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722115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633403.X
申请日:2024-11-15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IPC: G06Q30/0201 , G06Q50/26 , G06F17/16 , G06F17/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研究合乘出行系统中交通方式选择的动态演化分析方法,包括:获取出行者的出行方式集合,其中,出行方式集合包括有车出行者和无车出行者可选择的出行方式;根据出行方式集合,计算不同出行方式的出行成本;根据出行成本,计算广义出行成本,其中,广义出行成本考虑合乘出行乘客数量和合乘出行司机数量之间的约束关系;根据广义出行成本,获取出行者不同出行交通方式的选择概率;构建合乘出行逐日动态演化模型,根据选择概率通过合乘出行逐日动态演化模型,得到出行者逐日出行交通方式选择行为的动态演变过程。本发明能够模拟日常不同出行方式交通流量的波动,为交通规划与管理部门制定合乘出行相关管理决策提供技术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9049286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215538.4
申请日:2024-09-02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网联自动驾驶混行场景下的车道通行能力计算与分析方法,为处理混行车道通行能力与异质车辆空间分布之间的关系,提出一个物理意义明确、表达式明确的可计算指标(即CAV聚集强度),在考虑CAV车队长度上限且不依赖两类车辆在车道上完全随机分布的假设条件下,定量表征HV与CAV两类车辆的纵向分布。针对HV和CAV混合行驶环境下车道随机通行能力计算问题,通过提出的环形单车道的设定,保证了混合交通流中的车头时距数与车辆数相等,从而建立车辆渗透率与不同车辆对比例之间的关系。基于提出的CAV编队强度指标,建立马尔可夫链模型,从理论上推导出混行车道通行能力的显式表达式,并将其表达为CAV渗透率、CAV聚类强度、CAV车队长度上限的多元函数。
-
公开(公告)号:CN118038702B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410273917.2
申请日:2024-03-11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IPC: G08G1/0967 , G08G1/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行场景下车道通行能力上下限计算与分析方法和系统,包括:在普通车辆和网联自动驾驶车辆混行交通场景中,划分跟驰模式并定义对应的安全车头时距;根据不同跟驰模式占比与对应的安全车头时距,计算平均安全车头时距。根据平均安全车头时距,得到混行车道的通行能力。以四种安全车头时距的占比为决策变量,建立约束条件并以最小化或最大化平均安全车头时距为目标函数建立线性规划模型,从而得到混行车道通行能力的上限值和下限值。分析得到混行车道通行能力达到上限值和下限值时的车辆空间分布。本发明的优点是:不依赖任何关于安全车头时距取值的假设,得到任何参数下混行车道通行能力的上限值与下限值及其对应的车辆空间分布。
-
公开(公告)号:CN116206442B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310046478.7
申请日:2023-01-31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面向网联自动驾驶混行场景的交叉口规划与信号优化方法,在HVs与CAVs混行的路网上提出了设置CAV专用相位和CAV专用进口道的信号交叉口,并提出了HVs与CAVs混行下的交叉口布局及信号设置优化问题,并对其进行建模,设置全局最优精确性算法求解得到问题的全局最优解,即决策路网中每个交叉口的类型(传统视觉信号交叉口,智能无信号交叉口,新型信号交叉口),和两类信号交叉口的周期时长、绿灯时长、CAV专用相位时长,使得混行路网的总出行成本最小。本发明提出的交叉口规划和信号设置优化问题的建模方法和求解算法可以明显改善路网性能,提高不同市场渗透率下的HVs与CAVs混行路网的整体出行效率,充分发挥网联自动驾驶技术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8038702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273917.2
申请日:2024-03-11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IPC: G08G1/0967 , G08G1/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行场景下车道通行能力上下限计算与分析方法和系统,包括:在普通车辆和网联自动驾驶车辆混行交通场景中,划分跟驰模式并定义对应的安全车头时距;根据不同跟驰模式占比与对应的安全车头时距,计算平均安全车头时距。根据平均安全车头时距,得到混行车道的通行能力。以四种安全车头时距的占比为决策变量,建立约束条件并以最小化或最大化平均安全车头时距为目标函数建立线性规划模型,从而得到混行车道通行能力的上限值和下限值。分析得到混行车道通行能力达到上限值和下限值时的车辆空间分布。本发明的优点是:不依赖任何关于安全车头时距取值的假设,得到任何参数下混行车道通行能力的上限值与下限值及其对应的车辆空间分布。
-
-
-
-