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523784B
公开(公告)日:2015-02-04
申请号:CN201310474971.5
申请日:2013-10-12
Applicant: 云南永昌硅业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1B33/0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129
Abstract: 本发明的涉及一种硅冶炼过程中抬包的烘烤方法,是一种利用硅锭余热对抬包进行烘烤的方法。先修建烘烤抬包的专用井,制作积热板,在积热板上开一个小于抬包包口直径的中心孔,然后将积热板置于抬包上方,放置时必须使抬包口与积热板中心孔同轴,在烘烤时先用冷凝至黑色的硅锭置于积热板上,让硅锭覆盖在抬包的正上方,对抬包进行预热,然后用刚脱模的高温硅锭烘烤抬包。此方法可以解决传统燃料烤包存在烘烤时间长、劳动强度大、作业环境恶劣、成本高、污染环境等问题,同时也可有效回收利用硅锭余热资源。
-
公开(公告)号:CN103523784A
公开(公告)日:2014-01-22
申请号:CN201310474971.5
申请日:2013-10-12
Applicant: 云南永昌硅业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1B33/0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129
Abstract: 本发明的涉及一种硅冶炼过程中抬包的烘烤方法,是一种利用硅锭余热对抬包进行烘烤的方法。先修建烘烤抬包的专用井,制作积热板,在积热板上开一个小于抬包包口直径的中心孔,然后将积热板置于抬包上方,放置时必须使抬包口与积热板中心孔同轴,在烘烤时先用冷凝至黑色的硅锭置于积热板上,让硅锭覆盖在抬包的正上方,对抬包进行预热,然后用刚脱模的高温硅锭烘烤抬包。此方法可以解决传统燃料烤包存在烘烤时间长、劳动强度大、作业环境恶劣、成本高、污染环境等问题,同时也可有效回收利用硅锭余热资源。
-
公开(公告)号:CN104445207B
公开(公告)日:2016-05-18
申请号:CN201410633386.X
申请日:2014-11-12
Applicant: 云南永昌硅业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毕红兴 , 王子龙 , 王建波 , 卢国洪 , 张金清 , 李东春 , 王正勇 , 杨自贵 , 张志远 , 张塾康 , 范建国 , 范奉伟 , 杨海忠 , 周杰 , 赵兴凡 , 任承伟 , 赵茂庚
IPC: C01B33/037
Abstract: 一种工业硅冶炼用抬包的制法,用钢板加工成倒圆台形中空抬包外壳,抬包外壳内壁铺垫石棉板保温膜,在保温膜上砌筑一层高铝砖环膛;然后,在高铝砖层砌筑的环膛内放入一个钢板制成的与抬包外壳同中心线的倒圆台形中空模筒,模筒和高铝砖层间保留一道环状缝备用;最后,用抬包专用浇注料经拌和、浇注、养护、脱模、干燥、烘烤几道工序制作完成;用上述方法制成的抬包,包壁光滑,易清理,缩短了清理修复抬包的时间;包壁无缝隙,降低了包壁漏硅事故率;增强了抗氧化侵蚀力,使用次数增加,首回可用22次,每维修一回可用22次,维修22回才重新浇注,大幅降低了用包成本,是一种很实用经济的技术。
-
公开(公告)号:CN104390468A
公开(公告)日:2015-03-04
申请号:CN201410633178.X
申请日:2014-11-12
Applicant: 云南永昌硅业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毕红兴 , 李东春 , 周开亮 , 王建波 , 王子龙 , 卢国洪 , 张金清 , 王正勇 , 周杰 , 张志远 , 杨自贵 , 范奉伟 , 王加所 , 段斌 , 赵兴凡 , 赵茂庚 , 任承伟
IPC: F27D3/15
Abstract: 一种工业硅冶炼炉眼修复法,在炉壳外炉眼位置钻凿一个与原炉眼碳砖同中心线的圆孔,孔深部用电极糊灌实;用一个石墨碳管镶嵌进圆孔内,石墨碳管与孔壁间隙用细缝糊和电极糊混合料填实;炉眼用电极糊浇灌成保护层,炉眼处的出硅溜槽部分用高铝浇注料修复,然后烘烤炉眼使电极糊碳化;采用上述炉眼修复方法,不用清炉更换炉眼碳砖,不影响硅的产量及质量,所修复的炉眼使用周期延长一倍,大大降低了修复成本及劳动强度,是一种很好的技术。
-
公开(公告)号:CN103803552A
公开(公告)日:2014-05-21
申请号:CN201410062952.6
申请日:2014-02-22
Applicant: 昆明冶金研究院 , 云南永昌硅业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包崇军 , 李宗有 , 苏杰 , 王吉坤 , 谢刚 , 王建波 , 李晓阳 , 杨钢 , 杨大锦 , 卢国洪 , 简胜 , 王子龙 , 张永平 , 陈科彤 , 李怀仁 , 和晓才 , 许娜 , 周杰 , 张忠益 , 任承伟 , 李小英 , 徐亚飞 , 李永刚 , 刁微之 , 于站良 , 张徽 , 张薇 , 李俊
