弹簧,弹簧的压紧力通过推杆传递给杠杆,杠杆将弹簧的压紧力进行放大传递给碳刷,碳刷被压紧在输入极板上。当输入极板和输出极板有相对转动时,碳刷在输入极板上滑动。增加弹簧顶紧螺栓拧入弹簧导向套内的长度能保持碳刷对输入极板的压紧力,为大电流的通流提供条件。本发明采用弹簧压力和杠杆机构的组合,既可以增加碳刷的压紧力,为大电流的通流提供条件,又可当碳刷磨损后,调节弹簧压紧力,保持碳刷的压紧力不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