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156114A
公开(公告)日:2018-06-12
申请号:CN201611101880.7
申请日:2016-12-02
Applicant: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力信息物理系统网络攻击图的关键节点确定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分别获取攻击图中的所有节点的至少一种特征值;分别确定所述特征值的权重;根据所述至少一种特征值以及所述权重从所述所有节点中确定关键节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561994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1744021.4
申请日:2024-11-3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信息安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可重构芯片的网络通信优化方法及相关装置,包括:获取待处理报文,并提取待处理报文的包头域特征数据;根据包头域特征数据在预设的若干策略中进行比对,得到策略匹配结果;根据策略匹配结果得到待处理报文的私有头处理规则,并根据待处理报文的私有头处理规则对待处理报文进行私有头去除处理;其中,所述策略包括比对数据和报文头私有数据头偏移量。可以精确地进行私有头去除处理,灵活地适应不同厂商及不同型号交换机产生的带有私有数据头的非正常数据包,策略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扩展和修改,能够应对网络环境的多样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577413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656513.8
申请日:2024-11-19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IPC: G06F18/213 , G06F18/25 , G06N3/045 , G06N3/0464 , G06N3/0442 , G06N3/08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物联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力物联终端指纹特征提取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本方法提取设备瞬态信号的时域特征信息和频域特征信息;利用特征学习网络对时域特征信息和频域特征信息进行特征提取,得到最终的时域特征表示和频域特征表示;时域特征表示和频域特征表示进行拼接得到终端物理指纹特征;从交互流量中提取各数据包,提取各数据包的行为特征信息;将行为特征信息进行拼接组合,得到电力物联终端的行为指纹特征。本方法提取了终端“硬件‑软件”全层次的身份属性信息,在硬件属性信息识别的基础上进行了软件属性信息识别,实现了将易实施的软件指纹与抗抵赖的硬件指纹绑定,对终端身份进行唯一、可信标识。
-
公开(公告)号:CN112187806A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2011053772.3
申请日:2020-09-29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IPC: H04L29/06 , G06F16/95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网页资源地址动态跳变的防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进行网页资源地址即URL检测;步骤S2:进行网页资源地址动态替换;步骤S3:进行URL虚拟化约束条件构建;步骤S4:进行URL动态虚拟化安全策略设定;步骤S5:完成基于网页资源地址动态跳变防御策略。本发明通过虚拟化URL的方式,将静态的URL动态化,实现在一定时间内URL的动态跳变,从而干扰、阻断攻击者的攻击尝试,提升Web系统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218276A
公开(公告)日:2019-01-15
申请号:CN201710645906.2
申请日:2017-08-01
Applicant: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Inventor: 张涛 , 陈春霖 , 刘莹 , 马媛媛 , 管小娟 , 费稼轩 , 华晔 , 陈璐 , 黄秀丽 , 李尼格 , 李伟伟 , 张明扬 , 周晟 , 傅慧斌 , 汪晨 , 李千目 , 倪震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L63/20 , H04L41/14 , H04L63/144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网络攻击图生成方法和系统,该方法包括:根据电力信息网络的子网可达关系,生成多个子任务;将多个子任务分配到多台处理器上进行处理,生成多个子攻击图;根据多个子攻击图、实际攻击者的初始权限以及在攻击过程中取得的权限,确定子攻击图中权限前提成立的攻击路径;所有攻击路径构成网络攻击图。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相比,该方法能够表达出所有可达的网络状态及其相应的攻击路径。采用分布处理技术,将攻击图生成过程分解为若干子任务,提高了攻击图的生成效率,减少了攻击图冗余信息,并且降低了攻击图生成时的系统资源消耗,能够用于评估大规模复杂网络系统的整体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062473B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1610982381.7
申请日:2016-11-08
Applicant: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修剪训练集和恶意程序识别的方法及装置,其中修剪训练集的方法,包括:在训练集中任意选取一个特征点;将所选取的特征点所代表的行为特征分别与所选取的特征点的空间距离最近的第一数量个特征点所代表的行为特征进行对比;若所选取的特征点所代表的行为特征与所述第一数量个特征点所代表的行为特征中的至少第二数量个特征点所代表的行为特征不同,则在所述训练集中修剪掉所选取的特征点,其中所述第一数量大于所述第二数量,通过在训练分类的机器模型的过程中,通过对比,修剪掉训练集中对提高识别度没有帮助却浪费训练器计算资源的特征点,提高了训练器的训练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861383B
公开(公告)日:2022-08-23
申请号:CN201811452821.3
申请日:2018-11-30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京供电分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融合电网信息物理异常的事件预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采集、解析、清洗、融合等步骤。本发明在电网网络安全分析过程中,将电气物理侧异常事件考虑进来,是电网网络安全精准分析的关键,利用预处理后的源网荷系统异常事件进行电网网络安全分析,可更加快速、精确的识别网络攻击,有效提高电网网络安全分析质量和效率,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8055228B
公开(公告)日:2019-11-15
申请号:CN201710929390.4
申请日:2017-10-09
Applicant: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电网入侵检测系统及方法,其中系统包括:监控模块,用于获取智能电网中电力设备的数据;信息预处理模块,用于对电力设备中的数据进行预处理生成电网信息数据;数据关联模块,用于将电网信息数据进行集中和融合形成融合数据;深度检测模块,用于分析智能电网的融合数据识别入侵攻击的类型。本发明提供的智能电网入侵检测系统及方法可以全面地获取信息系统中的运行数据,从而有效识别恶意攻击行为,在提高了智能电网的入侵检测精度的同时增强了入侵检测的可扩展性,降低智能电网的入侵攻击误报率和漏报率。
-
公开(公告)号:CN107465667B
公开(公告)日:2019-10-18
申请号:CN201710581736.6
申请日:2017-07-17
Applicant: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潍坊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规约深度解析的电网工控安全协同监测方法及装置,该电网工控安全协同监测方法包括:采集电网工控系统中的多个数据包;建立由针对已知攻击的规则和针对未知攻击的脚本组成的策略库;对上述多个数据包进行规约解析,生成规约异常事件;对上述规约异常事件进行聚合,生成聚合告警分组;根据上述策略库及聚合告警分组生成安全威胁评估结果。本发明实现了安全威胁的有效识别、定位和评估,以及全面的安全防护,提高了电网工控系统的安全监测精度,加强了安全监测的可扩展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389181A
公开(公告)日:2019-02-26
申请号:CN201811284261.5
申请日:2018-10-30
Applicant: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信息安全技术领域,公开了电网异常事件的关联规则生成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获取若干异常事件;基于预设分类模型对异常事件进行分类,以得到正例集以及负例集;预设分类模型为利用样本异常事件对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得到的;利用正例集形成多个预设关联规则;根据预设算法、正例集以及负例集,训练预设关联规则,以生成异常事件的关联规则。该方法通过基于神经网络模型对若干异常事件按照攻击场景进行初步分类,再结合预设算法(例如改进遗传算法),保证寻优的全局性,提高了生成的关联规则的准确性;还通过对遗传算法的初始化方案、交叉、遗传概率进行了改进,即设置自适应交叉概率以及遗传概率,提高了关联规则的精确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