IPC: C01B33/0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业硅冶炼还原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将无烟煤、粘结剂、各类碳粉、生物质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料;将制得的混合物料分批次加入到成型机的料仓中,在料仓内充分搅拌并慢慢加热至80℃~300℃,物料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进入压球系统后热压成型,制成?150mm~600mm的球团;将得到的球团在水的冷却和冲刷下,迅速脱模后干燥;将冷却和冲刷得到的球团分批次加入到工业硅冶炼矿热炉中,替代木炭生产高品质的工业硅产品。本发明生产出的工业硅球团还原剂具有固定碳含量高、灰分低、反应活性好、气孔率大、粒度适宜、机械强度高等特点,可增加产量,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电耗,减少生产成本,适用于大中型矿热炉的工业硅冶炼。
-
公开(公告)号:CN106733095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235423.7
申请日:2016-12-28
Applicant: 云南永昌硅业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毕红兴 , 何霞 , 王建波 , 卢国洪 , 赵兴凡 , 郭明山 , 杨明耀 , 王国卫 , 罗文波 , 张忠益 , 杨贵明 , 王正勇 , 范奉伟 , 张塾康 , 何开卫 , 杨国平 , 杨俊东 , 李巧 , 张藜
IPC: B02C2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2C2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处理工业硅硅锭的方法,该方法包括:(1)将工业硅硅锭进行粗碎,以便得到工业硅硅锭颗粒;(2)采用搓揉式破碎机对所述工业硅硅锭颗粒进行细碎处理,以便得到工业硅产品,其中,所述细碎处理的转速为5~15r/min。该方法可以在获得直径为3~100mm的工业硅产品的同时,使得小于3mm的粉料产出率不高于2.05%。由此可以实现处理工业硅硅锭由传统劳动密集的人工破碎生产方式向机械自动化生产方式的革新升级。
-
公开(公告)号:CN104831132A
公开(公告)日:2015-08-12
申请号:CN201510272425.2
申请日:2015-05-26
Applicant: 云南永昌硅业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田永 , 刘志祥 , 毕红兴 , 王建波 , 何霞 , 卢国洪 , 袁崇胜 , 刘惠军 , 匡美淑 , 段祖荣 , 康万福 , 王正勇 , 周杰 , 徐朝省 , 鲁必耀 , 张忠益 , 赵兴凡 , 任承伟 , 赵茂庚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高硅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其中高硅铝合金包含:40-55重量%的硅和45-60重量%的铝。由此该高硅铝合金具有良好的铸造耐磨性、抗腐蚀性、较大的抗拉强度以及具有热膨胀系数小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4390468B
公开(公告)日:2016-05-18
申请号:CN201410633178.X
申请日:2014-11-12
Applicant: 云南永昌硅业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毕红兴 , 李东春 , 周开亮 , 王建波 , 王子龙 , 卢国洪 , 张金清 , 王正勇 , 周杰 , 张志远 , 杨自贵 , 范奉伟 , 王加所 , 段斌 , 赵兴凡 , 赵茂庚 , 任承伟
IPC: C01B33/00
Abstract: 一种工业硅冶炼炉眼修复法,在炉壳外炉眼位置钻凿一个与原炉眼碳砖同中心线的圆孔,孔深部用电极糊灌实;用一个石墨碳管镶嵌进圆孔内,石墨碳管与孔壁间隙用细缝糊和电极糊混合料填实;炉眼用电极糊浇灌成保护层,炉眼处的出硅溜槽部分用高铝浇注料修复,然后烘烤炉眼使电极糊碳化;采用上述炉眼修复方法,不用清炉更换炉眼碳砖,不影响硅的产量及质量,所修复的炉眼使用周期延长一倍,大大降低了修复成本及劳动强度,是一种很好的技术。
-
公开(公告)号:CN204841909U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520264627.8
申请日:2015-04-28
Applicant: 云南永昌硅业股份有限公司
IPC: B03B5/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含沙粒的炭粉分离装置,含沙粒的炭粉分离装置包括:摇床;供料装置,所述供料装置用于向所述摇床供料;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摇床相连以驱动所述摇床纵向往复运动;供水装置,所述供水装置与所述摇床相连以向所述摇床提供横向冲击水以使得炭粉与沙粒分离,所述摇床上设有炭粉出口和泥沙出口,所述炭粉出口设置在所述摇床的与所述供水装置相对的侧边上且所述泥沙出口设置在所述摇床的与所述驱动装置相对的侧边上。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含沙粒的炭粉分离装置,可以获得炭粉,从而可以降低工业硅的生产成本。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