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153904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0743564.8
申请日:2024-06-11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50/54 , H01M50/533 , H01M50/528
Abstract: 提供能够减小集电极耳的收容空间的蓄电单元。蓄电单元具备电极体、绝缘板及蓄电单元壳体。电极体具有多个电极和分隔件。各电极具有集电箔和活性物质层。电极体具有:电极体主体,配置成集电箔中的设置有活性物质层的部位隔着分隔件而在一方向上排列;及多个集电极耳,由集电箔中的未设置活性物质层的部位构成。各集电极耳以该集电极耳的一部分与和该集电极耳相邻的集电极耳互相重叠的状态被折弯。绝缘板具有基部和设置于第2方向上的基部的端部的厚度调整部。厚度调整部随着去往第2方向上的内侧而逐渐变薄。
-
公开(公告)号:CN118943666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0508894.9
申请日:2024-04-26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50/463 , H01M50/673 , H01M10/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负极电极中的电解液不足的蓄电电池单体。蓄电电池单体具备电极体、电池单体壳体以及电解液。电极体具备:多个电极,配置成在一个方向上排列;以及隔膜,形成为曲折状,且使多个电极中的每一个之间绝缘。隔膜包括介于一对电极之间的多个介入部、上折返部以及下折返部。多个电极具有多个正极电极和多个负极电极。负极电极配置在下折返部上。下折返部的空隙率比介入部的空隙率小。
-
公开(公告)号:CN116470007A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211369461.7
申请日:2022-11-03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4/131 , H01M4/139 , H01M4/66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电极的制造方法、电极集电体和电极。在电极集电体的表面形成活性物质层。在活性物质层的表面形成槽部。通过剥离活性物质层的一部分来制造电极。电极集电体包括金属箔和粘接层。金属箔包括第1区域和第2区域。粘接层覆盖第1区域。在第2区域,金属箔露出。活性物质层包括覆盖粘接层第1部分和覆盖第2区域的第2部分。在第1部分和第2部分分别形成槽部。第2部分被剥离。
-
公开(公告)号:CN116470002A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211369375.6
申请日:2022-11-03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4/13 , H01M4/139 , H01M10/0525 , B23K26/38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电极、二次电池、以及电极的制造方法。电极包括活性物质层。活性物质层在表面具备第1槽部和第2槽部。第1槽部具有第1深度。第2槽部具有第2深度。第2深度比第1深度浅。第1槽部和第2槽部分别沿着活性物质层的表面呈线状延伸。第2槽部与第1槽部相邻。
-
-
公开(公告)号:CN119481607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074358.9
申请日:2024-08-07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50/533 , H01M50/5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池以及电池模块。电池单元具备:电极体,交替地层叠有电极和隔离件;电池壳体,在内部收容电极体;以及电极引线,一端在电池壳体的内部与电极体连接,另一端从电池壳体的宽度方向的端部突出并向电池壳体侧折叠。
-
-
公开(公告)号:CN118943667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0560603.0
申请日:2024-05-08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50/466 , H01M10/04 , H01M50/474 , H01M50/477 , H01M50/682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电极体和蓄电单电池。电极体具备:以在一个方向上排列的方式配置的多个电极;和形成为蜿蜒曲折状、使多个电极各自之间绝缘的分隔件。分隔件包括介于一对电极之间的多个介设部、上翻折部、下翻折部、以及一并覆盖上翻折部和下翻折部的最外覆盖部。上翻折部与最外覆盖部连接,下翻折部与最外覆盖部连接。
-
-
公开(公告)号:CN115084444B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210241840.1
申请日:2022-03-11
Applicant: 泰星能源解决方案有限公司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4/139
Abstract: 一种能够稳定地制造具有所希望的膜厚的电极复合材料层的电极的电极制造装置。这里公开的电极制造装置(100)具备第1辊(10)、第2辊(20)以及第3辊(30),在第1辊与第2辊之间形成有将电极材料(A)压延来形成复合材料涂膜(B)的压延间隙(G1),并且在第2辊与第3辊之间形成有将复合材料涂膜与电极集电体(C)压接的压接间隙(G2)。而且,在这里公开的电极制造装置中,具备将第3辊朝向第2辊施力的弹簧状机构(40),压接间隙根据来自复合材料涂膜的反作用力的变动而变动。由此,能够防止第3辊不能追随于来自复合材料涂膜的反作用力而产生挤压不良,从而能够减少制造后的电极复合材料层(D2)的膜厚的偏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