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891558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356177.3
申请日:2025-03-25
Applicant: 中电科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新能源箱变监测调控的智能配电系统及方法,通过多传感器采集箱变运行实时数据,经处理构建数据特征向量,利用智能算法模型得出配电优化数据,实现智能配电。该方法能全面实时监测数据,深度挖掘数据规律,精准灵活调控配电,还可与其他系统集成。相比传统方式,有效提升箱变运行可靠性与配电效率,避免设备故障和能源浪费,降低运营成本,推动新能源有效利用,在提升电力系统智能化水平、促进能源结构转型等方面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9691478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510208694.6
申请日:2025-02-25
Applicant: 中电科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18/23 , G06N3/0455 , G06N3/0499 , G06N3/084 , G06F18/214 , G06F18/21 , G06F18/25 , F03D1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风力发电系统监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风力发电主机和塔筒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方法,该方法通过在主机和塔筒的轴承、叶片连接部位等关键部位安装传感器收集运行数据样本,经异常值剔除与降噪处理后,采用深度学习和聚类分析算法分别构建风险评估模型与状态分布模型,融合形成综合监测模型。利用基于梯度下降的优化算法求解关键性能指标阈值边界,依据动态优先级决策法筛选预警方案集,实施维护策略并根据新数据反馈调整。该方法能精准采集数据、全面评估运行状态、及时预警故障,通过闭环维护保障设备稳定运行,融合处理层的冗余校验还增强了系统可靠性,有效提升了风力发电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与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783533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1263978.7
申请日:2024-09-10
Applicant: 中电科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数字数据处理领域,揭露了一种智能断路器中的分布式电源接入与控制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确定电源待接入电网对应智能断路器的电源分布式节点和电源参数,部署智能断路器的分布式电源,得到电源接入电网,建立电源接入电网的行为数字模型;对行为数字模型进行仿真,得到电源接入电网的仿真数据,建立电源接入电网的多功能loT平台;利用行为数字模型分析电源接入电网的电网状态和分布式电源状态,建立电网状态和分布式电源状态的状态关系模型;利用AI控制算法计算分布式电源的电源输出参数,通过电源输出参数执行智能断路器中的分布式电源的智能控制。本发明可以提高电网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763812A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1248151.9
申请日:2024-09-06
Applicant: 中电科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2J13/00 , G06F18/2433 , G06F18/241 , H04W4/06 , H04W4/38 , G01R31/3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远程监控领域,揭露了一种应用于智能电网的智能断路器多参数监控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配置智能断路器的传感器节点,识别传感器节点对智能断路器的监测盲点面积,对传感器节点进行优化,得到优化传感器节点,构建传感器节点的多跳网络;利用多跳网络采集智能断路器的第一多参数信号,识别第一多参数信号的过零点,识别第一多参数信号的信号频率,利用多跳网络采集智能电网系统的第二多参数信号,识别第二多参数信号的高频噪声和低频漂移,对第二多参数信号进行重建,得到重建多参数信号,利用电网参数分析模型识别智能电网系统的电网状态,构建智能电网系统的多参数分析报告。本发明可以提高对智能断路器多参数的监测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030882B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515679.8
申请日:2024-10-29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大连供电公司 , 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北京邮电大学 , 大连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电网的边缘计算光网络协同方法及系统,具体包括:构建面向配电网的边缘计算光网络系统架构,基于网络架构构建配电网边缘计算的协同模型,提出边缘计算光网络中多个边缘计算节点之间的算力协同与通信协同方法,设计基于Q‑Learning算法模型的边缘计算光网络节点协同训练流程,提高配电物联网边缘计算系统对分布式业务的高效处理与应用的灵活部署。
-
公开(公告)号:CN119182568A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2411208787.0
申请日:2024-08-30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 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大连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态势感知的网络设备端跳变接入系统,该系统可以包括业务网关,业务网关可以被配置为产生端口敲门信息,以供客户端基于端口敲门信息与业务网关进行业务通信,业务网关可以进一步被配置为监控综合态势感知,并基于综合态势感知的评分确定是否执行端信息跳变策略,其中,端口敲门信息至少包括服务IP地址、端口敲门序列、服务端口,端信息至少包括服务IP地址、端口敲门序列、服务端口,执行端信息跳变策略包括改变端信息,并将改变后的端信息发送至客户端,以供客户端利用改变后的端信息切换与业务网关的通信。
-
公开(公告)号:CN119011148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0909380.4
申请日:2024-07-08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 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大连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网络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基于动态隐身网络的访问控制方法,所述动态隐身网络包括:资源访问设备、认证机构和资源拥有设备,所述方法包括:资源访问设备上传本次访问的访问属性序列至认证机构,访问属性序列用于指示所述认证机构基于所述访问属性序列计算资源访问设备的信任评估分数,并在动态隐身网络广播所述信任评估分数对应的评估阈值;在所述信任评估分数达到评估阈值的情况下进行认证和访问权限控制,本发明基于多维度属性的设备信任评估,实现认证前对设备的提前信任筛选,提高动态隐身网络的安全性;并且通过设备属性分配资源访问控制权限,使资源访问控制更细粒度、更灵活,计算复杂度低、通信开销小,能耗低。
-
公开(公告)号:CN119030882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1515679.8
申请日:2024-10-29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大连供电公司 , 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北京邮电大学 , 大连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电网的边缘计算光网络协同方法及系统,具体包括:构建面向配电网的边缘计算光网络系统架构,基于网络架构构建配电网边缘计算的协同模型,提出边缘计算光网络中多个边缘计算节点之间的算力协同与通信协同方法,设计基于Q‑Learning算法模型的边缘计算光网络节点协同训练流程,提高配电物联网边缘计算系统对分布式业务的高效处理与应用的灵活部署。
-
公开(公告)号:CN111404734A
公开(公告)日:2020-07-10
申请号:CN202010149984.5
申请日:2020-03-06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大连供电公司
IPC: H04L12/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配置迁移的跨层网络故障恢复系统及方法,该方法包括:上层交换网络控制器将设备故障信息发送至超级控制器;超级控制器进行故障设备定位,并在上层交换网络中选择备用上层交换网络设备;超级控制器生成第三转发表,下发至上层交换网络控制器与下层交换网络控制器;上层交换网络控制器依据第三转发表生成需要更新的第一转发表并下发至对应的故障设备的邻居设备和备用上层交换网络设备中;下层交换网络控制器依据第三转发表计算下层交换网络传输通道,并更新这些传输通道上的下层交换网络设备的第二转发表。本发明利用下层交换网络的可重构性,实现了上层交换网络故障设备的快速替代及业务恢复。
-
公开(公告)号:CN111404734B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申请号:CN202010149984.5
申请日:2020-03-06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大连供电公司
IPC: H04L12/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配置迁移的跨层网络故障恢复系统及方法,该方法包括:上层交换网络控制器将设备故障信息发送至超级控制器;超级控制器进行故障设备定位,并在上层交换网络中选择备用上层交换网络设备;超级控制器生成第三转发表,下发至上层交换网络控制器与下层交换网络控制器;上层交换网络控制器依据第三转发表生成需要更新的第一转发表并下发至对应的故障设备的邻居设备和备用上层交换网络设备中;下层交换网络控制器依据第三转发表计算下层交换网络传输通道,并更新这些传输通道上的下层交换网络设备的第二转发表。本发明利用下层交换网络的可重构性,实现了上层交换网络故障设备的快速替代及业务恢复。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